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受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賣難,線上找銷路和貨源,成了農業生意人的共識。而一畝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成單交易發生著。這些交易數據背后,是一個個生意困境的緩解,也是一戶戶家庭的窘境改善。今天,讓我們跟隨著一畝田的直播鏡頭,來看看徐聞菠蘿、陽西辣椒、
受疫情影響,多地農產品賣難,線上找銷路和貨源,成了農業生意人的共識。而一畝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成單交易發生著。這些交易數據背后,是一個個生意困境的緩解,也是一戶戶家庭的窘境改善。
今天,讓我們跟隨著一畝田的直播鏡頭,來看看徐聞菠蘿、陽西辣椒、博羅蜂蜜的賣貨奇跡!
徐聞菠蘿果農:“不敢接從一畝田上打來的電話了”
2月1日正月初八,全民宅家防護。那個時候疫情蔓延肆虐,人心惶惶。
心情更忐忑的一個群體,是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的菠蘿果農們。
徐聞是中國的菠蘿之鄉,全國10個菠蘿就有3個來自徐聞。菠蘿一般在春節后成熟開賣,往年這個時候,當地連片的菠蘿園里是一片繁忙,來看貨的,正在采收的,比比皆是。但今年,菠蘿園里依舊是掛滿了金黃果子的豐收景象,卻是冷冷清清沒有了熱鬧人氣。
這里的果農們,家家以菠蘿為生,可以說“富也菠蘿,窮也菠蘿”。少的種了幾十畝,多的能有上千畝,大多數人的身家性命都搭在了菠蘿上。如果在必須采摘之前賣不出去,許多家庭這一年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
但是,一畝田上的兩場直播,改變了這個困難的局面。
2月21,助農心切的徐聞副縣長李逸在一畝田開了場直播,在徐聞菠蘿園里推銷起了菠蘿,邀請全國的采購商到這里看貨買貨。3月15日,同樣是在當地的菠蘿果園里,一畝田的工作人員當起主播,與菠蘿種植大戶一起,在直播中視頻連線了河北保定、安徽合肥和新疆喀什的批發市場老板,向這些老板逐一介紹徐聞菠蘿的大宗批發情況。
這兩場直播下來,江蘇、安徽、新疆、陜西、云南、貴州和河北等多地做大宗水果批發的老板,陸續聯系上一畝田工作人員并來到了徐聞實地看貨。從外地過來的采購商不斷增加,帶動了產地價格不斷上漲,就品相和口感要求較高的精品果而言,從最低時0.4元/斤飆到了現在的1.6元/斤,翻了四倍。
短短兩個星期,已經發走了14輛13米長的掛車,發貨市場近的如江蘇南京、安徽合肥,遠的有新疆喀什和和田、青海西寧和黑龍江哈爾濱。而這些,才只是一個開始,青海西寧的采購商做了8年的菠蘿批發生意,他一個人一年就要采購80-100掛車。
看到了真金白銀的賣貨效果,徐聞的菠蘿果農們也紛紛在一畝田上賣起貨來,開店鋪、開直播……客戶來了,就帶著去看貨裝貨;沒那么忙時,就在一畝田上找買主。最夸張的,一位在一畝田開店才一月就賣出了100多萬元的老板魏報,坦言貨賣到短缺,現在都不敢接從一畝田上打來的電話了。
陽西辣椒椒農:“我們也要學習在一畝田上直播的方法”
從3月3日到10日,一個星期的時間,廣東陽西縣新墟鎮的椒農林帝意的心情像坐了一回過山車。
林帝意是鎮上的辣椒種植大戶,去年的農歷9月,他把承包的500多畝地全種上了北運辣椒。精心打理下來,這些辣椒也很爭氣,到了2月份一顆顆辣椒樹上都長滿了青翠的辣椒,每畝產量7000斤左右。
正指望著把這些辣椒賣出去賺上一把,卻被疫情打得猝不及防。全民不出門,消費量銳減,收購商少了很多,辣椒價格從往年的6元每公斤,猛然跌落到0.4元每公斤。
按這個價格賣出去,一年的辛勞全白費不說,投入的本錢也都打了水漂。可是辣椒成熟必須及時采摘,林帝意只能先采摘后放到冷庫里延長保鮮期,同時盼望有更多買家來買,也盼望能等來一個好價格。
恰好在同一個時候,縣里的副縣長陳以霜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介紹下,正在跟一畝田平臺對接,打算3月10日在一畝田平臺開直播,幫助椒農推銷辣椒。很幸運的,林帝意家作為縣里的種植戶代表,與縣長一同上了直播,面向一畝田平臺千萬采購商廣而告之自家的辣椒產品。
這場直播很見效。很快,林家接連接到了來自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的大客戶訂單,辣椒陸續發到了貴陽、廣州、佛山和浙江等地,其中廣州的客戶每2天就需要一輛9.6米的貨。林帝意家里的冷庫,此前積壓了差不多兩三百噸的貨,在一周左右就全部銷售完了,合計賣掉200噸左右。
打開了辣椒銷路,林帝意還向家附近一帶的椒農收購辣椒,幫助他們解決線椒熟透的滯銷難題。除了已經談成的客戶,從一畝田上找到他要買辣椒的新客商也源源不斷。銷路好了,價格也隨之上漲了,從之前最低的每公斤0.4元漲到了每公斤2.4元,最高時能賣到2.2元每斤。
現在,林帝意也在一畝田上開起了直播,“我們也要學習直播帶貨的方法,去宣傳自己的農產品”。
惠州蜂蜜蜂農:“我們農戶受到的鼓舞沒法用語言表達”
“從這買菜真的不錯,品種齊全,價優菜優!”,這是疫情時期一位網友在“食安幫”公眾號下的留言。
食安幫是廣東珠海的一家優質食材配送平臺,主要供貨于食堂、酒樓、商超和社區渠道。疫情期間,很多這樣的配送平臺貨源告急,食安幫也不例外。
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牽頭下,這個平臺對接上了一畝田。2月13日,食安幫營銷和采購負責人在一畝田開了直播,很快吸引了一畝田上眾多正在為賣貨發愁的供貨商的關注,很多人在直播間主動留下了聯系方式和供貨品類。
直播結束后,一圈核實電話打下來,貨源一下子豐富了不少:陸豐市的夕陽南瓜、博羅縣的深山蜂蜜、茂名的有機高山紅薯、梅州鹽焗乳鴿、湛江生蠔、黑龍江大米、吉林大米等等。現在這些全被食安幫“收入囊中”,有的已經在試賣,有的正在深入洽談中。
一場直播,找到了生意貨源,還幫供貨的農戶們解決了賣貨難題。食安幫的采購負責人謝昊峰深有感觸,他最受觸動的,是博羅縣橫河鎮的蜂農們。
這些蜂農,多是六七十歲的白發老人。由于橫河鎮是珠三角地區唯一的一個零工業污染鄉鎮,青壯勞力多在外打工,當地養蜂業青黃不接,很少再有年輕人從事。為了幫助蜂農解決技術和銷路問題,橫河鎮西群村的羅夢琪成立了博羅縣橫河天地合養蜂專業合作社,無償向村民培訓養蜂技術。
但銷路依然是問題。上了年紀沒法走遠,往年蜂農們只能在家等著收購商上門采收,遇到壓價只能賤賣掉。并且無奈的是,收購商采收后可能會摻雜造假影響蜂蜜口碑。
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通過一畝田把蜂蜜直接賣給食安幫,賣價合理,也避免了造假,能確保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口感和品質。這給了年邁的蜂農們很大的希望,其中一位70多歲的大爺一下子有了十幾萬元的收入,往年同樣的量他只能賣出兩三萬元。“給了我們基層農戶很大的信心,昨天我都感動哭了,這種鼓舞沒法用言語表達,只有我們自己真正體會得到。”合作社負責人羅夢奇說起來依然很動情。
陳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