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10月份開始,蔬菜就迎來了一波走高,市場上常見的葉菜類蔬菜如菠菜、茼蒿、油麥菜等價格均大漲。但隨著市場的調控,如今這些常見蔬菜價格明顯回落。只不過,在常見菜走跌的同時,茨菇、荊芥、胡蘿卜卻迎來了大漲,這是咋回事?01、茨菇漲至3.5元如今
從10月份開始,蔬菜就迎來了一波走高,市場上常見的葉菜類蔬菜如菠菜、茼蒿、油麥菜等價格均大漲。但隨著市場的調控,如今這些常見蔬菜價格明顯回落。只不過,在常見菜走跌的同時,茨菇、荊芥、胡蘿卜卻迎來了大漲,這是咋回事?
01、茨菇漲至3.5元
如今已是茨菇的上市期,可一直收獲到春節,而今年的價格十分可觀,地頭已賣出了3.5元一斤,相比去年1元/斤來看可謂是大漲。
可能不少人沒吃過茨菇,其實它是一種水生菜,起初被人當成水草看待,但時間長了農民才知道,它的根莖食用口感清脆爽口,因而開始了采挖。而今天,人們研究后發現它的營養成分豐富,其中的鈣鐵鋅、維生素等含量豐富,深受市場的認可。
茨菇生長在南方地區,水塘里、溝渠邊均可看到它的存在,而如今很多人也開始了人工種植,其栽種規模逐步加大。
第一次吃茨菇的人,可能會有些不習慣,它人口后有苦澀感,但很快就會回甘,再加上口感獨特,因而讓人們欲罷不能。筆者最喜歡茨菇燒紅肉,吃起來美味香濃,不僅茨菇中的苦味可中和掉,也能更顯豬肉的香味。
去年時,因茨菇產量高,結果產地價持續下滑,一斤才不過1元,集中上市后更是跌至5-8毛一斤。但今年因冷空氣來得比較早,使得茨菇采收成本增加,招不到工人,只能繼續加工資,因而其收購價必然會大漲。
02、荊芥成“貴族菜”
可能不少農民已經認出來了,荊芥不正是一種“藥草”嗎?怎么和蔬菜搭上關系了?其實很多藥材均可用來食用,且食用口感不輸其他蔬菜,荊芥就是如此,它全身都是寶,早在1600年前就被發現有藥用功效。
只不過,這幾年荊芥作為藥材價格太低,干品一斤才不過6元,藥農辛苦一年也只是賺血汗錢。
實際上,它的葉片鮮嫩時食用口感很好,也可用于調味蔬菜食用,還可涼拌、清炒或炒肉食用。荊芥通常夏季采收,不過自從其在市場上火了后,很多人冬季也會用上大棚種植。
家在武漢的萬先生表示,從小就是吃荊芥長大的,但來到武漢后買不到,每年只能托老家的朋友帶點來。而如今市場上也有賣荊芥了,一定要多買點。
如今的荊芥可不便宜,一斤多達20元,為了促銷,攤主分成了3小把,一小把6.5元,這樣銷量明顯更高一些。
萬先生稱,他買了2斤荊芥,和老板討價還價15元一斤就拿下來了,回家后可以和牛肉一起炒著吃,那滋味別提有多爽。
03、胡蘿卜一畝多賺5000元
如果說10月份瘋漲的是菠菜,那11月末到12月初瘋漲的就是胡蘿卜了。在青島仁兆,這些天里,菜販子老王一直奔波各地收購胡蘿卜,從11月份車就沒閑著,每天要走百公里,采購胡蘿卜。
而以往胡蘿卜都是論斤稱,但如今直接估價。在秋季時,胡蘿卜一畝地7000元,但如今一口價12000元,相比前期漲了5000元,主因是市場需求量高,但今年減產較多,因而價格大漲。
老王表示,他給出的收購價還不是最高的,有人更是給出了13000元/畝,可謂是多瘋狂。
因胡蘿卜大漲,菜農也多賺了一筆。老劉是胡蘿卜種植戶,這些天行情好,他雇了不少工人來地頭忙活,趁著行情好,抓緊將胡蘿卜賣出去。
老劉表示,今年胡蘿卜大漲實在是意外,去年地頭價才5毛一斤,但今年卻已漲至1.1-1.5元一斤,就算是被水淹過的,只要品質還湊合也能賣出1元高價。
除了產地,就連批發價也在大漲,目前批發價已漲至3.23元每千克,相比上周漲了11.38%,比起去年同期2.42元更是大漲35%。
而行情走高,菜農也感慨多賺了一筆,近期胡蘿卜走高,說白了就是前期雨水偏多,不少胡蘿卜淹死,產量下跌明顯,因而胡蘿卜行情大漲。
04、蔥價又跌了?
今年大蔥批發價一直不是太高,以北京新發地批發行情來看,4月份時大蔥批發價為1.18元/kg,也就是5毛多一斤,產地更是跌至2-3毛一斤。直到9月份,批發價才漲至3.29元/kg。
不過從10月到11月份,大蔥“火箭式”走高,11月批發均價已漲至5.53元/kg,只不過如今批發價已跌至4.7元/kg。
其蔥價走跌,主因是市場供應開始增多,今年的大蔥栽種面積頗多,只不過受9月份雨水增多的影響,大蔥減產較多,上市量偏低,因而蔥價走高。
但如今大蔥上市量開始增多,蔥價就此下滑。而前期產地大蔥漲至2-3元時,很多蔥農舍不得賣,如今蔥價開始回落到1.5-2元/斤,不少蔥農開始后悔沒及時賣出去。
金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