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作者|楊小米編輯|欣欣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六月初六(7月26日),弟弟小凱(不知道為啥,我老想叫他小名蛋蛋,哈哈)訂婚了,這個訂婚流程走下來,要想辦得體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 編輯|欣欣
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六月初六(7月26日),弟弟小凱(不知道為啥,我老想叫他小名蛋蛋,哈哈)訂婚了,這個訂婚流程走下來,要想辦得體面,雙方都滿意,我發現難度不亞于一個小項目。
我和弟媳還探討過這件事,為什么很多情侶,會在訂婚、結婚時,談崩了,主要是習俗的不一樣,溝通的不到位,期待的偏差,周圍人的議論,每一個點,都可能被引爆,然后吵架,互不相讓,放狠話,一拍兩散。
現在,在我們老家,結婚,大多數人還是需要靠父母,隨著我們那邊彩禮錢越來越多,對于沒有錢的父母來講,太不容易了,是一個不小的經濟負擔。
我跟著弟弟弟媳走完了整個流程,感悟還挺深刻的。
訂婚才是雙方,真正溝通的開始
弟弟小凱和弟媳小萌,不是媒人介紹的,而是小凱的高中同學介紹的。
哪怕我們在一個縣城,但老家一個縣城南邊,一個北邊,習俗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弟弟問了一下弟媳家的習俗,完全按照女方家里來的。
在訂婚之前,要有一個提親的環節。
爸爸和弟弟,再加上家里的一些人(關系比較近、能頂事的)買東西去女方家。這個在我們家這邊是沒有的,但弟媳小萌給弟弟說了,我們馬上就照辦了。
訂婚也是,我們詳細問了女方那邊的習俗,爸爸怕忘記了,還列了一個單子。
彩禮錢,我們那邊多的,嚇死人,要18.8萬,我去買東西,遇到一個姑娘,吐槽婆家,彩禮給了16.9萬,還嫌少。
現在,在我們那,彩禮錢最少的就是6.6萬了,弟媳小萌家給我們要的真不算多。
彩禮錢:8.8萬。
買的東西:煙酒、糖塊100斤等等,這個是弟弟自己從京東上買的,沒用爸媽操心,他要給岳父家長面子,買的都是比較好的,比如,煙是中華煙,糖果是20塊錢一斤的。
還有一些牛奶、燒雞之類的散東西,爸媽在當地買的。
我還發現了一個小商機,我們鎮上有一家開鋪子的,就賣婚禮相關的東西,用不完,可以退,一年也賺上百萬。
這個人爸爸認識,已經干了20多年了,從小超市干起的,別人都競爭不過他,因為他有錢壓貨,他可以成本價賣,拿廠家的返點。真是有頭腦,哪里都可以賺錢。
訂婚儀式:3桌酒席,提前要統計多少人去,好安排酒席,我們定了2+1桌,就是根據人可能2桌,也可能3桌,結果,還是出了點小問題。
本來,小萌家里統計去13-14人,我家里9個人,2桌擠擠足夠了,但是她也沒有料到,親戚太熱情,去了18個人,放不下了。
這真是太尷尬了,早晨我們剛取消了1桌。我告訴爸爸別慌,馬上和飯店溝通,包間沒有了,大堂里還能開一桌,我帶著我們家里2個人,加上小萌本家的3個嬸嬸,一桌吃飯,聊得非常開心。
再不行,到時候加椅子嘛,都不是來吃飯的,一起聊聊天。
見面禮:我們那結婚之前,女方見男方父母,第一次不給錢,第二次也要給,媽媽本來打算給3000塊錢,但是問了我姑姑(爸爸的堂妹),她說3000太少了,縣城這邊至少都6000了,多的都給1萬。
這樣我爸媽,一人給了6000的紅包,倆人1.2萬。
作為姐姐,我比爸媽少一些,給了5000的紅包。
除了給弟媳的錢,還有其他的,在訂婚當天,女方家要去一些人,以前要給買衣服之類的,現在折合成錢了,三個嬸嬸加一個姑姑,一人200的紅包,小萌的親弟弟已經結婚了,給小侄子一個1000的紅包,這些都要提前準備了,還多準備了幾個,免得到時候尷尬。
對了,訂婚當天,他倆還要去買一個床上的紅色四件套,我也沒有問清楚啥習俗。
這每一個細節,在溝通中,都可能出現問題,容易引起矛盾。我們家不打腫臉充胖子,但能力范圍內,還是盡力做到最好。
其實,我想想挺心疼很多父母的,我們那邊訂婚,多數還是父母拿錢,彩禮加上各種買東西,十多萬就沒有了。
這只是開始,訂婚后,結婚之前,還要買三金,給結婚的錢,加起來數目也不小。
我和弟弟說了:“彩禮上,父母已經盡了心意,結婚那一部分錢,自己拿哈,別讓爸媽為難。”
他也是這么考慮的,不會再讓爸媽花錢了。
訂婚時,男女雙方一定要充分溝通,搞定對方的父母。
也有人說,想要什么,雙方不會坐在一起討論嗎?這真是太天真了,一個問題談不攏,說了重話,發了脾氣,就一點退路都沒有了。
一定要重視中間人的價值,男女雙方(或者媒人)就是雙方家庭的中間人。在這件事上,弟弟和弟媳他倆做得很好,雙方充分溝通了,沒有什么矛盾。
弟弟擔心爸媽節約,不會買很好的煙酒,就自己搞定。
婚禮只是開始,少點攀比,多點實在
聽爸媽說,現在老家,家里兩個男孩的,女方都不給見面的機會。家里一個男孩的,有姐姐的,會優先選擇。
我聽到的都是娶媳婦太難了,有的小女孩很小就懷孕了,爸媽要求打掉,但是男方一筆彩禮+結婚的錢給了30萬,婚事也就同意了。
有的家庭為了孩子找媳婦,給女方買三金,也給丈母娘買三金。我聽到很多爸媽的同齡人,為了孩子娶媳婦,拼命干活,還要借錢。
現在的風氣,還要求有車、有房,這樣加起來差不多要100萬了,一個農村家庭,去哪里弄這么多錢?
只要你想攀比,從開始到結束,有各方面的豪華套餐等著你。
有的人,為了面子,選擇縣城最好的酒店,一桌酒席多花幾百,整個婚禮多花幾萬。
有的人,拍婚紗照,選擇更貴的套餐,定制的鉆戒,大幾萬,甚至結婚的司儀,從電視臺請主持人,給很高的出場費......
只要你想,每一項都有最好的服務等著你,準備好錢就行。
弟弟很幸運,弟媳小萌也是很務實的人,她曾在婚紗影樓工作過幾年,現在又賣金銀首飾,從拍婚紗照到買三金,對行業很了解,又理性,還能拿到內部價,實打實又幫弟弟省了一筆錢。
對于彩禮本身這事,我一直還是比較尊重習俗,尤其在老家,父母這一輩的理解,彩禮代表著男方對婚姻的重視程度,也是表決心的一種方式。
當然也有人覺得應該取消彩禮,時代不一樣了,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中,享受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
這一點,我認為在上海這樣的城市比較容易實現,在老家,還需要時間。
別人管不了,我只希望,我們身邊的人,在合理范圍里提要求,不要簡單粗暴地給錢就是愛,不給就是不夠重視。
不要輕易下結論,把人想壞
這是我特別想要提醒的一點,倆人結婚,從訂婚開始,需要溝通的地方太多了。很容易因為一點誤會,有了隔閡。
每個家庭的情商都不一樣,很多做生意的,更懂人情世故,頭腦活泛一些。一些父母,來自農村的,也是一片真心,就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們不能追求完美,希望每一點都做到位,全方位的體面,那是需要很多、很多錢的。
我們都是普通人,要允許有私心,要允許考慮不周、不到位。方方面面都能做到位,不早就不是普通人了嗎?我們自己情商都不咋滴,也要允許對方偶爾的不在線。
我很認可萬維鋼老師的一個觀點:
“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能解釋為無知的,就不要解釋為愚蠢。能解釋為可原諒的錯誤的,就不要解釋為無知。
能用你未知的其他原因解釋的,就不要解釋為錯誤。”
這個愚蠢,代表各種無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原因,這些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惡意。
惡意是小概率事件,而愚蠢(包括忘了、錯了、漏了、誤會了、累了、被外力耽誤了、不知情或者純粹就是因為懶),則是大概率事件。
我們只處理事實,不猜測動機。在雙方家庭相處中,更是如此。
這次弟弟訂婚就發生了另一件小事,很容易被誤解。比如我們家那邊彩禮,一般情況下,女方都要把零頭回過來,弟媳家沒有回,他們那邊的習俗,不需要回。
但爸媽回到家,家里鄰居,就會問一些情況,比如回了多少錢?爺爺也問了,爸媽肯定如實回答,一分錢沒有回。
這樣的行為肯定容易被解讀成,是不是女方家里的問題。這一點,很容易影響關系的。
我提醒爸媽一定不要受別人影響,能解釋為習俗的,就不要對別人下定義。弟弟也給爸媽反饋了,他岳父岳母壓根都沒有要這個錢,轉手就把錢給了小萌。
弟弟的房子交房了,裝修需要不少錢,弟弟工廠擴張,今年又加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加上貨款周轉,錢沒有那么寬裕。小萌主動拿出這個彩禮錢裝修,彩禮錢也就在她這里過過手。
但是這個事,我和小萌探討過,“你不能慣男人,錢還是要留在自己手里,裝修可以出一部分,但不要全出。”
我不會因為自己弟弟,就雙標,干嘛一定要表現得那么大度,過日子還長著呢。
開個玩笑,我發現了,這訂婚,都是父母出錢,孩子變得有錢了。
還有,雙方訂婚時,我們在觀察別人,別人也在觀察我們,不要過于解讀很多行為。
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10年,我看人還是有一點經驗,我覺得弟媳家里的人都很好,很喜歡他們。
我弟媳小萌家條件比較好,一直在縣城住,父母都比我爸媽洋氣很多。我一看她媽媽的氣質,那是生活富足,養出來的。
小萌去農村(我們家里),看到我媽媽種的滿院子的菜,特別開心,媽媽問她要嗎?她說:“要。”
然后,走的時候,拿走很多,還特別開心,對我媽說:“以后結了婚,就再也不用買菜了。”
訂婚那天,雙方家長見面,她爸媽都是很隨和的人,家里其他親戚也相當直爽,她媽媽還很年輕,70后,一直對我媽媽說:“嫂子,你太省心了,倆孩子養這么好,這么爭氣。”
我媽媽不是很會說話的人,肯定有說得不合適的地方,人家也不會通過一兩句話判斷一個人。
爸爸也是那種說話很直接的人,尤其喝兩杯酒的時候。我和弟弟,都沒有期望爸媽一定要表現得多么出色,反正都要成為一家人了,真實一點最重要。
弟弟的岳父岳母大人,對他相當滿意,覺得他是上進的有為青年,家里雖然沒什么錢,但父母都是很實在的人。
如果換一種場景呢,小萌爸媽覺得自己家里有錢,我們高攀了,我爸媽覺得自家兒子很牛,不靠家里靠自己,有車有房有自己的事業,外表還出色,還怕找不到對象嗎?這個場面難以想象,這段婚姻,開頭就沒有開好了。
我們在交往時,需要收起很多傲慢,才有一個好的開始。
現在想想,從訂婚開始,這些儀式還是有存在的必要,這是雙方家庭溝通的開始,不是很容易,需要磨合。
弟弟和弟媳訂婚,在雙方非常愉快的氛圍下,辦完了。接下來,看一個好日子,今年就結婚了。到時候,我繼續寫文章和大家分享。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訂婚和結婚時發生的那些事。
金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