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記得前一段時間,我國的著名書法家范曾參加了他師傅“李苦禪誕辰120周年書畫藝術展”,然后被書友爆料出了范曾他先前的一些成年往事,甚至有的書友還直接扒出了他師傅李苦禪老先生臨終前說:拒絕承認有過范曾這樣的徒弟,并直言范曾: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
記得前一段時間,我國的著名書法家范曾參加了他師傅“李苦禪誕辰120周年書畫藝術展”,然后被書友爆料出了范曾他先前的一些成年往事,甚至有的書友還直接扒出了他師傅李苦禪老先生臨終前說:拒絕承認有過范曾這樣的徒弟,并直言范曾: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不曾想前段時間書友扒出的這句話,居然恰如其分的指出了范曾老師的一些不愿提及的過往。
同時關于這些陳年往事的佐證以及事情緣由,筆者也是知之甚少,不過相信此事,假以時日會有人陳述清楚的,所以關于“子系中山狼”一事,筆者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而是筆者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出名后的范曾老先生,他的書畫潤格價是多少,順便也看看當代的出名書家一幅得意之作的價格究竟能走到哪個層次?
范曾出名
前一段時間,筆者在文章中也寫過范曾被網友扒出過往經歷的文章,順便也在文中說了當年在中央美院就讀的范曾之所以能趁早出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那時候的郭沫若在離他不遠的一個地方演出,然后范曾就趁這個機會畫了一幅“文姬歸漢”的作品去送與郭沫若看,然后請郭沫若幫忙題字以作留念,之后范曾能夠在畢業后迅速在書壇獲有一席之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有了郭沫若的“賞識”,不然短時間內平步青云也絕非易事。
書壇地位
成名后的范曾,很慶幸自己能夠有這么一個平臺來展示自己所學之才華,并靠一手頗有一番“功底”的書法在當今書家輩出的書壇里占有一席之地,其書法主要取法漢朝的“禮器碑”以及魏晉的“張黑女碑”,最后博眾采長,再加上他巧妙的結合了國畫的用筆以及書法之間的筆法,因此便寫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構嚴謹,筆力遒勁”的范式書風,雖然好多的書友并不很認同他的書法,甚至對他的書法頗有微詞,但這并不影響他的書法潤格以及聲名遠播。
書畫潤格
出名后的范曾,其書法作品的潤格,在當今書壇中還算較高,據網友傳言,范先生的一幅作品可以賣到30000元一平方尺,甚至潤格最高的價格是6位數,也就是足足10多萬元一平方尺的潤格高價,這時候不管你說他斂財也好,炒作也罷,反正出名了,首要目的就是先大肆的給別人題墨寶來充實口袋,而這幾乎都是現代“創新”書家走的老路子,只管著掙錢,哪兒有空來管你咋說呢!
雖然有的書友也說他的字值不了那么高的價錢,甚至還有書友噴他,說他是當今書壇名副其實的“書法做作大師”,因為出自他筆下的書法和曾翔一個樣,那就是用筆特別抖,仿佛在運筆時手一直在不斷的顫抖,哆嗦,然后劃拉出來的作品缺少美感。
仿佛作品的布局之間像“糖葫蘆串”一樣晃來晃去,甚至還有的書友更形象的比喻范曾的書法像“中風體”和“雞皮疙瘩體”,不過這樣的“超高”評價反而讓他的“糖串葫蘆體”潤格價一路飆升到100000萬元一平尺,呵呵噠,現在的書壇現狀就是這樣,你越是罵我,就越是在間接的幫我炒作,所以焉能不讓吾高興?
何為書法
看著現如今新一輩創新書家的作品,都是在一味的追求創新,然后竭盡全力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給自己炒作的機會,因此他們也都已經忘了何為傳統書法?或許在他們的眼中,只有無窮無盡的“抖”書才是在追求傳統書法的崇高境界,殊不知,真正的傳統書法,其實就是簡單的追求“視覺與美感的藝術”,而非如“創新”書家一般“無抖不成書”,試想之,倘若范曾,曾翔一輩的“創新”書家寫字不要那么抖的話,會不會以他們的傳統功底寫出來的書法也會物有所值,也會成為一幅漂亮的書法作品呢?
同時若是書友您喜歡筆者用這般化繁為簡的文字來講述通俗易懂的書法故事,那就煩請書友您高抬點金手來關注筆者吧,后期書友會持續為您續更更好的書壇故事,同時關于范曾的學書以及潤格故事,不知書友您在看完筆者的文章后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歡迎書友您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評論交流哦!【先欣賞完書法作品,找找靈感后再來評論交流哦】
陳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