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我國古代時期,日本一直都以我國為天朝,直到大清朝時期的一場戰事,讓日本不再將清政府當回事兒。這場戰爭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后,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連賠償和軍費、利息等等一系列的都算上,將近2.7億兩白銀。除賠
在我國古代時期,日本一直都以我國為天朝,直到大清朝時期的一場戰事,讓日本不再將清政府當回事兒。
這場戰爭就是中日甲午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后,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連賠償和軍費、利息等等一系列的都算上,將近2.7億兩白銀。除賠款以外,還進行了割地賠償,割讓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初見大白菜
也正是因為此戰,日本在中國獲得了巨大了利益,除了獲得割地賠款以外,日本還在中國搶走了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大家常見的大白菜。
既然是常見之物,為何日本卻要搶奪此物呢?你可不要小看了大白菜,在清朝時期的日本,大白菜不是平民百姓都能隨便食用的家常菜,只是日本貴族餐桌的佳肴。
大白菜在明朝傳入朝鮮,或許是朝鮮的保密措施做的好,一直沒有傳入日本。日本第一次見到大白菜是在明治八年(1875)的東京博覽會上,見到這株神奇的蔬菜之后,日本的高官就被大白菜深深的吸引,無論是大白菜的味道,還是大白菜的樣子,都讓日本人著迷。
大白菜受日本兵喜愛
日本人在博覽會上購買了3株大白菜回國試種,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日本回國后多次試種均以失敗告終,對此,日本高層非常苦惱卻沒有絲毫的辦法。
甲午戰爭爆發之后,登陸中國的日本兵再一次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白菜,他們讓當地的百姓給他們做大白菜吃,他們吃的津津有味,每一個士兵都對白菜非常喜愛,都討要或者爭搶白菜的種子留存,準備帶回日本進行試種。
其中第二師團步兵第四、第十六聯隊五十名士兵甚至拿槍和子彈換白菜,足可以見當時的日本兵對白菜的喜愛有多深,連打仗的家伙都不要了。當然了,最后聯隊長內藤之厚,中西千馬受到了陸軍省降級處分,這可能是日本歷史上最憋屈的處分了吧。
吃過大白菜的日本兵,開始到四處宣揚,「山東菜は支那で一番おいしい野菜」(山東菜是支那最美味的蔬菜),從此,大白菜的美名傳遍了每一個日本人的耳朵,加上大白菜在日本一直種植失敗,大白菜成了日本人眼中不可多得的“珍寶”。
大白菜在日本,真可謂是“未見其人,先奪其聲”。雖然沒傳到日本,但是大白菜的名聲在日本已經打響。
日本引進大白菜成功
等到大白菜再一次來到日本的時候,仙臺宮城農學校的老師沼倉吉兵衛得到了白菜種子,或許這位老師對于吃有偏執的愛好,在他潛心研究20年之后,他終于發現了大白菜在日本無法種植的原因,原來,大白菜在日本種植的過程中,蜜蜂將日本油菜花的花粉授給了大白菜,導致了大白菜種植失敗。
發現這一原因后,沼倉吉兵衛開始用其他辦法給大白菜授粉,經過沼倉吉兵衛的多次嘗試,終于在大正3(1914)年,種植成功了日本的第一代大白菜——仙臺白菜。
隨著白菜的成功種植,日本的貴族有口福了,吃到了夢寐以求的佳肴——大白菜,后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白菜走上了日本千家萬戶的餐桌上,成為了日本最受歡迎的一道菜肴。經過一位日本人野崎特四郎的不懈努力,通過溫室培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了山東大白菜。這一成果讓日本人開心不已,畢竟當年他們第一次吃到的大白菜正是這山東大白菜。
日本白菜不便宜
不過,你到了日本點菜,可不要傻傻的點一份大白菜吃,因為在日本叫大白菜為“唐人菜”或者“山東菜”。據說,日本人這些年的平均身高提升很快,正是得益于大白菜中蘊含豐富的鈣和其他微量元素呢。
我的一位朋友去日本旅行,到了日本點了一份“山東菜”,在結賬的時候傻了眼,因為這小小的一盤“炒白菜”的價格合人民幣32元,讓朋友大跌眼鏡,嘴里不停的念叨,這個價格比生魚片還要貴,以后誰形容東西便宜說“白菜價”,我一定和他吵一架!
時至今日,大白菜仍然是日本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日本人制作泡菜的主力,畢竟大白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豐富,日本人自然把它視若珍寶了。
金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