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控制了世界。——基辛格,美國前國務卿秒讀全文歐佩克、俄羅斯、美國三國同時減產原油,但是原油的價格并未應勢走高——美國加緊開發和增產頁巖油;頁巖油這張牌,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控制了世界。
——基辛格,美國前國務卿
秒讀全文
歐佩克、俄羅斯、美國三國同時減產原油,但是原油的價格并未應勢走高——美國加緊開發和增產頁巖油;
頁巖油這張牌,是美國鞏固全球經濟霸主地位戰略部署的核心;
美國戰略部署的關鍵,是建立一個扶持美元千秋萬代的國際貨幣體系。
丘吉爾
如果丘吉爾在世,一定老懷寬慰——他的話居然放在21世紀同樣管用。
21世紀還未爆發第三次實際意義上的世界大戰,但每一場有關國際市場的部署都如同一場又一場的世界大戰,各種角色以不同姿態上場,可謂精彩絕倫。
人生如戲,處處要靠演技。前一秒端茶遞水陪笑臉,后一秒倒打一耙開炮彈是國際慣例。
而美國當之無愧是21世紀奧斯卡影帝。
前一秒同意跟歐佩克俄羅斯一起減產原油,后一秒忙不迭地增產頁巖油。
市場遭遇石油油價寒冬,俄羅斯躺著也中槍。
當年曹操對孫劉的火燒連船束手無策,如今看客們也只能對頁巖油導致的油價寒冬無能為力。
這場能源戰,美國的目標,始于霸占兩者的石油市場份額,終于建立一個保護美元絕對霸權地位的國際貨幣體系。
那美國又是如何做到的?
頁巖油,石油-美元的接盤俠
石油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而石油是剛需剛需剛需。
石油的供給是真正的7-11模式。百姓每天早起開始吃的早餐、上班坐的那輛車、路邊經過的加油站到城市不斷拔高的大廈、抬起的高架橋,再到國與國之間暗自較量的軍備,石油就是維持每日作業的流水線上的口糧。
它是比7-11便利店更無私更勤快的小蜜蜂。
羅素說:“得益于工業革命和它的副產品,在歷史上人類第一次有可能創造一個每個人都有合理的機會獲得幸福的世界。”(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it is now possible, owing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ts byproducts, to create a world where everybody shall have a reasonable chance of happiness.)
在無石油焉能存活的今天,我們的幸福其實是石油給的。
2014年全球石油分布圖
誠然,全球有這么多的人口嗷嗷待哺,光是維持天朝人民一天的吃喝就需要消耗750萬桶原油,占歐佩克產量的22.7%。而原油的開采成本也從1960前的每桶1.6美刀增加到2017每桶44美刀。
石油峰值理論(peak oil theory)不是拋出來唬人的,保守估計全球原油現存量大概還可以開采大約41年——石油枯竭是可預見的。
可對美國而言,石油不僅是能源,更是讓美元雄霸全球,打造石油-美元體系的鋼筋水泥。沒了石油,這個體系命不久矣。
那美國怎么辦?
無論是石油-美元體系還是它的前任布雷頓森林體系,它們都以美元為圓心畫了個金剛伏魔圈,保護著美元的絕對威嚴。
而這個聽起來霸氣側漏的陣法,卻因為石油的不可持續供給已經開始站不牢。
美國是不是要等到石油-美元體系氣數將盡的時候聽之任之呢?
絕不。
美國佬骨子里向來有一股不認輸的傲氣。
石油
美國踩著二戰這塊跳板順利地完成了從金本位到黃金-美元本位的跳躍,又搶占先機順勢讓美元與石油掛鉤。為了不讓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大權旁落,美國佬可謂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機關算盡。精明能干如斯,連阿里爸爸都要獻膝蓋。
美元當了貿易結算貨幣的老大,不等于美國佬就會翹著二郎腿哪里涼快哪里乖乖地呆著。他還是警惕著任何風吹草動,別的阿貓阿狗誰要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賊眉賊眼鬼鬼祟祟地動了把美元拉下馬的心思,美國人絕對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中東戰爭
我們會永遠銘記那只被美國佬拿來儆猴而殺掉的雞——伊拉克。
2003年,伊拉克憑借一紙協議公然拍板叫囂——繞開美元,將出口石油結算的貨幣換成歐元。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場就是被老美打得屁滾尿流,誰讓你不長眼睛也不知道得罪的是誰。
霸氣+腹黑,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比老美更能完美詮釋獅子座和天蝎座的混合體質。
然而人生贏家,不是美國想做就能做的。
2015年,中國GDP增長119%;同期印度、俄羅斯等國分別增長80%和79%。
不怕前院點燈,就怕后院起火。爾等貓貓狗狗如何咋呼,只要美國國庫充盈,這點妖風邪雨根本無足掛齒——但是美國經濟受金融危機重擊,元氣大傷,GDP增速僅保持在1.6%~2.6%之間。
新生經濟體發展速度之快,美國顯然需要靜靜反思。
內政方面,川普一定是普京派去米國搞事情的,讓我等吃瓜觀眾耳朵懷孕的鬧劇目不暇接。
同年,伊朗中央銀行副行長卡姆亞卜宣布將在與外國進行交易時停止使用美元結算。
——美元的當家地位受到了質疑。
但美國怎會甘心坐食山空,要使美元重新強勢,必須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新能源-美元體系來接力茍延殘喘的石油-美元體系。而且這種新能源,必須像當初的石油一樣,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供給而且只有美國自己在這種新能源儲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移花接木做能源寡頭,獨霸利益。
好嘛,這下連遮羞布都不要了,土匪本性赤裸裸暴露。
頁巖油,美國穩做霸主的砝碼
美國的頁巖層儲層連續、厚度大,埋深淺。且其地表平緩、水源充足,享有全球優配的地質。
頁巖油的存量、投入的資金和已有的技術,使得美國頁巖油的開發得天獨厚。
全球頁巖油存量
但是油山油海的中東石油開采成本依然要相對低。以沙特為例,一桶石油的開采成本大概在20美刀以內。
而頁巖油的開采成本卻在每桶60美刀左右——這樣高的投入一直是美國佬心中的一根刺。
除了加大力度發展榨油機的技術,縮短時間和提高油的利用率,別無他法。
此時原油的價格因美國增產頁巖油,國際石油市場的輸出總量持平,油價下跌,美國趁機大量進口原油用于頁巖油開采技術的發展,對美國佬來說,只是兵不厭詐而已。
有數據表明,2017年下半年市場原油每桶50美刀的油價將幫助美國頁巖油每天增長產量20萬桶。
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刺激了頁巖油開發商的神經,頁巖革命從氣時代進入油時代。
原油出口解禁,從另一角度反觀是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下降,頁巖油的開發利用前景可觀。
如今頁巖油的成本價每桶40美刀。
試問頁巖油開采怎么停?
趁虛而入,美國利用了啥?
當初原油減產這個議題上歐佩克一再死磕,可是現實骨感到只能喝風吃土時,它只能選擇低下它傲嬌的頭顱——減產。
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歐佩克、俄羅斯、美國三方協定同時攜手減產原油,這感人肺腑的畫面就是桃園三結義2017重置版。
然而前腳歃血為盟兩肋插刀,后腳畫風一轉插兄弟兩刀
——美國佬轉眼騎著頁巖油就上了天,逼得市場油價跟著跳了樓。
這種風騷的操作,讓局內外所有人組團懵逼。
而美國的做法很簡單,就像前兩年滴滴優步爭中國市場,滴滴瞄準用戶對打車軟件的低忠誠度,選擇了價格戰。石油市場之爭也是如此,石油進口國同樣對石油種類的忠誠度極低,管你菜油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能用,便宜,就是好油——這給了頁巖油有了擠兌原油的可能。
于是,美國順風順水地增產了頁巖油。
但美國的想法不只為了填補原油減產失去的市場份額,而是通過這一契機,連帶著把歐佩克和俄羅斯原油的市場占有給搶了。
石油
事情發展到這兒,不少人義憤填膺,美國這種趁你病要你命的操作是不是太流氓了?
也不盡然。其實對任何國家而言,不以利益位目的的國際交往,那才是耍流氓。
我們知道,被搶占市場份額的原油出口方之一,是歐佩克。另外一位,就是鐵骨錚錚的俄羅斯——除美國與歐佩克之外的又一家石油出口巨頭。
誰能阻止美國的能源野心?
俗話說,擋人財路,殺人父母。歐佩克與俄羅斯就這樣給美國牽著鼻子走么?
顯然不會,但也無能為力。
先說歐佩克。
成員國面和心不和、財政赤字、債券發行招招都讓原本靠出口石油賴以為生、國庫空虛的歐佩克經濟雪上加霜。腦洞開個小孔,就知道歐佩克遲早是hold不住長期低油價市場的轟擊。
成員國內部矛盾始終是一個聯合組織揮之不去的鬼魅。
委內瑞拉破產、伊朗石油增產、沙特向俄羅斯求援,各自修行帶來的可能是歐佩克的分崩離析,那么美國將會超人空降,米字旗的代理人遍布中東,獨吞原油,制肘俄羅斯。
要么歐佩克建立一個高于國家的組織政權(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集體抱團,那么為了平衡財政赤字勢必要先行增產解燃眉之急,市場原油價格依舊回到減產前繼續走低,內部利益不協調,成員國矛盾再次激化,歐佩克最后還是只能告別國際舞臺。
至于俄羅斯,有心也無力。
我們眼里,俄羅斯就是那種槍頂腦袋,照舊談笑風生的漢子。
然而沒有了歐佩克這個原油能源大后方,俄羅斯如同被砍掉了左膀右臂,插翅難飛;偏偏它的產業結構畸形,過分依賴能源輸出,只能放任印鈔機讓盧布貶值來平衡開采成本,這不就是在為美元稱霸做嫁衣么?
俄羅斯經濟結構
急得七葷八素的北極熊,一定忙著拉戰線找戰友。可它自己就是個拖油瓶,誰會去救濟一個無底洞?
中國么?
咱向來是哪里的油便宜買哪里,況且自己的產業結構轉型忙亂得一塌糊涂,哪里還能騰出一只手來拉你一把。
沒辦法,俄羅斯只能自抱自泣。
2016歐佩克的石油市場份額占比下降7個百分點,俄羅斯緊隨其后,只有美國的占比上升。
歐佩克和俄羅斯掰手腕掰不過美國,除了級數不夠,段位也不夠。
若歐佩克拼死一戰,冒著成員國矛盾激化的風險,頂風作案,增產石油,到底能不能給美國的能源野心添個堵呢?
可惜,事實恰恰相反,歐佩克若是真將原油增產還會帶來另一負面影響——原油資源消耗加速,頁巖油將名副其實成為原油的催命符。
石油-美元體系加速死亡,頁巖油-美元體系將順理成章取而代之。
一個更穩固的全新貨幣帝國將在所有人的眼下崛起。
美國佬就巴巴地等著開香檳慶祝吧。
能源戰:四兩撥千斤的哲學
美國是個心機boy。錢多多智商高知道隱忍還演技爆表,人生一路開掛。
高度發達的資本市場為頁巖油的研究開發速度回籠資本,加上美國在本土地質勘查研究上花的時間長達30年、成熟的鉆井技術和高效的基礎設施都為美國佬經頁巖油立意成為人生贏家大開方便之門。
頁巖油拉動的能源戰一旦由美國奪得頭魁,它將不再受任何地區的能源挾制,隔山打牛地遏制俄羅斯輕舉妄動,順帶連北約也要敬它三分,屆時美國就騰出另一只手來在亞太攪局,跟美國這么多年小偷小摸在亞太包括薩德事件之內的動作不謀而合。
波譎云詭的地緣政治落實到國際市場上就是輪番貨幣戰。
有了頁巖油-美元體系為保護罩,美元再次成為唯一國際貿易結算官方指定貨幣,加上歐佩克、俄羅斯根本就是甕中鱉俎上肉,美國順理成章壟斷整個國際石油市場,屆時隨意操縱油價漲跌以達到美國利益的最大化,都在情理之中。
軍隊
美國在打一場21世紀的三國殺,這場戰役比赤壁更具有戰略意義,它蓄謀更久,波及的不再是一個三足鼎立權力的交接,而是一個在全球化時代的絕對話語權。
頁巖油在歐佩克、俄羅斯減產之交明目張膽地增產,這一步耐人尋味。
從解禁原油出口到頁巖氣革命,在能源與美元掛鉤的任一體系中,美國始終站在不受任何人脅迫的高位上;而在石油-美元體系里,美國早就胸有讓新能源接替石油的大志,并且它早已開始了漫長的新能源探索開發之旅。
在you can you up的美國文化里,頁巖油僅僅是美國能夠百分百吃定的資源之一而已。它能慧眼識珠捷足先登,是一個生意人洞若觀火的敏銳度和高瞻遠矚的商業頭腦。
能源戰是21世紀最搶眼的頭條,因為中國政府跟老百姓同樣面臨著老大難的問題,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和環境污染治理已經不容忽視,而對老百姓而言,在腥風血雨的能源戰中明哲保身,或傾家蕩產或賺個盆滿缽滿,都是個關切自身的議題。
頁巖油、與美國掛鉤的國際貨幣以及美國新能源科技的發展是需要日后多多留心的三大方向。
張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