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今天小吳又整理了農(nóng)村的10種老物件,這些都已經(jīng)消失不用了,但是每一件都給我們留下了滿滿的回憶,好多老物件70后都不認識了,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看你家是否還能找到,能否記得它們的名字嗎?第一種老物件漏斗漏斗我們并不陌生,你可能見過塑料的漏斗
今天小吳又整理了農(nóng)村的10種老物件,這些都已經(jīng)消失不用了,但是每一件都給我們留下了滿滿的回憶,好多老物件70后都不認識了,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看你家是否還能找到,能否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第一種老物件漏斗
漏斗我們并不陌生,你可能見過塑料的漏斗,鐵的漏斗,鋁的漏斗,但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木制的漏斗,你肯定沒有見過,而且是用一整塊的木頭挖空制作出來的。
這個年代非常的久遠了,應該有上100年了,邊角還磕了幾個缺口,可這不妨礙它的功能,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第二種老物件 十六兩秤
十六兩秤你見過嗎?70后的小吳也沒有見過。
只是從人們常說的半斤八兩中得知,以前的半斤是八兩,那么一斤就是十六兩了。曾經(jīng)也聽外公說起過,以前的秤是十六兩的,但是十六兩的秤長什么樣也沒有見過。
懂的朋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為大家科普一下,非常感謝。
第三種老物件 大桿秤
大桿秤在農(nóng)村常見,現(xiàn)在很多不在用,在農(nóng)村家中應該都有這種大桿秤的,桿的尺寸不同,稱的重量也是不同的,桿越長,稱得越重。
這種秤小吳家有好幾把,大的可以打500多斤,主要是用來稱豬的,農(nóng)村有養(yǎng)豬賣錢的習俗,豬養(yǎng)大了,賣給人家的時候,就要用這種大桿秤來稱的。
不過,現(xiàn)在農(nóng)村也都用電子秤了,這種秤比較直觀。
第四種老物件 戥[děng]子秤
戥子秤是古代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這種秤都是采用十六兩制的,直至1959年,國務院才發(fā)布了計量單位一律改為10兩為1斤的命令。這種秤也就退出了市場了。
不過這種秤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藝獨特,也被當做一種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第五種老物件 米斗
現(xiàn)在你家里的大米是用什么來裝的呢?塑料桶,還是缸子,在以前的農(nóng)村,木制的家具是挺多的,這種用木頭制作的米桶,且那么高,真不常見。
這個米斗為清代一種樣式非常少見的米斗,保存完整,木質(zhì)厚實,形狀漂亮,少見鐵件,三個鐵箍,異形鉚釘,連底子都用鐵條托底。口徑22cm,底徑41厘米,高44厘米。可見以前的工藝還是非常好的。
第六種老物件 搓繩工具
只看圖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嗎?
放過風箏的朋友們應該容易說出來吧,風箏不是有一大坨的線嗎?那個纏繞的東西是不是和這個有點像呀!
這個是以前用來纏線的工具,彈匠打棉被,農(nóng)村婦女做針線活,那時買的線都是一大股的,不像現(xiàn)在是纏好的一坨,圓圓的,那時的線還要回來自己纏的,就要用到這個,把線纏到上面,方便使用。
第七種老物件 鍘刀
農(nóng)村的朋友應該認識這個鍘刀,以前農(nóng)村用它來鍘花生苗,紅薯苗,草等來喂牛羊豬的。
這把鍘刀有幾十年了,不過保存得還好,可正常使用,長70厘米。下面一個鐵架,上面一把大刀,用一個插銷來鎖住的。
第八種老物件 銅火鍋
火鍋大家都喜歡吃吧,特別是在冬天,吃火鍋的人更多了,可以暖身。
現(xiàn)在你們吃火鍋用什么來煮的呢?電磁爐,煤氣灶,這種是古老的銅制的火鍋爐,工藝精美,銹色可餐,直徑21.5厘米,高19厘米,重3.7斤。很多人沒有見過這種銅的火鍋吧。
第九種老物件 鐵馬鐙一對
這種老物件,北方的朋友們應該比較常見,北方的養(yǎng)馬多,南方的相對少。
用來固定在馬架上,方便人上下馬的工具。
第十種老物件 皮鼓
皮鼓是屬于樂器方面的老物件了吧,圖上這個皮鼓可有些年頭了,上100年了。
牛皮全部用木釘固定,直徑29厘米,音色方面可能不怎么好了。
好了,朋友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10種農(nóng)村老物件,你還記得嗎?能否說出名字。歡迎在評論區(qū)交流分享。
何同林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