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87年11月2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郵電局無線分局,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男子正在焦急等待業務辦理,他不時還會起來走兩步,去柜臺周圍看看別人業務辦理好沒有。輪到他時,面對接待人員,他第一句話就是:“聽說你們這里有移動電話賣啦?”“咦,你消息
1987年11月2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郵電局無線分局,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男子正在焦急等待業務辦理,他不時還會起來走兩步,去柜臺周圍看看別人業務辦理好沒有。輪到他時,面對接待人員,他第一句話就是:“聽說你們這里有移動電話賣啦?”
“咦,你消息還挺靈通的,我們這兒確實到了一批移動電話,但是還沒決定賣不賣呢?”
“我想買一部,你能不能咨詢一下你們領導啊?”
急急忙忙趕到郵電局買移動電話的這名男子叫作徐峰,接待他的這名工作人員叫作景壽雄,這段對話發生在中國第一部“手機”賣出去之前。
景壽雄聽到徐峰的請求后,立馬去請示了領導,時任廣州電信局無線分局局長的馮柏堂大手一揮,當即決定開始對外銷售這一批移動電話。
于是,徐峰便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購買移動電話并且辦理手機號的人,不僅電話號碼隨便挑,而且擁有第一個手機的他還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下海經商
上世紀八十年代,徐峰嗅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商機,他果斷籌集了一筆起步資金,準備在廣州大展拳腳。
年僅22歲的徐峰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做哪方面的生意,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后,他將目光放在了高檔餐飲行業。
當時的中國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通過下海經商賺到錢的大老板也越來越多,普通的小飯館無法滿足大老板的消費需求。
依靠著廣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徐峰決定經營海鮮餐飲生意,目標客戶就是那些喜歡宴請賓客的大老板。
由于徐峰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再加上廣州地區高檔海鮮餐飲生意確實有一定的空缺,很快他便從中賺到了不少錢。
一段時間過去了,徐峰發現自己的海鮮餐飲事業好像遇到了瓶頸。
很多大老板吃海鮮追求的是食材新鮮,味道鮮美,但餐館所在地并不是食材捕獲地,長時間的運輸難免會讓食材的新鮮程度流失。
再加上八十年代通訊不發達,徐峰每次下食材訂單都要通過電報,郵電局的郵政員收到電報后要去漁村傳遞消息,這一來一回才算雙方達成共識。
消息的傳遞速度過慢導致徐峰沒法第一時間獲取前端信息,只能被動地等待食材,因此他的生意一直以來只能算看得過去,要想繼續拓展的話,就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見多識廣的徐峰在香港時曾經見到那邊的大老板使用一個好像黑磚頭一樣的大盒子,這個不起眼的盒子能夠隨身攜帶,只需要對著它講話,就能將訊息即時傳遞出去。
當時的徐峰心里在想,如果我也能擁有一個這樣的大盒子,豈不是就能和漁民們隨時聯系了嗎?
沒過多久,徐峰就實現了這個愿望。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為了和港澳地區實現通訊接軌,廣州引進了中國第一批移動電話。
徐峰恰好有一個親戚在郵電局工作,親戚得知徐峰一直對移動手機蠢蠢欲動,于是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親戚還說,全運會結束后,這批電話就會流入市場。
聽到這個消息后,徐峰再也不能壓抑心中的激動,他害怕郵電局公布消息后移動電話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親自去郵電局咨詢。
郵局工作人員景壽雄給他拿來一張“廣州地區移動電話安裝申請表”,請徐峰仔仔細細地填好,然后又拿出一張選號表出來供他挑選。
徐峰是第一個購買移動電話的人,因此放在他面前的選號表是整整齊齊的100個,換言之,他可以隨便從里面挑選一個心儀的號碼。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100個號碼甚至不是用紙打印出來的,全都是郵局工作人員一個一個手抄上去的。”提起當年選號的經歷,徐峰仍然覺得歷歷在目。
廣東人最講究“好彩頭”,在所有以“9010”為開頭的號碼中,徐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901088”這個號碼,“八就是發嘛!”他笑著說。
輪到付錢的時候,景壽雄犯難了,賣手機一事本來就是倉促決定的,他們內部還沒有定好明確的價格,到底該收徐峰多少錢呢?
經過一番思索,景壽雄決定秉持著多退少補的道理,先收下一張2萬元的支票,等手機的具體價格出來了,再根據實際情況補收或退款,“你放心,反正發票是不會少你的。”
據了解,當時這部手機本體就花了徐峰整整12000元,再加上6000元的初裝費和150元月租,一部手機的錢能在當時買一輛不錯的小轎車了。
難怪在那個年代,一個手持大哥大通話的人會收獲別人艷羨的目光,連大哥大都買得起的人,家里肯定不會差錢的。
就這樣,徐峰成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使用移動電話的人,當他捧著大哥大走出郵局的時候,內心激動萬分。
他只覺天空海闊,從今以后就要任他飛翔了!
把生意做大做強
買到大哥大后,徐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用大哥大給辦公室里安裝的座機打電話。
“喂喂喂,聽得到嗎?”聽到座機聽筒里傳來自己對著大哥大說出的聲音,徐峰這才滿意地掛斷了電話。
那時的大哥大受到通信技術的限制,通話質量并不符合它昂貴的身價,人們在使用大哥大的時候,往往要提高音量,大聲沖著話筒喊叫,才能準確無誤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但也正是因為大哥大的這種特性,擁有大哥大的人在人群之中總是能夠輕易脫穎而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拿著大哥大,梳著油頭的人,儼然就是人們心中典型的大老板形象。
手握大哥大的徐峰在做生意的時候無往不利,他迅速解決了以往困擾著餐館的貨源問題,通過直接和漁民溝通,總是能拿到最實惠最新鮮的海鮮。
他旗下飯店的口碑也越來越好,不少大老板聽說之后,專門驅車前來,指名道姓要吃徐峰飯店里的海鮮。
便利的通訊設備讓徐峰安排起工作來得心應手,就算他身在外地出差,也能把飯店里的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條。
很快,徐峰就把自己的海鮮餐飲生意迅速做大做強,從一個小小的餐館老板變成了中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南海漁村有限公司董事長。
說起自己在事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徐峰總是說:“這都要歸功于我手上的第一部手機。”
大哥大趣事
剛拿到大哥大時,徐峰逢人就炫耀說:“這是最新科技研發的移動電話,不用電話繩也能打出去電話。”朋友們都不信,徐峰便拿起大哥大給他們演示。
他先是撥通了一個大洋彼岸的查詢電話,聽到大哥大中傳出字正腔圓的英語時,朋友們都直呼聽不懂,讓他換一個打。
徐峰沒辦法,接著又撥打了一個香港的電話,挨個挨個讓朋友們湊近聽熟悉的粵語口音,沒見過大哥大的朋友都被這個黑色大磚頭震撼住了。
“那時候我就像一個售貨員一樣,孜孜不倦地給很多人展示最新的產品。”提起當年的情景,徐峰的嘴角總是掛著淡淡的笑意。
還有一次,徐峰不小心把大哥大弄丟了,“我特別緊張,如果弄丟了的話,我就要重新買一部,一部大哥大可是值不少錢呢。”
沒過幾天,徐峰接到了來自郵電局的電話,那邊通知他趕緊帶著五百塊錢去取自己的大哥大,徐峰滿肚子疑惑,但還是乖乖帶著錢去了郵電局。
去了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竟然被當成特務了!
原來,一位熱心市民撿到了他的大哥大,在當時,大哥大還是個稀罕玩意兒,市民朋友還以為這是特務用的發報機,趕忙移交給了廣州市公安局。
湊巧的是,公安局里的警察也沒見過這個大塊頭,經過反復檢驗,他們發現大塊頭上寫著“廣東郵電局”,于是兜兜轉轉,這部大哥大被公安局又送回到郵電局手里。
由于大哥大數量稀少,賣出去的每一部大哥大都是有跡可循的,郵電局很快確定了這部大哥大是徐峰的,趕忙通知他過來領取。
至于徐峰手里的五百元現金,則是被交給撿到手機的熱心市民,當作提供線索的報酬了。
對于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拿著大哥大打電話是一件十分有牌面的事情。
徐峰的飯店“南海漁村”經常會接待從香港澳門回內地辦事的大老板們,很多人一進門就會擺出自己很有錢的派頭。
有一回,一個從事建筑行業的老板帶著幾個手下來南海漁村吃飯,“他一進來就做足了氣勢,有一種很了不得的感覺。”徐峰回憶說。
“把你們這兒最貴的、最好的菜都端上來,今天兄弟們好好吃一頓。”話音剛落,他就拿起手上的大哥大佯裝在打電話的樣子,口中出現的高頻詞匯是“五百萬”這樣的大數字。
徐峰等人還沒來得及驚嘆,就聽見這個老板的大哥大響了,原來他剛剛只是在假裝打電話。
未曾料想的尷尬場面讓老板紅了臉,悻悻按下通話鍵,嗓門比剛剛小了不止一個高度。每當提起這件事時,徐峰都會發出爽朗的笑聲。
但他沒想到的是,曾經被稱作牌面的大哥大會隨著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成為永遠停留在時代里的印記。
見證中國通信的崛起
大哥大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由于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移動工作人員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道路。
信號差、斷線等突發情況對于大哥大用戶來說是屢見不鮮的現象,每每接到群眾反應類似事件時,移動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趕到通信基站,對其進行維修。
中國第一批移動工作人員就是在這種磕磕絆絆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也為中國接下來的通信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GSM網絡開始在中國興起,2001年12月31日,廣州關閉模擬移動電話網,移動公司的客服人員也給徐峰打來了電話,告訴他大哥大已經不能再使用了。
徐峰滿懷不舍地換掉了陪伴自己14年的大哥大和“901088”的手機號碼,轉而使用小靈通和一串以“139”開頭的手機號。
但念舊的徐峰并沒有把廢掉的大哥大當作垃圾一樣扔掉,他把這部見證了他商業之路的移動電話妥善保管在家中,時不時還要拿出來看幾眼。
在之后的歲月里,徐峰更是見證了中國通信事業的飛速發展,從2g時代到4g時代,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大哥大的信號不好,要打電話的時候還要滿街找信號。”如今這種情形已經徹底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之中。
現在他可以隨時通過發達的通訊技術進行全球購和視頻會議,短短一秒鐘的時間就能把訊息擴散到全球各個地方,通信技術的崛起真正給徐峰帶來了能切身感受到的便利。
如今,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5g時代即將到來,提起對5g時代的愿景,徐峰說,只有真正到了那個時間節點,人們才會體會到5g能夠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遠的不說,就說4g時代到來之前,沒有人能想到通信技術的變革會帶來短視頻時代的開啟和移動支付技術的大眾化,同樣我們也不能想象5g時代會是什么樣子。
移動手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歷史實際上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穩步向前的時代,中國的未來勢必會更加璀璨光明。
-完-
參考資料
人民郵電報:《改革開放40年訪談丨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訪中國內地第一個手機用戶徐峰》
高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