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針對“當前經銷商降價是否能有效刺激市場需求”問題,《涂界》在微信平臺上開展了一次投票,其結果顯示:82%的人表示“不可以”,僅有11%的人表示“可以”。從投票上可以反映出,絕大多數人不認同價格戰會帶來實際效果。同時也有網友留言評論稱:“只有
針對“當前經銷商降價是否能有效刺激市場需求”問題,《涂界》在微信平臺上開展了一次投票,其結果顯示:82%的人表示“不可以”,僅有11%的人表示“可以”。從投票上可以反映出,絕大多數人不認同價格戰會帶來實際效果。
同時也有網友留言評論稱:“只有合力創造消費需求,拉動需求,才可以穿越紅海。愚蠢的價格戰終將喪失經營的能力,短視不可取!”“市場現狀: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還有一條:買的沒有賣的精,一分錢一分貨……價格戰者必自斃。”
近兩年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給涂料廠商成本也隨之高漲,導致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面對如此大的盈利壓力,“涂料企業已不敢再進行價格戰,只能采取其他舉措來應對;市場一線經銷商也非常謹慎,終端促銷相對以前已很少了”。
過去20多年以來,中國的建筑涂料企業、木器涂料企業,甚至是粉末涂料企業、一般工業涂料企業都經歷過持續“低價格戰”傷害。可以說,低價格的殺傷力對于涂料產業以及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難以在短期的三五年內進行“治愈”。
正是基于價格戰所帶來的巨大傷害,以及當前市場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涂料廠商開始覺醒,主動摒棄價格戰!但價格是廠商掌握的一張競爭王牌,如果不打價格戰,那么涂料廠商接下來將對著什么樣的劇本唱下去呢?
原料漲價不停吞噬利潤
近期,PPG、宣偉、阿克蘇諾貝爾、艾仕得、立邦等涂料巨頭,以及三棵樹、亞士創能等國內A股上市公司紛紛公布了上半年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大部分企業表示受到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一些企業的利潤均有所不同程度下降,同時依然表示對原材料繼續漲價的擔憂。
PPG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雖然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86%,但主要是“通過穩定的銷量增長和更高的銷售價格實現的”;此外,稅前持續經營利潤、凈利潤卻分別同比下降18.55%、15.37%,主要還是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所致。
“本季度,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繼續增加,包括油價上漲和運輸可用性的影響。我們正在努力通過與客戶合作推出價格計劃來抵消這些成本壓力,我們在本季度的定價同比增長超過2%。”PPG首席執行官Michael McGarry表示,“展望未來,我們目前預計第三季度通脹成本壓力不會減輕。”
宣偉(Sherwin-Williams)在公布的上半年財報中稱,美洲集團、消費品牌集團、高性能涂料集團三大板塊業務的銷售額均有所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威士伯的銷量和銷售價格的上漲,并表示“通過良好的成本控制和有效的定價行動提高了運營利潤率”。
宣偉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消費者品牌集團利潤率在本季度從14.2%下降至11.7%,這主要是受“較高的原材料成本影響所致”。此外,高性能涂料集團利潤雖然實現了增長,但“由于銷量增加和銷售價格上漲,利潤增長卻部分被原材料和物流成本膨脹所抵消。”
阿克蘇諾貝爾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銷售額為46.22億歐元,同比下降6%;調整后經營利潤為3.74億歐元,同比下降25%。由于銷售價格上漲5%,裝飾涂料的銷售額增長12.2%。
“除船舶與防護涂料業務,其他高性能涂料細分業務的銷售額均實現增長(按恒定匯率計算)。由于定價策略與成本節約效應彌補了原材料成本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裝飾漆業務取得了尤為強勁的業績。”阿克蘇諾貝爾首席執行官Thierry Vanlancker表示。
Vanlancker表示,“原材料成本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仍將持續攀升,但是攀升速度將低于今年年初。積極的定價策略與成本縮減項目等已經到位以應對當前面臨的市場挑戰。”
太古股份公司在日前公布的上半年財報中表示,阿克蘇諾貝爾太古漆油公司中國內地業務銷量下降。此外,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加上產品組合未如理想,使得毛利率下降,部分降幅因營業成本下降而被抵銷。
立邦涂料(Nippon Paint)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109.96億日元,同比增長6.6%。營業利潤為345.97億日元,同比下降2.5%;凈利潤為183.57億日元,同比增長18.9%。立邦表示,營業利潤下降主要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關西涂料(Kansai Paint)公布的2019財年Q1業績顯示,營業利潤、經營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2.4%、14.4%,而凈利潤更是暴跌30.2%,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的暴漲,以及其他成本的增加”。
此外,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紫荊花涂料上半年經營虧損490萬港元,中漆集團上半年虧損7100至7800萬元,上海新陽上半年凈利潤暴跌154.07%。此外,一大批中小型涂料企業正面臨著盈利困局。
轉型升級正在路上
在大市場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下,我國涂料工業今年上半年進入低速增長,產量僅增長了0.6%。此外,我國許多涂料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集體下滑,同時大部分企業的凈利潤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但“這種現象卻是我國涂料行業‘羽化成蝶’之前必然要經歷的陣痛。”涂界觀察員李明月分析認為,“在成本推動、環保壓力以及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涂料行業企業將迎來更大力度的轉型升級。”
李明月表示,仔細探究近期各涂料企業的轉型升級路徑,不難看出大家采取了近似的戰略,即產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升級,制造向智能化、高效化轉型,業務領域向多元化、全球化拓展,同時加大了創新力度和服務深度,努力尋求高質量發展道路。
當前,我國大部分涂料品類已經完成消費普及階段,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訴求發生重大變化,向高端化升級成為涂料市場消費的主流趨勢。業內人士表示,提升生活品質需要成為消費者購買高端涂料的主要原因,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產品的環保、質量、技術含量和品牌知名度。
今年6月份,大寶化工引進了荷蘭Global Paint公司全進口內墻涂料,以及意大利進口L'opera藝術涂料。其中,內墻涂料產品均通過了全球最嚴苛的環保認證之一的“法國室內環境檢測A+認證”,以及通過了目前歐洲室內VOC排放最嚴格的IAC-Gold檢測標準。
作為軌道交通涂料領域的A股上市企業,飛鹿股份在軌道交通涂料領域站住腳跟后,目前正全面布局高端市場,計劃涉足新能源、石化及軍工涂料市場,希望在核電涂料、石墨烯涂料、集裝箱涂料、新能源汽車涂料等市場分一杯羹。此外,奔騰漆業、冠軍涂料、金陵涂料、齊魯漆業等多家企業開始涉足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石墨烯防腐涂料。
面對消費需求的變化,涂料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不斷提高創新能力,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含量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三棵樹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7年底公司共有授權專利256項(其中發明專利136項),推出了抗污自清潔涂料、超疏水納米材料、光催化綠色環保涂料等眾多資源節約型新產品。
亞士創能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成績同樣有目共睹:亞士推出了G-CPST-I型保溫裝飾板、高效一體化內墻涂裝系統、一種可提高面漆與基材附著力的建筑用透明底漆、CPST-T-M型柔性砂壁狀多彩涂、TPS-W高強度熱固型保溫材料、TPS-M低容重熱固型保溫材料、輕質高防火性能保溫裝飾成品板等眾多新產品。
向智能制造轉型、提升制造環節效率是國內涂料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又一大“法寶”。作為亞洲最大的全水漆生產商,晨陽水漆新建的全球高端水漆智能制造基地日前正式投入運營,該智能制造工廠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晨陽提升生產運營效率,縮短定單交付周期,從提高市場快速反應能力,還可以降低生產消耗,減少污染排放。
在鞏固和夯實涂料主業地位的同時,涂料龍頭企業紛紛開展多元化業務布局。巴德士把2017年視為“轉型元年”,其在鞏固現有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加速在水性工業涂料、共享涂裝、家具等領域的轉型,以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嘉寶莉、大寶化工、吉人漆業等紛紛涉足汽車涂料領域,作為以建筑涂料和木器涂料為主營業務的三棵樹正在全面布局防水材料領域。
此外,很多企業樹立涂料與涂裝行業一體化的理念,積極向服務商轉型,從涂料產品、配套體系到涂裝工藝和現場技術服務為一體,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保護、裝飾、功能涂層體系,即系統的解決方案,改變原有的僅僅是制造業的思維模式。比如,立邦、多樂士、三棵樹、嘉寶莉、美涂士等企業紛紛推出翻新服務項目。
“未來涂料企業將呈現啞鈴型的結構,即研發創新和市場服務投入占比大,生產投入占比小,勞動生產率提高。因為涂料本身就是服務型行業,要變成涂層才有用,所以我們要全方位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李明月表示。
與此同時,許多涂料企業也開始積極轉變商業模式,加強了與終端市場和用戶的緊密結合,形成一種戰略伙伴關系。例如,地坪涂料涂裝以設計為龍頭,汽車和工程機械涂料做涂裝線,建筑涂料與開發商結盟。“只有實現全方位的市場服務,即為不同地區、不同下游、不同價值和需求提供差異化整體解決方案,才能從單純做渠道和價格大戰中脫身。”
“在不利市場環境的鍛造下,涂料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可以重構競爭力。”李明月表示,當前涂料企業要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將消費升級、產品結構優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方向,堅持以研發投入和技術進步為手段,通過自主創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進入以創新驅動和效率驅動為主的發展階段,實現自身的健康運營。(涂界)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