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香橙聊教育由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在不斷地加劇,導致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高學歷對應著更高的發展,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就像公務員的很多崗位當中,就有一部分是碩士學歷才能報考的,這樣的崗位往往發展更快,競爭也比較小,也更容易上岸。除此之外,學
文/香橙聊教育
由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在不斷地加劇,導致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
高學歷對應著更高的發展,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就像公務員的很多崗位當中,就有一部分是碩士學歷才能報考的,這樣的崗位往往發展更快,競爭也比較小,也更容易上岸。
除此之外,學歷在很多方面也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高學歷對應高機會。也正因為這樣,考研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盡管上岸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但考研的學生依然不少。但教育改革之后,有消息稱考研的學費上漲了,最高的上漲了6.3萬。對于普通家庭而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沒錢不能考研?考研學費或將成為“攔路虎”,學費上漲6.3萬可還行
在教育改革的同時,并不是大家看到的只有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也不是只有對教師的調整,而是教育整個行業都進行了調整,大學的學費也不例外。
在教育改革之后,多地高校都宣布上調了大學的學費,研究生自然也不例外,這點從學校公布的數據中也得到了證實。在眾多考研學費上調當中,專碩的學費漲幅最大。
像上交大的計算機專碩學費高達12萬,還有人工智能高達15萬元,這還不是最驚人的。最多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的碩士,中山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費由25.5萬上調到了31.8萬。
整整上調了6.3萬元,3年就是18.9萬。這對于普通家庭的學生而言,考研就是最大的“攔路虎”。研究生學費上漲已經是事實,也就意味著有一部分學生不再適合考研了。
考研提升學歷和就業機會,卻也在挑選學生
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考研是增加就業機會的一種方式,但考研學費的上漲也是將不少的學生攔在門外,畢竟考研期間的經濟支出還是需要家里承擔,學生也還沒有賺錢的能力。
高昂的學費讓普通家庭更為發愁,還有一些學生因為高昂的學費放棄考研。即便是最低的學費普遍也在8000元以上,按照3年來算,學費就是24000元。
改革之后,很多高校不再為研究生提供住宿,這就更增加了很大的支出,按照最低標準來算,一年的租房費用也得1萬起步。也就是說,研究生3年下來還需要至少8萬元。
如果不幸選到了燒錢的考研專業,沒有1個小目標研究生都畢不了業。因此,普通家庭的學生考研還是要慎重的。再者就是二本的學生考研要慎重,二本的學生考研是最多的。
同樣的被淘汰的也是最多的,因為有很多院校是存在考研歧視的,不管成績有多好,有多努力,你的本科院校就決定了你考研的最終結果,因此,在考研院校的選擇上也是很關鍵的。
考研院校的選擇關系到上岸的關鍵,想要考研的學生不能忽視
考研院校存在歧視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也有一些考研院校是不歧視本科學校的,并且保護第一志愿,相對而言上岸更容易。
像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以及北京師范大學等都是保護第一志愿的院校。如果學生想要跨專業考研,盡量還是選擇這些沒有歧視并且保護第一志愿的院校。
如果能考上本校的研究生那更好。因為本校的學生有優先權,也會優先考慮,所以,盡可能的還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其次要注意的就是考研院校的計劃招生人數和實際招生人數。
對比一下近三年的招生情況在報考,像招生人數不穩定的或者特別少的院校,最好都不要報考,因為基本上不太可能上岸。這點相信懂得都懂。
需要注意的是,在眾多的考研院校當中,有一所院校計劃招生人數是1,這樣的院校就不要報考了,因為這個1就是一個數字。
可以理解為內定的,也可以理解為根本不招。所以,報考的結果也是被淘汰。因此,在選擇考研院校的時候招生人數上也需要適當的注意。
結語
考研學費的上漲確實會讓很多學生放棄考研,因為家里確實沒有這個能力支撐學生讀研,而這樣的家庭的學生也不適合考研,選擇一個好就業的專業對于學生而言更有意義。
畢竟考研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賺到更多的收入,教育改革之后,不僅僅是考研學費的上漲,大學的學費也普遍上漲,這就要求大學生在選擇專業上更要慎重了。
考研學費上漲6.3萬,你覺得有必要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