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范調整,其中包含了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該
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范調整,其中包含了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該項新政策將于3月26日落地,其中試管嬰兒費可以報銷了引人矚目。那么,這項政策對試管嬰兒費報銷是如何界定的?它能報銷多少?又可以帶來哪些好處呢?等等。
一、盤一盤:這項政策對試管嬰兒手術的醫保報銷是如何界定的?
話說我身邊同事朋友,當時做試管嬰兒的都沒有這么好的福利,可以說國家為了提高生育率,真的是花大力氣了。
之前我們是從教育上做變革,現在是試管嬰兒也可以報銷了。根據京醫保發〔2022〕7號的內容,里面不僅很多項都統一了價格,還把部分治療費用納入了國家醫保類別甲類,甲類!甲類!甲類!重點內容說三遍,我們都知道甲類是社保中報銷比例最高的。
目前,北京是全國第一個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的省級單位。在報銷范圍上,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等16項涉及人群廣、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均將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其次,在政策時間上,這一新政策將于3月26日落地,適用于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
最后,有哪些醫院可以報銷?
根據我的了解,在整個試管嬰兒手術過程中,目前主要有以下風險:
A、成功率低:年輕、卵巢功能好的女性,成功率可以達到 40-50% ;而 40 歲左右,成功率可降至 20% 以下。
B、費用昂貴:做一次試管嬰兒大概要 2-3 萬,有些人要做幾次才成功,而且醫保是不報銷的。
C、醫療風險:例如促排卵可能導致卵巢過度刺激,甚至發生胸腹水、卵巢破裂、靜脈血栓等;另外,宮外孕等異位妊娠的概率也會升高。
因此,做試管嬰兒,無論是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還是對家庭的經濟壓力,都是不小的考驗,如果醫保能報銷,那可真是能幫助很多人。
二、算一算:試管嬰兒手術納入醫保后,我們能省多少錢呢?
首先恭喜一下北京的朋友,以后做試管嬰兒的經濟壓力大大降低了。國內人工授精成本一般為5000 元/周期,而試管嬰兒的技術成本一般為 25000-40000 元/周期。一次可能不成功,需要重復做的話,花費會更高。據了解,有半數以上的患者需要2次或以上的治療才能成功。如今有了醫保做后盾,老百姓做試管的花費就能大大減少了。
本次北京納入醫保的16項輔助生殖項目,其中兩項是IUI(人工授精),一項是試管嬰兒二代技術,3項是試管嬰兒三代技術。就單個普通周期的花費來看,單周期平均花費為3.5-4.5萬元(不含三代),初步預計醫保可以覆蓋8000-11000元,按中位數計算,醫保報銷費用約占單周期治療費用23%。
根據這項政策,試管都能用到的報銷項目如下:
一代:
采卵術+精子優選+體外受精培養+胚胎移植
2400+750+1566+2300=7016×70%=4911元
二代養囊:
陰道穿刺手術+精子優選處理+單精子注射+培養+囊胚培養+冷凍+移植
2400+750+3346+1566+1366+1266+2400=13094×70%=9165.8元
當然,以上都是目前自己算的,具體需要實行后醫院結算為準喲。反正項目越多省得越多,不管怎樣,能報銷就是一大利好,你說呢。
三、挖一挖:試管嬰兒費能報銷,可以帶來哪些好處呢?
最近,我老婆的閨蜜她講,她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不知道該怎么跟家人講,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同事和鄰居等,確實治療不孕不育這事兒,患者受心理層面的影響遠比醫療上的大。
畢竟懷孕對有些人來說賊容易,跟吃飯喝水一樣容易。對另一些人來說難于上青天。毫無疑問,這個政策對生育來說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包括如下:
1、直接利好現在不孕不育的人群,就是想生但是生不了的。
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近十年來不孕不育發病率日益增高,攀升至15%,全國有近5000萬人群存在不孕不育問題,持續推遲的婚育年齡及由二胎政策推動高齡孕產婦人群不斷增加。那么,試管納入醫保是大勢所趨,對輔助生殖行業可能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2、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生,可能是因為沒錢,可能是因為壓力大。但是等他們35歲或者40歲后,收入上去了,積蓄有了,房子解決了,大部分就會考慮要孩子了。但是等到那時候她們可能就生不了了,那么輔助生殖正好用得上。
3、最后,現在年輕人生育年齡都在往后推,那么對輔助生殖的需求也就會指數級增長。
最后的話:現在首先在北京推行,相信后續會慢慢全國開始普及,我只希望能快一點吧,因為對于做試管的人來說,早一天做就成功率就高一點。
李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