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下網商章航英今年天貓雙11期間,才成立半年的新式營養食品品牌“yololand有樂島”首次官宣品牌代言人BillkinPutthipong和PPKrit(以下稱“BKPP”)。他們是《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中兩位主演,這部泰劇去年年底出圈,
天下網商 章航英
今年天貓雙11期間,才成立半年的新式營養食品品牌“yololand有樂島”首次官宣品牌代言人 Billkin Putthipong 和 PP Krit(以下稱“BKPP”)。他們是《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中兩位主演,這部泰劇去年年底出圈,豆瓣評分高達9.3分。
官宣代言人后,有樂島天貓旗艦店同步上線明星聯名早安禮盒,月銷近8000套。
這個數字,超出了有樂島聯合創始人王磊的預期。“這說明我們代言人找對了”,她說,BKPP的粉絲群體與有樂島目標人群高度重合,聚焦在一二線城市。
官宣代言人和上線新品是有樂島雙11的重要動作。王磊表示,對于一個年輕的新品牌來說,雙11不為沖銷量,但是把它當做一個重要時機破圈拉新、試驗新品。有樂島正在試驗奇亞籽等“超級食材”新品,以雙11的數據結果決定接下來的產品方向。
第一次參加天貓雙11,有樂島創始人Simon帶著十多個員工在倉庫發貨,持續到半夜。而王磊則帶兩個員工直播到晚上12點。10月20日,天貓雙11預售第一天,有樂島單日成交就破百萬。
截至8月底數據,有樂島推出的首批明星產品“有樂杯”已經賣出超過100萬杯。
今年9月,有樂島宣布完成由IDG領投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IDG資本投資副總裁丁姍姍說:IDG資本一直關注年輕、健康的新生活方式品牌,有樂島團隊對于品牌塑造的豐富經驗,和對年輕生活方式的獨特理解非常打動我們。
美妝轉行做食品,讓打工人“多睡10分鐘”
有樂島創始人Simon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擁有多年廣告從業經驗,曾經操盤過的彩妝品牌小奧汀,以色彩大膽出名。
如今小奧汀已被完美日記收購。休整一段時間后,Simon二次創業,瞄上食品賽道——空間夠大,更迭快,充滿機會。
“我想做自己也能親身體驗的品類。”Simon表示,之前做美妝品牌,指甲油、眼影等產品自己不能試用,但如今做食品,每個新口味都親自品嘗、調試,磨了好多版。
在做小奧汀期間,Simon和來自寶潔的王磊認識。王磊有多品牌矩陣的布局和運營經驗,她同樣認為健康食品是未來的大方向。于是當Simon找來時,兩人一拍即合。目前,Simon主管品牌,王磊主要負責渠道和運營。
有樂島選擇從早餐切入食品賽道。Simon認為,創業要滿足最熟悉人群的需求開始。早餐很重要,但他身邊的“打工人”,每天早上為了上班打卡,經常忽略吃早餐。
有樂島瞄準“打工人”痛點,努力讓他們多睡10分鐘。第一批產品是可以吸的谷物杯,加水60秒泡開,直接吸食,方便又有營養。
中國人對谷物并不陌生,芝麻糊、豆奶粉、薏米粥等一直是養生補品,但它們離年輕人越來越遠,一些傳統品牌已有老化跡象。這給了有樂島一個很好的入局時機。
有樂島必須用更鮮明的品牌特征,將年輕化的產品特質快速傳遞出去。
Simon做小奧汀的經驗派上了用場。在他看來,美妝的營銷打法和經驗可以嘗試用到較為傳統的食品行業。有樂島的產品包裝個性化,文案也很“有戲”。譬如,不同口味的早餐杯都有一個“代號”,芝麻核桃代餐杯是“烏杞麻黑”,抹茶青汁代餐杯叫“一身青松”。早期,這些文案都是Simon親自參與腦暴創作。
要做食品界的“Lululemon”
從一開始,有樂島就沒有將自己界定為一個食品品牌,而是以食品為形式的生活方式品牌。
他表示,從美妝切換到美食賽道,其實都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樂”的體驗,自己本身就是yolo生活的實踐者。Simon做品牌的“哲學”是“想做一個什么樣的品牌,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有樂島稱消費者為“島民”,并通過產品的各個細節傳遞品牌態度。它的產品一般標注低熱量、0香精;早餐杯杯身是可降解材料,喝完后,可以種上隨杯贈送的種子,變成一盆小綠植。在有樂島線上社群中,每天都有人在曬成果,生菜、蒲公英、向日葵等,“有時候,我感覺我們是一家園藝公司”,王磊笑稱。
如果看有樂島的微博,你或許也會忘記它是一家食品公司,那都是一些與健身教練、戶外團隊合作的線下活動。從飛盤派對到反轉倒立,從棒球到露營,通過不斷的聯名合作,它聚集起一眾戶外運動愛好者——有樂島的精準人群之一。
雖成立不久,但有樂島野心不小,王磊表示,其學習對象是Lululemon。
lululemon是一個來自加拿大的運動品牌,一條瑜伽褲價格上千,被稱“瑜伽界的LV”,吸引了一二線城市的狂熱粉絲,復購率頗高。
雖然lululemon在產品上也強調“科技感”,但真正讓其出圈的,還是其品牌獨特性。Lululemon的社群情感營銷十分成功,中產白領女性以擁有一條Lululemon瑜伽褲為傲,把它視作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某種程度上,它成了社群的紐帶和入口。
整體看來,有樂島面向的是消費力相對更強的精致“打工人”。畢竟有樂島產品價格并不低。一個早餐杯價格十多元,一盒脆片餅干的價格也在二三十元,遠高于同類產品。
這樣的定位受眾較窄,前期可能無法打開局面,但Simon說,“先做小眾狂歡,再做大眾圍觀”。他認為,如果要長久做一個品牌,需要找到一個真正熱愛這個品牌的精準人群,然后再慢慢擴圈。
空杯心態:“我們希望不要淪為一個流量打法 ”
這是Simon的第二次創業,他希望做一件更長期的事情。
雖已有一段比較成功的創業經歷,Simon對創業仍充滿“敬畏感”,是一種“空杯”的心態。
“我們希望最后不要淪為一個流量打法”,Simon說。
快速上流量確實能帶動一波瞬時增長,也是如今新品牌的慣用“套路”之一。但隨著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復購率難以提升,一些明星新消費品牌在短期爆發后快速下跌。
有投資人指出食品新品牌面臨的困境,一是供應鏈門檻弱的品牌極易被模仿;二是雖然消費者觸點更多,但也意味著品忠誠度被削弱。
王磊認為,在供應鏈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貨品之間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小,品牌突圍的關鍵是品牌力的沉淀。”
基于此,有樂島在前期做了很多品牌蓄力的工作,包括向字節跳動在內的多家公司員工投喂“早餐杯”、與用戶一起玩起來。雖然目前已經積累了不小的私域用戶池,但它至今沒有用來賣貨。“希望與目標用戶產生一個更深的綁定,不只是用投放或者賣貨的方式。”王磊說。
不過這意味著有樂島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維持高溢價并不簡單,或許對它來說,在持續輸出品牌態度之前,當務之急先是打磨產品。
在尋找下一個爆品方面,有樂島正在快速試錯。
對新品牌來說,小團隊調轉靈活,可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雙11期間,有樂島接連上新,這段時間,王磊都泡在了數據上,觀察新品的表現。有樂島對雙11的期待不是沖一波銷量,而是借大促獲客、測試新品。
線上最大的優勢便在于及時反饋和一手數據,有樂島如今近七成的銷售額都在天貓上。它也在開拓一些線下渠道獲客,剛剛進入KKV和盒馬,基本聚集在一二線的便利店及精品超市。
如今市場對新消費品牌更審慎,王磊認為,這或許是一件好事,讓品牌可以回歸生意的本質:用戶體驗、現金流、毛利。
“‘水龍頭’關緊后,優秀的團隊可以更快跑出來。”她說。
編輯 王詩琪
李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