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既生瑜何生亮”用在形容豆奶和牛奶并不為過。在蒙牛、伊利、達能等乳業大佬入局助推下,豆奶已經開始對早餐市場發起沖擊,誓與牛奶一爭高低!有業內人士分析說:牛奶在中國的確有點吃虧——國人對牛奶不耐受的體質稍微偏多,放眼全球豆奶最對中國人口味!中
“既生瑜何生亮”用在形容豆奶和牛奶并不為過。在蒙牛、伊利、達能等乳業大佬入局助推下,豆奶已經開始對早餐市場發起沖擊,誓與牛奶一爭高低!有業內人士分析說:牛奶在中國的確有點吃虧——國人對牛奶不耐受的體質稍微偏多,放眼全球豆奶最對中國人口味!中國豆奶銷量全球第一的同時,卻也一直背著“豆奶非奶”的鍋……不知道早起腳步匆匆的你,更愛喝牛奶還是豆奶呢?
乳企大佬入局豆奶市場
2017年年底,伊利集團推出了即飲豆奶新品植選濃香豆乳,正式入局豆奶市場,而為發力春節檔,更不惜重金冠名2018年湖南衛視的“華人春晚”,為新品造勢,其分切豆奶市場“蛋糕”的決心可見一斑。
事實上,對于豆奶行業而言,近幾年的新入局者并不少見。
2016年6月,蒙牛將美國純真Silk植物營養飲品引入中國,推出植樸磨坊純香豆奶,2016年營收3.3億元。
就在蒙牛和Silk合作剛剛滿月,2016年7月達能宣布將花費近100億美元收購WhiteWaveFoods,將蒙牛的合作伙伴Silk收入旗下!
豆奶被拋“血統論”:豆奶非奶
豆奶自1947 年起開始在美國市面上出售,作為一種自帶優質植物蛋白、豐富營養成分的健康飲品,天生便帶有“價廉物美”的優良屬性,自誕生之日起便受到萬千寵兒。
然而無論是美國消費者還是中國消費者,青睞豆奶的同時不禁生出一個疑問——豆奶豆奶,到底算不算奶?據傳此疑問最早從乳企中流傳出來,不排除是用“血統論”對豆奶進行排斥:你不是我們奶制品家族的,請你出去!
據知食君了解,在美國曾有過一起訴訟:一家豆制品企業被指責不該在產品名字上用“奶”字,認為這是混淆視聽誤導消費者!雖然法院認定指責無效,但是豆奶與牛奶的糾葛可見一斑。
知食君小課堂:
豆奶“國民好感度”Max 但嬰幼兒勿食!
在知食君看來,國人對豆奶的熱愛遠比歐美更甚,畢竟亞洲人“不愛喝牛奶”的體質本來就多,豆奶成為最優替補也理所應當。再加豆奶被認定對防治乳腺癌有好處,且健腦和降低膽固醇的功效也為豆奶直接刷滿了“國民好感度”,以至于成為不少熱衷養生人士的家庭首選。
但是要注意了!嬰幼兒和容易胃脹氣的特殊人群最好別喝豆奶,這是因為小寶寶對豆奶中的植物雌激素反應和成人不同,長期大量攝入或影響將來性發育,而豆奶也更容易導致脹氣發生。
雖然豆奶不適合嬰幼兒食用,但成年人的消費市場依舊龐大,2016年我國豆奶市場蛋糕達到了82億元,且復合增長率達到10%,知食君掐指一算,今年剛好接近百億大關!
從國內來看,不僅有維豆奶、維他奶等積淀多年來的強勢品牌,蒙牛,北大荒、優能達黑豆奶等品牌也進入了市場,再加上今年入局的達利、黑牛、九陽豆漿、天喔等品牌,還有即將問世的伊利、旺旺,我國豆奶行業競爭逐漸加大。
在知食君看來,這些年人們已經慢慢從被牛奶“妖魔化”生活中走出來了,“只有牛奶才能補鈣”的傳言正慢慢消逝,更多高鈣產品逐漸走進人們視線中。越來越多消費者已踏上了植物性飲品的大潮流,大型食品公司為了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或向植物性飲品轉型。
所以,小伙伴們,豆奶要了解一下嗎?可以防治乳腺癌外加健腦的那種。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兒童喂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李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