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夏末,秋未至;當我坐在日本航空的機艙內時,腦海里又回想起幾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那段三分鐘的日航宣傳短片的情景。我第一次看到這三分鐘時的興奮,如同青春期的男生第一次點看日本特產的電影一樣,仿佛打開一個新世界大門,內心滿是悸動,身體隱
2019年,夏末,秋未至;當我坐在日本航空的機艙內時,腦海里又回想起幾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那段三分鐘的日航宣傳短片的情景。我第一次看到這三分鐘時的興奮,如同青春期的男生第一次點看日本特產的電影一樣,仿佛打開一個新世界大門,內心滿是悸動,身體隱隱不安。
這短短的三分鐘短片,標題叫《the art of J》,講述了日航的三大企業核心價值:Precision,Privacy and Connection——精確、私密與聯通。
第一節,在素色的背景的畫面中心,擺放著一張傳統的日式壽司工作臺。
緊接著,一位日本壽司以目不暇給的標準的流水線操作,手工且連續的捏出27.0g重量精確到0.1g壽司。
震撼的一批分毫不差的27.0g,詮釋了什么叫做精確。
第二節,關于私密空間。開場仿佛是在上美術課。
一位日本折紙青年藝術家在日航的商務艙座位中疊起了千紙鶴。從黃色到紅色,形成了方陣。
隔壁的白人商務打扮的旅客則在喝水、看電影。兩人互不驚擾。
最后,這些千紙鶴被掛到了折紙藝術家準備好的盆栽上,亭亭如蓋。
畫面自然的過渡到了第三節,正好是關于園藝。
身穿和服,盤發淡妝的女子開始了她的插花表演。花朵、樹枝、盆栽在她手里就是《富居春山圖》的底料。
布置結束,整個園藝的投影逐漸勾勒出世界地圖的輪廓:
還沉浸在女子美顏與園藝精致中的我,此時才恍然大悟這一節插花與聯通的之間的聯系。
日本航空宣傳片做成這樣了,體驗上是否能同樣驚艷呢?
這一天,我搭乘的是PEK-NRT-JFK的日航頭等艙航班,用75K阿拉斯加里程兌換。需要說明的是,日本航空在這幾年加強了與美國航空的合作,有意增開北美航線。紐約、芝加哥、洛杉磯、達拉斯等美航較為有話語權的機場也發展成了日航新的直航點。
前序航班PEK-NRT由窄體機執飛,日航在首都機場T3使用的是BGS休息室。此休息室之印象,不提也罷。
飛機保養的細致讓我重新理解了一遍什么叫”煥然一新”。
在日本航司上選擇餐食很簡單,無腦選日式就行了。素聞日航餐食水準,但是當這么一個餐盤端過來的時候還是被這種整齊的碼放和精致的色彩給寵溺到了。
此處需要注意一個細節:菜單上的的菜品擺放布局,竟然與餐盤中的呈現布局一致:
就這么一餐,用到了二十多種食材。水果上的薄荷葉很能提振精神,芝麻米飯卷帶有甜香……再點一杯梅子酒,酒精的刺激與梅子的酸甜同時向我的精神與味蕾招搖,此刻就差拿一本村上春樹,翻開其中的性愛描寫片段,卻發現那種愛欲卻是含苞待放的遮遮掩掩。
用四個字來說就是:欲罷不能。
落地東京成田機場(NRT)。
一落地機場過道的歡迎展牌和日本旅游宣傳展牌讓人忍不住停下來拍照。
日本航空從NRT出發的國際航班集中在二號航站樓。二號樓又與衛星樓相通,兩邊面積均不大,但免稅店卻很精致,讓人很有購買欲。
其中買各種點心、餅干、巧克力的最多,提供免費的試吃,本來平時不愛吃零食的我也忍不住買了些。聽說最近受肺炎疫情影響,日本的“白色戀人”也停產了……
買完之后,下一站是日航的頭等休息室。
NRT機場的指示牌很清晰,所以不用擔心迷路。
日航休息室分為頭等休息室和商務休息室,后者還有個風雅的名字——Sakura Lounge,即櫻花休息室。兩個休息室比鄰而居,其中櫻花休息室能直接看到停機坪的景色,而頭等休息室則有著堪比餐廳的美食體驗。
由于轉機時間較長,正好有時間都逛一圈。櫻花休息室面積挺大,分上下兩層樓。既然叫櫻花休息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也是櫻花元素。
在一層,停機坪一側設有落地窗外加酒吧,景致不錯。只可惜NRT附近沒有什么亮點地形,除了飛機意外也沒什么別的好看。
旋轉式樓梯配合以修長的吊燈,顯得很隆重。上層主要是餐飲空間。由于一會還要去頭等艙休息室就餐,就沒有多耽擱,簡單走了一圈。
又是一處細節:
頭等艙休息室的入口處非常低調。
墻上的藝術品似圍棋黑子。類似的圖案在日航一些機型的座椅上也能找到痕跡。總體來說,入口處營造出一種禪意。
非常實用的是,休息室有一排儲物柜,把隨身登機箱往柜子里一寄存,這樣逛起來也不用拖著箱子到處跑了。
頭等艙休息室雖然面積上遠不如商務艙休息室那么大,但是功能卻一個也不少,同時還輔以更加私人化的服務。從前臺拿出登機牌登記好以后,身穿白色上裝、黑裙黑襪的日航小姐姐面帶微笑著引我往里走,還主動給我介紹休息室的功能區域,我說不用那么客氣,我自己逛就行。
誰料告別以后,我逛了大概五分鐘之后找位置坐下。剛坐定一會兒那個小姐姐又回來了,遞給我一條包好的熱毛巾,還連聲抱歉說剛才一直在找我但是沒遇上。
可以看出來,日航頭等休息室非常注重餐飲體驗的打造,每個季度還會推出新的菜單,在下面這個鏈接可以查看:
https://www.jal.co.jp/inter/service/lounge/pdf/first/nrt_food.pdf
從功能區域上看,餐飲區分為三部分:
其中酒水單就足夠大氣:
三得利三大頭牌白州、山崎和響盡數收錄——這相當于把茅臺、五糧液擺在任何一家國內航司的休息室里。
而壽司文化在休息室里也得以綻放光彩。從工作臺的設計上,就已經在向傳統經典致敬。兩位壽司師傅年紀都不小,一絲不茍的為客人準備著壽司。
日本的所有休息室都格外安靜,大概是因為不準許在公共場合打電話的緣故吧。而一站在這工作臺前,客人們的眼神就已經開始垂涎壽司了……
即使是吃壽司也有規矩:一次只分配四件,一樣一件,總數不能多要,但是類別可以只要一種。
除了壽司以外,日本飲食的另一大特色——拉面,也可以在這休息室享受到。
這就要說到JAL's Table了。
從擺盤上看,每一件都達到一家優秀餐廳的水準。菜單上還很細致的標注了菜品所包含的可能致過敏的食材,這一點非常人性化,真可以說是體貼入微了,同時也避免了大量的詢問。我回想到不止一次在國內的休息室,有外國人問工作人員這里面有沒有豆制品,然后工作人員一臉不解,內心卻可能是: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那你干脆不吃啊。
高峰時期,Table這邊人還不少,但是流水線作業之下,排隊也不到三分鐘等待時間。
其中豚骨拉面不可不嘗。
還有些小的零食很精致的用湯勺盛裝放在玻璃櫥柜里。
非酒精類飲料放在冰柜里,冰柜又是巧妙的內嵌在木制柱子中,旁邊是咖啡機。既有美觀,也不失實用。任何一個小處看去,仿佛就是一處私人豪宅的一處角落。
地面、椅子、沙發配以素色,卻格外干凈,整體的干凈程度甚至讓人震驚。小椅子那么中看,就好像一小資文藝青年家里搬過來的一樣。
食罷,飲足。淋浴間需要預約。我去的時候告知半小時之后可用。
等到時間后欣然前往,配發一個鑰匙外加一套一次性潔具。
日本衛洗麗的普及程度可能和日本人的識字率不相上下,所以出現在頭等艙休息室里也不必沾沾自喜。我想說的是各種按鈕日文、英文也就算了,還配有盲文,這就真得夸一夸細節入微了。
淋浴間不大,整體來說不如香港的國泰兩艙休息室那么精致。
備品是資生堂的Le Mondor系列,香氣很淡,低調內斂。
日航休息室里的雜志品種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日文報刊,這一點不如國泰玉衡堂(參考:香港機場好休息室星羅棋布,為何玉衡堂能當最亮的那一顆?)。值得一提的是,英文報刊中竟然選入了China Daily,與The New York Times并排。東西方的媒體并肩而立的意思?
此外,再次強調在日本機場內的休息室如果要打電話,需要去單獨的電話室解決。剛來日本的人,一定不會習慣這種連說話都要壓低聲音的環境……至于拍Vlog、攝像,更加不被待見。
休息室其余功能區域諸如擦鞋室、打印室、辦公區者,此處不再贅言。
短短半天的體驗,便已讓我親身體會了日本航空的精致、精確與精細。日本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丸山真男曾提到過,日本本無自己的文化傳統,故而對外來之優秀文化傳統與科技反而不容易產生抵觸,能第一時間包容、學習。
我想,也許正是這種勤勉包容的學習態度,使得今天的日本文化里,能將東方的“禮”與西方的一絲不茍結合,成就獨一派的日本特色。
這一段經歷,讓我心生愉悅,直到今天追憶起來,依舊仿佛回到那一天。
下一篇文章里,我將為大家帶來日航頭等艙的體驗報告。
陳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