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注:這是我20年前寫的一篇基輔110系列小相機文章,這次找出來,補充一些內容,再貼出來,可惜原配圖找不到了,我只好從手里的俄文書刊翻拍幾張。110相機的最先發明者是柯達公司,具體時間我想不起來。目前可稱為標準的110畫幅實際有兩種:一種是1
注:這是我20年前寫的一篇基輔110系列小相機文章,這次找出來,補充一些內容,再貼出來,可惜原配圖找不到了,我只好從手里的俄文書刊翻拍幾張。
110相機的最先發明者是柯達公司,具體時間我想不起來。目前可稱為標準的110畫幅實際有兩種:一種是12×15毫米,另一種是13×17毫米。
而前蘇聯的基輔系列110相機早期的“基輔-維加”基本上使用是接近前一種的12×15毫米畫幅。
后期生產的“基輔30”和再往后的“基輔303”是加大了畫幅,達到了13×17毫米,可裝用16毫米成卷膠片。有資料就此說兩者不能使用一樣的暗盒。但我在寫這篇稿子時手中恰好有這三種相機。我是反復得比較和裝用,發現他們使用的暗盒是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代的。
不知道是我錯了,還是資料錯了,或者說是寫那些資料的人沒有看到相機或沒有詳細地研究過這種相機。就憑畫幅的不同妄下結論了。
基輔110相機是不是“間諜”相機?
基輔110相機很小巧,但是小就是間諜(秘拍)相機嗎?
在前蘇聯最著名的間諜相機是F21,基本沒有民用過,都是給克格勃用于改制后做秘拍器械,而改制的偽裝物也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防不勝防的。
那么這款基輔110小相機,也是間諜相機嗎?可以肯定地說,它也曾擔當過秘拍任務,只是它后期產量比較大,也就民用化了,而早期,絕對是有特殊想法和“任務”的。
早年我曾大量接觸過這類相機,產量很大,也有完整銷售包裝盒,并沒有太當回事,只是最近在網絡上發現它作為間諜相機的“證據”,是把它按在香煙盒里,讓它完成拍攝使命的。
這是偽裝到蘇聯的“節日”香煙。
網絡圖片
這是偽裝到萬寶路香煙的基輔小相機。
基輔110相機的微小,很容易裝進香煙里,自如地使用,另外我在早年還看到把它放到書本里,但一時找不到圖片了。
所以這種小相機可以稱為“間諜”相機的,它的研發初衷也是給特種行業使用的。
基輔110系列相機其實也是仿制的相機
基輔110系列相機的鼻祖“基輔-維佳”(КИЕВ-ВЕГА)誕生于1960年。
有資料說它是前蘇聯自行設計生產的,我認為并不準確,別的我不知道,但在1950年日本有一款此類相機問世,叫什么我記不得了。但兩者在外觀和功能上是十分相近的,如后者也采用12×15的畫幅,使用的鏡頭是25/2.5等,這種相機好象是專為駐日美國兵造的,并大量的出口到美國。
所以基輔-維佳相機中有它明顯的血統,模仿的跡象也是很嚴重的。
1、基輔-維佳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是前蘇聯相機工業的黃金時期,從大到小可以說都有杰作問世。所以這個時候“小精靈”般的小基輔-維佳問世,也在情理之中了。
基輔-維佳雖小,但也是功能齊全的,快門速度有1/30、1/60、1/200秒三檔可調,光圈有3.5-11五檔可調,只要使用中將鏡頭拉出一下,便使膠卷過片快門上弦,同時計數器跟隨轉動。快門平時藏于抽屜式的金屬盒中,只有拉出時才露出來。
鏡頭的蓋上有一個紅點,露出時表示已經上弦過片,而沒有紅點時表示快門釋放完畢。它的取景器比較簡單。只是一個小框內的范圍,雖然前面有一個玻璃鏡片,但是平面的,不起放大或望遠的作用。最近調焦距離0.5米。
可貴的是這種相機還有閃光燈插孔,可使用閃光燈,同時又能使用濾色鏡,目前我見到的專配濾色鏡只看見黃和UV兩種。
基輔-維佳相機是一種比較成功的相機,無論從外觀到內部功能以及制作的精度和選用的材質都是不錯的,它使用的“因度斯塔爾-M”(lndustar-M)f3.5/23鏡頭也是優秀的,由于它很小巧可以很輕松地放進上衣的口袋里,也使得它的用途大大拓寬了,不僅適用于攝影愛好者,也深受一些特種部門的注意。所以這種相機又叫作“間諜”相機。加上這種相機是金屬結構,也可以在各種溫度條件下工作。所以深受各種人士的歡迎。
2、維佳-2
“維佳-2”型110相機是由“基輔-維佳”改進而成的,基本變化并不大。讓人生疑的是不知為何在牌子上取消了“基輔”之字,從基輔廠的看這一舉動似乎不可思議,除此以外基輔廠的相機好象還沒有不冠“基輔”牌子的。
這里面是否有什么說法呢?!我懷疑這種相機是為特種行業生產的。該機是61-64年生產的。
同第一款“基輔-維佳”比起來,“維佳-2”相機并無大的變化,鏡頭和使用的快門也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增加了一個曝光指示表,看樣子是完全為了不會攝影的人設計的。
這個“指示表”只是外加的一個換算盤而已,對于不懂攝影的人可以提供在不同光線下的曝光組合數據,同時增加了“X”閃光同步的插孔。
3、基輔-30
1964-1974年這十年間,不知為何這種110相機卻停產了,直到1975年基輔廠重新生產,這次這款相機的名稱改為了“基輔-30”。
這款相機同“維佳-2”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將原來那個在上面的曝光表改在了后面, 另外還有一點點小改動就是將取景器的方窗改為了圓窗。同時自這款相機開始基輔110系列相機加大了畫面的規格,畫幅達到了13×17mm。其它的功能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舅(照舊)。
4、基輔-30M
在“基輔-30”問世時,還有一款“基輔-30M”同時問世,同前者的區別是沒有閃光燈插孔取消了暴光計算盤,其余的功能卻是完全一樣的。
5、基輔-303
1990年又有一款基輔110相機問世,這便是現在能大量見到的“基輔-303”相機。這款相機的動能完全延習了基輔-30M型,變化較大的是外殼采用了塑料件,取消了曝光表盤。但快門速度增加一檔,達到1/30、1/60、1/125、1/250四檔。這款相機也沒有閃光燈的插座。“基輔303”有紅、黑、綠等幾種顏色,其功能卻是完全一樣的。
同前面的幾款基輔110相機比較起來,生產“基輔-303”時好像該廠不太認真了,制作也開始粗糙,材質也不好,而且快門的故障率也多了起來,加上使用塑料外殼后,手感明顯不如從前了,而且快門的振動和聲音也都大于前幾種。蘇維埃的相機真的走向末端了?!
注:前蘇聯的110相機使用的110膠卷同其他西方國家使用的標準110膠卷暗盒是不一樣的。他們使用的是前蘇聯的標準,要小于國際上通用的110膠卷暗盒。所以在這種相機的出售是還帶有一套110的膠卷暗盒的裁片器。使用時可以用120的膠卷裁成這種規格的110卷。
何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