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倉廩實,天下安。受美國、加拿大等主產地的小麥、玉米產量偏低的影響,近期國際糧價上漲,11月份糧價指數為134.4,創十年新高,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深受其苦。我們國家今年進口的糧食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稻谷、小麥等口糧均靠自主生產,而且今年糧食生
倉廩實,天下安。受美國、加拿大等主產地的小麥、玉米產量偏低的影響,近期國際糧價上漲,11月份糧價指數為134.4,創十年新高,依賴進口糧食的國家深受其苦。我們國家今年進口的糧食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稻谷、小麥等口糧均靠自主生產,而且今年糧食生產創造了“十八連豐”的奇跡,進口糧食價格低位多貯備,價格高位對咱們影響也不大。國內稻谷價格沒什么變化,在農資成本上漲帶動種植成本提高的情況下,種植農民難以增產增收,這是一大挑戰。下面談談近期各地稻谷價格及種糧農民增產增收的措施,僅供參考。
1、近期各地稻谷價格
從全國各個水稻產區看,整體稻谷價格是平穩運行,局部地區出現稻谷價格上漲,如江蘇、安徽等南方粳稻價格上漲。截止12月5日,主產區稻谷收購量為3826萬噸,最低收購價收購454萬噸(粳稻328萬噸),仍以市場主體收購為主。下面來看看12月初各地稻谷的價格情況:
粳稻方面,南強北弱。東北三省的粳稻價格小幅波動,趨于穩定,黑龍江長粒粳稻價格1.4-1.6元/斤,圓粒粳稻價格1.26-1.30元/斤,吉林德惠地區2021年產超級稻1.46元/斤。與東北粳稻接近托市收購價不同,江蘇、安徽等南方粳稻價格上漲,江蘇中等質量標準的粳稻收購價格1.45-1.49元/斤左右,儲備稻谷達到價格1.55-1.57元/斤,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購價格1.43元/斤。究其原因,黑龍江是粳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產區,稻谷需往外銷,由北方往南方運輸的成本較高,近期運費上漲也吞掉了水稻漲價空間。
中晚秈稻方面,價格平穩為主。江西、湖南等主產區普通中晚秈稻主流價格在1.25-1.30元/斤。江西撫州普通晚稻收購價1.26元/斤,黃華占稻谷收購價1.34元/斤;湖南常德中晚秈稻收購價1.28元/斤,黃華占稻谷收購價1.37元/斤,兆優5431稻谷收購價1.45元/斤;安徽巢湖中晚秈稻收購價1.30元/斤左右;湖北荊門豐兩優稻谷價格1.33-1.34元/斤,湖北荊州豐兩優稻谷收購價1.34元/斤。按照稻谷收購進度看,中晚秈稻的收儲主要集中在烘干廠,大部分抱有持糧待漲心態,有糧食的農民也是如此。
2、種糧農民增產增收的措施
糧食價格低迷,種植成本上升,種糧農民積極性問題是一個“老問題”,解決起來主要靠政策和科技。觀察近些年水稻單產,能提升的空間有限,在“質”方面有較大的空間,選用高產優質稻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近期江蘇地區南粳系列稻谷的價格回到了1.5元/斤左右,種植南粳9108、南粳5055等品種一般畝產1300斤左右。在江西、廣東等地種植細長粒的優質香稻,優質優價明顯,廣東優質香稻價格在1.8-2.0元/斤,江西優質香稻價格一般1.5-1.7元/斤。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種植水稻在‘精耕細作’上大有文章可做。近些年水稻、小麥和玉米試驗田的最高產量不斷刷新,說明糧食作物品種仍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可挖,同時也受到種糧農民逐漸減少和老齡化、氣候多變等因素制約。應對措施是根據種植習慣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品種,最好是選擇適合現代綠色高效種植模式,投入少、產出多的高效綠色品種,可以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生產,達到降本增效、增產增收的目的。
品種是基礎,管理是關鍵,近些年各地科研院校不僅培育了眾多優質高產品種,也集成了不少綠色高效技術模式,不可否認有的模式適應性不高或者落地的成本高,但也有一些值得去實踐應用,如龍舟農機的側深施肥技術,可以達到“減肥不減產”甚至“減肥增產”。據了解,龍舟精量測深施肥機施肥深度可達到8-10cm,可使肥料實現緩慢釋放,能省時省力省肥,水稻高產高效。通過多年示范,如今水稻側深施肥技術日趨成熟,有條件的種糧農民可率先應用。
云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云眾地】
丁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