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懂車帝原創(chuàng)王茸[懂車帝原創(chuàng)行業(yè)]“有牌比有車難”,這是不少北京地區(qū)用車剛需人群的共識。中簽率低、排號時間長、“進京證”不再好用......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面前,京牌租賃市場已是“公開的秘密”,甚至直接鏈接到了車企直營店。一個北京車牌“值
文:懂車帝原創(chuàng) 王茸
[懂車帝原創(chuàng) 行業(yè)] “有牌比有車難”,這是不少北京地區(qū)用車剛需人群的共識。
中簽率低、排號時間長、“進京證”不再好用......在龐大的市場需求面前,京牌租賃市場已是“公開的秘密”,甚至直接鏈接到了車企直營店。
一個北京車牌“值多少錢”?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稱,蔚來銷售牽線介紹租賃京牌指標。而懂車帝了解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并非個例,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直營店的銷售在被問及此事時,均表示可以提供“牽線服務”——為沒有指標的消費者對接有資源的中介公司或個人。
筆者首先致電了北京一家蔚來門店,詢問沒有新能源指標但想購車怎么辦,對方表示蔚來有第三方合作平臺,可以幫助客戶租用指標。而當進一步詢問這種方式“是否靠譜”時,對方表示“我們找的是做了很多年的公司”,并分配了一位“非常了解指標問題”的一線銷售顧問李陽做進一步講解。
約二十分鐘后,李陽主動打來電話。據(jù)他介紹,蔚來合作的第三方公司目前報價為一年1.6萬 、三年4.3萬、五年6.3萬。“之前三年是4萬,五年是5.4萬,基本半年一漲價,漲得太兇了。”
筆者表示價格比預想的貴,李陽提出自己認識一位專做指標租用生意的朋友劉偉,價格相對便宜,三年4萬、5年5.8萬,但速度可能比較慢。“他現(xiàn)在專門給特斯拉找指標,可以看看能不能撿個漏。”
當被詢問通過第三方公司和劉偉個人辦理租賃指標有什么區(qū)別時,李陽表示其實并沒有很大區(qū)別,“都是找的都是北京本地人,個人指標。最終是你們雙方個人簽訂協(xié)議,如果不放心協(xié)商還可以去辦一個抵押協(xié)議”。根據(jù)李陽提供的空白協(xié)議模板來看,協(xié)議中確實不會體現(xiàn)蔚來和第三方公司。
而在隨后和劉偉的溝通過程中,對方也表示,協(xié)議簽署只會涉及租賃雙方,但他會對雙方名下的債務官司等糾紛進行排查,以保證雙方人員“質量”。
筆者接著提出疑問,目前相關法規(guī)禁止租用車牌,如果真的發(fā)生糾紛,這份協(xié)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劉偉明確表示“肯定沒有法律效力,但法院會認定租賃事實”,因此能保證雙方的權益。
對于這一說法,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華律網律師告訴筆者,“的確如此,但在實際發(fā)生糾紛時,法院也可能會判定取消指標資格,雙方都受到損失。“而她本人處理過的相關糾紛也非常多。
車企牽線“京牌租賃”成常態(tài)?
順著劉偉提到的“自己為特斯拉客戶找指標”,筆者又聯(lián)系了北京一處特斯拉門店的銷售人員。這位銷售人員表示,“首先我們不能提倡這種方式,也不會刻意去推薦,只能說有人問到了,我們就幫您引薦一下,具體你們雙方自己談”。關于這些指標的來源,特斯拉銷售表示,基本上是客戶有閑置指標主動找到他們的。
李陽、劉偉以及特斯拉銷售人員均表示,如果找個人車主指標通常必須全款購車,而若想分期購車,理想和小鵬汽車的銷售給出了另一種方案——租用公司指標,據(jù)理想汽車銷售人員介紹,租用公司指標通常相對貴一些,但支持分期,一年一付租金。
當筆者詢問租用公司指標和個人指標在可靠性上是否有區(qū)別時,小鵬汽車的銷售王麗表示,“會更安全和可靠,因為會有融資租賃公司做第三方擔保",即合同上會體現(xiàn)三方信息。在王麗提供的一份合同樣本中,第三方公司創(chuàng)富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是丙方,購車人是甲方,指標人是乙方。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同名為“委托購車協(xié)議”,內容中并未直接提及車牌租賃信息,車牌相關條款在另一份補充協(xié)議中。
車牌租賃背后的無奈
而在交談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表達了“租賃車牌是無奈之舉”的觀點。隨著北京小客車指標越發(fā)一號難求,許多購車人感覺等待指標遙遙無期,于是轉而選擇租牌,而經銷商也更傾向于將這一服務定位為“幫個忙”,通常不會主動提及,但有人詢問時會“與人方便”。
一位目前負責歐拉品牌的銷售人員向筆者表示,自己所在的4S店從16年開始就在做指標租賃,目前已促成一千多例,“基本沒發(fā)生過什么問題”。同時他還表示,今年開始新能源指標已更多地配置給無車家庭,而無車家庭拿到指標后基本100%會買車,因此目前市面上流出的空閑指標變得更少,但需求并沒有減少,租賃價格也水漲船高。
最后,筆者了解到,不僅是新造車品牌,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在內的很多4S店都可以幫消費者聯(lián)系租用指標。正如蔚來的銷售人員李陽所說,“這已經是常態(tài)了”。
(注: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馬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