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1.風(fēng)熱感冒——最怕的“處方”——玉屏風(fēng)顆粒組成黃芪、防風(fēng)、白術(shù)(炒)。主要功效益氣、固表、止汗。適用病癥表虛不固,自汗惡風(fēng),面色?白,或體虛易感風(fēng)邪者。藥性分析方中黃芪補肺益氣,固表止汗,是為君藥。白術(shù)補氣健脾,與黃芪合用,可增強(qiáng)固表止汗
1. 風(fēng)熱感冒——最怕的“處方”——玉屏風(fēng)顆粒
組成
黃芪、防風(fēng)、白術(shù)(炒)。
主要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適用病癥
表虛不固,自汗惡風(fēng),面色?白,或體虛易感風(fēng)邪者。
藥性分析
2. 痰濕咳嗽——最怕的“處方”——羚貝止咳糖漿
成份
紫菀(蜜)、茯苓、麻黃、知母、金銀花、陳皮、半夏(姜)、前胡、遠(yuǎn)志(制)、平貝母、罌粟殼、山楂、羚羊角。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兒肺熱咳嗽及痰濕咳嗽。
用法用量
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服2~4ml,一歲至三歲一次服5~10ml,四歲至六歲一次服10~15ml,七歲至十二歲一次服15~20ml,十五歲以上一次服20~30ml,一日3次,飯前30分鐘服用。
3. 脾胃虛弱——最怕的“處方”——瀉痢固腸片
成份
罌粟殼、甘草、陳皮、肉豆蔻、訶子、白芍、白術(shù)、黨參、茯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 片,一日 2次。
適應(yīng)癥
調(diào)胃化濕,益氣固腸。用于脾胃虛弱,久痢脫肛,腹脹腹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4. 消化不良——最怕的“處方”——大山楂丸
成份
以山楂為主要材料
適應(yīng)癥
開胃消食。用于食積內(nèi)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5. 口臭——最怕的“處方”——口腔炎噴霧劑
成份
蒲公英、忍冬藤、皂角刺、蜂房。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治療口腔炎,口腔潰瘍,咽喉炎等;對小兒口腔炎癥有特效。
用法用量
口腔噴霧用。每次向口腔擠噴藥液適量,一日3~4次,小兒酌減。
6. 腎陰虛——最怕的“處方”——橘紅化痰膠囊
成份
化橘紅、川貝母、錦燈籠、苦杏仁、瞿粟殼、五味子。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功能主治
具有滋陰清熱,斂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用于肺腎陰虛咳嗽、咯痰、喘促、胸隔滿悶。
7. 跌打骨傷——最怕的“處方”——跌打萬花油
成份
大黃、兩面針、紅花、馬錢子、梔子、莪術(shù)(制)、白芷等
功能主治
消腫散瘀,舒筋活絡(luò)止痛。用于治療跌打損傷,扭傷,輕度水火燙傷。
8. 閉經(jīng)——最怕的“處方”——大黃蟅蟲丸
成份
熟大黃、土鱉蟲(炒)、水蛭(制)、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黃苓、地黃、白芍、甘草。
功效
活血破瘀,通經(jīng)消痞。
適用病癥
用于瘀血內(nèi)停,腹部腫塊,肌膚甲錯,目眶黯黑,潮熱贏瘦,經(jīng)閉不行。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3g,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9. 肺炎——最怕的“處方”——牛黃消炎靈丸
組成
牛黃、梔子、郁金、石膏、鹽酸小檗堿、朱砂、雄黃、水牛角濃縮粉、黃芩、珍珠母、冰片。
功效
消炎退熱,通竅,鎮(zhèn)靜,降壓安神。
適用病癥
適用于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炎及其它細(xì)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熱不退等癥。
10. 便秘——最怕的“處方”——一捻金
組成
大黃、炒牽牛子、檳榔
主要功效
消食導(dǎo)滯,祛痰通便。
適用病癥
小兒停乳停食,腹脹便秘,痰盛喘咳。
用法用量
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0.3g,一歲至三歲一次0.6g,四歲至六歲一次1g,一日1~2次或遵醫(yī)囑。
張熙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