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不少夸張的敘述中,俄羅斯有一種生長在零下40℃的神奇野果。近年來,這個神奇野果被商家炒出來了許多神秘莫測的功效,但很多人至今都沒有搞清楚這個是什么水果!這個水果的商品名字叫“俄羅斯黑果”,又叫“天鵝絨果”。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水果呢?神秘莫
在不少夸張的敘述中,俄羅斯有一種生長在零下40℃的神奇野果。
近年來,這個神奇野果被商家炒出來了許多神秘莫測的功效,但很多人至今都沒有搞清楚這個是什么水果!
這個水果的商品名字叫“俄羅斯黑果”,又叫“天鵝絨果”。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水果呢?
神秘莫測的俄羅斯黑果
俄羅斯黑果實際上并非是原產于俄羅斯的野果。200多年前逐漸傳入了俄羅斯,后來又從俄羅斯傳入了我國,目前在我國多個地方都有種植,種植最多的地區是東北三省。
俄羅斯黑果的全名應該叫“黑果腺肋花楸”,英文名字叫“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t”,在外國通常被叫作“Aronia”。
它是薔薇科腺肋花楸屬的一種小漿果,成熟后的果皮是黑紫色,個頭與藍莓差不多大,遠處看有點兒似藍莓。但它吃起來與藍莓的風味截然不同,直接生吃起來偏苦澀,并不是很好吃。曬干以后的“黑果干”也帶著一股子濃濃的花椒味,更加難以當成一種美味來享受。
在國外,大多數黑果都是進行加工后才食用的。主要是加工成果汁和果酒,也有用它來加工水果酵素或者直接提取果肉中的花青素等物質,直接進行鮮食的少之又少。
零下40℃凍不死
俄羅斯黑果引入我國的時間較短,但由于它比較強悍的適應性,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可以種植俄羅斯黑果。比如上海、浙江、新疆、北京、東北等地都已經有了俄羅斯黑果的種植。
有的水果怕冷、有的水果怕熱,但俄羅斯黑果只要氣溫不低于零下40℃那就不會被凍死,就能生存。可以說,它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
雖然適應性強,但它的產量并不算高。在國際市場上,黑果腺肋花楸的鮮果、干果交易都不多,除了波蘭加工出口了不少該黑果的再加工品外,其它國家沒有把它作為主要的水果來開發。
這黑果在俄羅斯也不是人人都吃的日常水果。
那么這黑果為什么能在我國被炒作起來呢?
俄羅斯黑果的炒作點在哪里?
俄羅斯黑果第一個炒作點是它原產于俄羅斯,宣傳上多是說這是從俄羅斯高寒地區人工采摘的野生黑果,在零下40℃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這就讓很多人對這個黑果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心想什么水果能在-40℃里存活。
實際上,-40℃里存活跟在-40℃下結果是不一樣的,像蘋果中的一些抗寒品種也是可以在-28℃下的環境里存活的,這并不是熱帶果樹,一冷就凍死,沒那么神奇。
俄羅斯黑果的第二個炒作點是它的營養物質。俄羅斯黑果含有黃酮、花青素、糖苷等比較熱門的營養物質,于是在抗氧化性、血糖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炒作空間。不少人在宣傳俄羅斯黑果的時候,習慣將其稱為“天然胰島素”,是一種較大的夸張宣傳。
如何看待俄羅斯黑果?
從水果角度來看,俄羅斯黑果與藍莓、樹莓等水果一樣都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小漿果。但有營養價值歸營養價值,不能把營養價值直接歸為“治病神果”,對俄羅斯黑果的營銷上也應該有一定的界限,畢竟俄羅斯黑果在我國真正的食用時間并不長,所謂的各種功效目前大多數還在探究中。
我國俄羅斯黑果的種植也才剛剛起步。
市場上,鮮果的價格并不是太高,前些年一斤鮮果也就十幾元,這些年價格又有所下降。干果的價格則比較高一些,有的一斤能賣到上百元,有著比較高的溢價空間。
主要原因是市場上消費者也好,商家也罷,對俄羅斯黑果多數處于一個模糊的認知,到底是當水果賣呢,還是當食品賣呢,還是當成一種藥物來賣,沒有一個標準。
最后,俄羅斯黑果不一定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也可能是國內種植的,從俄羅斯進口的也不一定是野生的。
丁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