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在蘇東坡筆下,我們可以看出古時月餅的制作工藝,主要追求的是餅皮的酥和餡料的甜。而現在人們對月餅的需求早已不滿足于“酥與飴”,而是追求更為新奇的口味,因此“創新”兩字在今年的月餅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傳統餡料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在蘇東坡筆下,我們可以看出古時月餅的制作工藝,主要追求的是餅皮的酥和餡料的甜。
而現在人們對月餅的需求早已不滿足于“酥與飴”,而是追求更為新奇的口味,因此“創新”兩字在今年的月餅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傳統餡料的蓮蓉、五仁、豆沙等月餅,還是流心奶黃、法式乳酪甚至麻辣小龍蝦、藤椒牛肉味的新潮月餅,又或者是各種融合當地飲食習俗的創新月餅,紛紛都在搶灘登陸中秋節的餐桌。
根據2021年艾媒咨詢對中國消費月餅種類偏好的調查顯示,有近4成消費者會因為口味獨特而購買月餅。超過50%的消費者會選擇新式月餅;其次是以咸口為主的蘇式月餅,以及老牌傳統代表的京式月餅。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2021年月餅大數據顯示,69.25%的90后95后消費者愿意嘗試新口味月餅,42.85%的消費者喜歡特殊口味的月餅。
由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年輕人愿意吃月餅,但他們更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新式月餅。這對相關月餅企業來說,是機會,也是方向。
那么2021年中秋節,市場上會涌現出哪些新奇、有趣,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月餅呢?
第一 芥末三文魚、植物肉月餅等,“潮”味十足
口味每年都是各大月餅商家創新的一大發力點。今年盒馬推出的芥末三文魚味、大閘蟹鮮肉味、胡辣湯味月餅格外吸引年輕消費者關注。
據了解,芥末三文魚味月餅,芥末味較濃。當芥末味散去后,三文魚的肉香味就凸顯出來了,有點像是在吃“月餅版的壽司”。
而大閘蟹鮮肉味月餅,則由大閘蟹、醋爆珠和鮮肉組成內餡,吃起來能感受到醋珠在舌尖爆開的感覺,口感奇特。
此外,鄭州盒馬今年還推出了冷鍋串串味月餅,將牛胸肉、牛百葉、牛肚等材料包進了月餅里,一經推出很快就賣斷了貨。在合肥,盒馬還推出了限量版臭桂魚月餅等。
另外,今年備受關注的植物肉,也已經被商家做成了植物肉月餅。比如上海老字號食品店沈大成就推出了植物肉鮮肉月餅,一盒4枚,其旗艦店售價是58元,每枚售價將近15元。而門店同樣在售的半成品鮮肉月餅則是69元12 枚,每枚價格不到6元。
獨特新奇的口味,著實引人垂涎。有消費者表示,獨特口味是其購買月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購買時,可以從散裝的新口味月餅中“一樣挑一個,多試幾樣。”
第二 創新雙口味的“兩摻月餅”
今年剛推出的“兩摻”月餅格外引人關注。從外觀上看,每個月餅都有兩種不同的顏色和兩種不同的食材。比如桅子茉莉味、陳皮桃仁味、龍井蓮子味、烏龍鳳梨味等。
比如,今年喜茶以“偷顆月亮送給你”為主題打造的中秋月餅禮盒,除了推出流心月餅、芋泥蓮蓉蛋黃月餅外,還推出了咖啡芝士流心麻薯月餅等。資料顯示,這款“咖啡芝士流心麻薯月餅”為“四重包餡”,能給消費者帶來“咖啡+芝士”的新體驗。
這些月餅雖然“噱頭”十足,但從已往的市場反饋看,“噱頭”熱度過后,混搭口味的月餅口碑都比較一般。
第三 引入低糖等健康理念的保健月餅
低脂、低糖、低鹽等健康飲食理念已被引入到月餅界。
從人們對健康的追求看,由于傳統月餅含糖量、熱量都很高,因此每年中秋,商家都會推出融入了健康元素的低糖月餅。
比如,今年良品鋪子主打“輕甜輕負擔”,推出了減糖 60%的鮮果月餅。 美心月餅、元朗榮華、廣州酒家等品牌也推出了低糖月餅,稻香村也推出了無蔗糖的糖醇月餅等。
除了減糖外,粗糧雜糧也被月餅廠商利用了起來,比如有商家推出了全麥月餅。不過相較于傳統月餅,主打低糖等健康概念的月餅,在價格上比普通月餅要稍貴一些。
業內人士表示,低糖、低脂并不是隨意說的。參考衛生部《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低脂要求脂肪≤3g/100g,低糖要求糖≤5g/100g。從這個指標看,大部分月餅都沒有做到。而且只要用到了面粉,做到0糖幾乎是不可能的。
抽檢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一些標榜0蔗糖、低淀粉的所謂健康月餅,脂肪含量卻有68%,是很多廣式月餅的1.5倍。因此專家建議說,無論是糖尿病人,還是出于愛美想控制糖分攝入的人群,都不宜選擇如此高脂肪含量的月餅。
第四 立足傳統做創新的 “拔絲”月餅
說起傳統月餅,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五仁、蛋黃味的傳統月餅。他們還說,感覺其它口味的都不是月餅,而是糕點了。
走訪發現,新口味在各大超市的專區僅占了一小部分,蓮蓉、豆沙、五仁、鮮肉等傳統口味的月餅依然是商場的主角。通過觀察發現,那些新口味的月餅,大多是小孩子和年輕人在買。
不過一些傳統月餅企業并未死守傳統不放,而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創新。比如美心月餅推出的全新口味 “拔絲蓮蓉月餅”,在傳統蓮蓉和咸蛋黃餡兒的基礎之上,添加了拔絲元素。
食用時,這種月餅不需要用刀切,一拉就可以分開。吃起來口感滑糯,餅皮中還有些許熟花生碎,爆漿流心的口感別有一番風味。
另外,近幾年在網上火爆的“省醫月餅”,今年依舊火爆。這款由貴州省人民醫院食堂手工自制的月餅,口味和云腿月餅差不多。由于其用料扎實、價格親民,為了購買這種月餅,中秋節前,就有不少消費者前往該院食堂的月餅售賣窗口排隊。
由于其十分緊俏,不少網友戲稱:“這是國內唯一一家靠賣月餅成名的醫院”、“買月餅比掛號還難,排隊堪比春運。
第五 柿子、花生等外形創新的月餅
除了以上所說的口味創新外,月餅外形也有了創新,不再局限于圓形。比如有部分廠家推出了“好柿花生”月餅,寓意“好事發生”;“萬柿如意”月餅,寓意“萬事如意”。這兩款月餅的外形和顏色,與花生和柿子十分相似,帶給人一種新奇的感覺。
第六 小結:消費者到底喜歡哪種月餅?
以上說了那么多標新立異的月餅,那么消費者究竟會喜歡哪些新式口味呢?
京東大數據分析顯示,有61.06%的年輕消費者會喜歡榴蓮等口味的新式月餅。乳酸菌、麻小等口味的月餅,喜歡人數占比分別是55.39%和47.53%。黑松露等高端月餅和全麥皮等保健月餅,喜歡人數占比分別為28.92%和19.93%。
綜合上述數據可知,今年市面上的榴蓮、百香果、乳酸菌等月餅比較受歡迎,受歡迎程度普遍在55%以上。而歷年極為博人眼球的重口味月餅,如辣條、小龍蝦等話題十足的特殊口味月餅,已從“網紅”變成“長紅”,被商家視為引流單品。而藤椒牛肉、夫妻肺片、香菇鹵肉口味月餅,也受到喜愛。
近年來,月餅銷售也有了新玩法,生產企業將目光瞄準年輕的消費群體,線上線下銷售“比翼齊飛”,新零售、聯名款、合作款等產品宣告月餅市場正式進入多元化、個性化時代。比如今年蘇州稻香村集團就與杏花樓、妙可藍多、元氣森林、《和平精英》、樂樂茶、《劍網3》等品牌IP推出了多款聯名產品。
不過,不論是聯名款,還是合作款,最直接的體現都在月餅的外包裝上。而包裝又是消費者選擇某款月餅的重要因素之一。艾媒咨詢報告顯示,近6成的消費者表示偏好中國風的月餅包裝。京東大數據則顯示,月餅包裝要沖破次元壁,47.96%的受訪網友期待包裝融入動漫主題。
而有些“顏值即正義”的年輕消費者,甚至會為了好看的外包裝或月餅蘊含的文化氣息而購買月餅。這些消費者表示,買這種月餅完全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養眼”,甚至是為了當裝飾品。
那么今年的月餅包裝都玩出了哪些花樣呢?
國潮月餅: 融入皮影戲等傳統文化元素
艾媒數據顯示,近年來國潮風氣漸盛,中國元素仍將是未來幾年月餅包裝設計的主流趨勢。比如玉兔、祥云、龍紋等各種國潮元素在月餅禮盒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還有一些月餅企業別出心裁,將傳統皮影戲融入到了月餅禮盒中。
比如墨茉點心局與自然造物、貳伍捌祿豆糕,在今年中秋聯名推出的皮影戲月餅禮盒——“戲出東方”,就用傳統文化的魅力抓住了消費的眼球。
這款月餅的外包裝,可以拆開作為一個皮影戲的戲臺,若再配合盒中的“人物”配件,就能與家人一起完成一場微型傳統皮影戲 “表演”。不過前提是,你需要用手電筒或手機電筒照明。
除了皮影戲外,廣州博物館則以“消失的月餅”為主題,用博物館珍藏了百年的月餅食譜制作出了遠古口味的月餅。
他們將清代的一個黑漆描金縫紉盒化為月餅包裝,還原出了鳳凰月、臘腸月、燒雞月、西施醉月和中豆蓉月五種味道的月餅。這對于國風國潮的追捧,可謂到了極致。
此外必勝客推出了一款,以頤和六景為靈感的月餅禮盒。月餅包裝上寫有“寶瓶護佑”、“神鹿踏蓮”、“瑞鶴高升”等字樣,口味則有紅豆芝士、咸蛋黃肉酥等。
盲盒月餅: 米老鼠月餅引人駐足
除了將當下流行的國潮風巧妙運用到月餅中外,近年來流行的盲盒玩法也被引入到了月餅銷售中。
比如,迪士尼就推出了快樂萌友月餅盲盒。這款月餅盲盒,只有拆開后才能明白它的玄機。
拆開后,盲盒里面是圓滾滾的米奇(米老鼠)、米妮形象的圓球,再打開圓球,里面才是月餅。這兩款盲盒月餅,可單買,也可選擇套裝,單個價格是28元。口味主要有流心奶黃和蛋黃蓮蓉味兩種。不過對于將近30元的價格,很多消費者都表示太貴了。
總之,月餅禮盒雖然一直在絞盡腦汁出新意,但是消費者依然看重性價比。人們對于蘊含著家國團圓夢的中秋節和中秋傳統的重視,是“月餅經濟”生命力的源泉。然而,受困于一些“人情社會”的送禮陋習,今秋月餅市場上,過度包裝的現象依然存在,但天價月餅明顯少了。
價格方面,大部分月餅禮盒的價格集中在90-300元之間,中等價位的禮盒仍是市場的主打產品。
總的來說,如今的月餅相較于七八十年代的傳統“老月餅”來說,無論是文化氣息,還是創意元素,比如顏值、口味、包裝、營銷等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創新。如今的月餅個性化、時尚感也更加突出,也更能吸引Z世代消費群體的關注。
如今的市場上,月餅規格“點心化”正成為市場趨勢之一。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月餅或許能像水餃、湯圓一樣,突破文化屬性,成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普通食品。
調研數據顯示,僅有34.1%的消費者會吃完月餅,因此在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背景下,如今的月餅規格正朝著“點心化”的趨勢邁進,小規格月餅正越來越受歡迎。
另外,《2021山姆會員消費調研》的報告顯示,30%的會員希望月餅有“新潮下午茶口味”。并希望月餅能從單純的節慶商品變為早餐、下午茶、公司聚會茶點等,使消費行為更加“日常化”。
總之,未來中國月餅的市場前景廣闊,行業總體規模將保持保持上升態勢,艾媒咨詢預計,2021年中國月餅銷售規模將達到218.1億元。(本文首發:小獵犬App)
金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