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考古界將紅山附近地區所發現的,與紅山遺址相同或類似的諸文化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這些遺址遍及內蒙古赤峰地區和遼寧省西部地區,大約近千處之多,其中遼寧省朝陽市的凌源、建平兩縣,在五個地方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大型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等。
我國考古界將紅山附近地區所發現的,與紅山遺址相同或類似的諸文化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
這些遺址遍及內蒙古赤峰地區和遼寧省西部地區,大約近千處之多,其中遼寧省朝陽市的凌源、建平兩縣,在五個地方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大型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等。
事實上,這一重大發現把中華文明起源史提前了1000多年,把中華古國史的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大到燕山以北的西遼河流域和內蒙古東部地區。
說起中國的紅山文化,您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說起中華第一玉雕龍,熟悉和喜愛文物收藏的朋友,一定不陌生。
可您知道嗎?如此珍貴稀有的國寶,還曾經有一段被人冷落的日子。
咱們的故事就從內蒙古赤峰開始。
被稱為“塞外明珠”的赤峰市東北隅,矗立著一座海拔高746米,面積約5平方公里的石山,因裸露的巖石呈赭遙遠紅色,在陽光的映照下,紅巖似火,山嵐如霞,故得名“紅山”。
紅色的蒙古語叫“烏蘭哈達”,赤峰市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1
中華第一玉雕龍|翁牛特的一條玉龍,被忽視了10多年以后,才被確認是5000年前的珍貴文物
1984年,在牛河梁,考古隊員挖開了一座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件精美的玉器。
考古人員經過仔細辨認和研究后,認為它們是屬于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當牛河梁發現5000年前的玉豬龍的消息傳出后,引起了當地人很大的轟動。
這個消息傳到翁牛特旗的時候,文化館負責人突然想起1971年他們征集文物曾經獲得一件玉器,當時沒有太在意,現在感覺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
終于,在被忽視了10多年以后,1971年在三星他拉發現的這個“玉龍”,得到正式確認: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珍貴文物。
這條玉龍現在已經是新石器時代的國家一級文物。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從這件玉龍的形狀,有人推測來源于馬、野豬、熊等形象。
紅山文化玉龍,是多種動物特征的組合。神話了動物形象進行加工的。
那么這件玉器是做什么用的呢?許多學者認為是氏族首領在祭祀活動中,進行禮儀活動的神器。
玉龍的發現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現,反映了早期人們的生活狀態。
2
紅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像和玉雕龍等玉器異常精美,被認為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象征
在內蒙古赤峰紅山,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
紅山文化玉器包括三大類:一類是生產工具,主要有刀、斧等。
二類是裝飾用玉,主要有璧、環、箍、鐲、勾云佩、馬蹄形箍、獸面佩、丫形佩、魚、鱉、鶚、蟬、鳥、龍等;
三類是禮儀器,有重要的祭祀功能,主要有玉龍、玉豬龍。
紅山文化玉器造型獨特,設計抽象奇詭,充滿神秘感。
牛河梁遺址位于遼寧省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積石冢群相結合的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
遺址于1981年發現,分布面積50平方公里,1983年開始挖掘。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充分證實了5500年前,那里曾存在著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社會。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發現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對了解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價值。
紅山文化20世紀80年代初,在不被人注意的遼寧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地區,有一批包括龍形玉器在內的,屬于紅山文化的玉器被不斷地發現和考定出來。
不久,更大規模的牛河梁紅山文化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在附近相繼被發現,規模宏大、組合齊全、結構嚴謹,
出土的女神像和玉雕龍等玉器異常精美,深有含意,被認為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象征。
紅山文化的考古新發現,引起了一場關于中國文明起源的大討論,尋找五千年古國的實證牽動了億萬華夏兒女,也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3
紅山文化的遺跡最早發現于1921年,已經有幾十年考古發掘的歷程,泥塑女神像成為重要的藝術品
紅山文化的遺跡最早發現于1921年。
1935年對內蒙古昭烏達盟現赤峰一帶紅山后遺址進行了發掘。
解放后,梁思永先生為中國考古所副所長。中國考古學家尹達先生出版《中國新石器文化》一書,梁先生作序。
尹達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北方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結合。
兩位學者論述了東北這一文化現象,屬于長城南北接觸產生的一種新文化現象,并定名為“紅山文化”。
1956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師生在紅山后遺址進行了實習發掘,通過對出土文物的考定,在進一步明確文化性質的基礎上,第一次使用了“紅山文化”這一名稱。
紅山文化以遼寧省西部和內蒙古東南部為主要分布區域,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間。
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禮器,還發現了包括祭壇和女神廟在內的大型祭祀建筑遺址。
表明這里的社會分化相當早,中原文明的產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
紅山文化中藝術品最重要的一次發現是1983年發掘的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中的泥塑女神像。
彩塑女神頭像(遼寧建平出土,高22.5cm.寬23.5cm)
其重要的發現即是泥塑女神像,其比例準確,造型得當,代表原始社會人體雕塑的最高水平。
其中有大有小,有老有少,且有張臂伸手、曲肘握拳等各種姿態。
在此之前,1979年發掘喀左縣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中也曾發現中小型女神。
后來,在牛河梁規劃建設的文物保護主體工程全部竣工,并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正式掛牌晉升為“國家級遺址公園”。
一起探討紅山文化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我。
作者|龔柳輝
何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