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基會7日下午舉行第12屆董監事第3次聯席會議,新任董事長鄭文燦和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也于當天正式就任。
鄭文燦致辭時說,接任這項工作對他來說是不同的挑戰,他與海基會新任秘書長羅文嘉會依照臺當局的政策,把海基會的角色扮演好。他還稱,賴清德特別提到希望兩岸從觀光開始恢復交流。
對于鄭文燦提出的希望“兩岸恢復交流”,早有藍營民代指出,海基會董事長并不能主導兩岸政策或決策,“鄭文燦心知肚明”,除非賴清德改弦更張接受“九二共識”。
臺媒認為,作為臺當局與大陸交往的“白手套”,海基會過去曾扮演兩岸交流的重要角色,不但催生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還在馬英九8年主政期間多次主責“兩岸兩會”會談。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在蔡英文施政8年后,兩岸關系已經降到冰點,海基會更成為島內最冷的“衙門”。
今年4月底,賴清德公布第六輪“內閣”人事,鎖定“新潮流大阿哥”、時任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的鄭文燦為新一屆海基會董事長。消息傳出后,島內就有輿論認為鄭文燦到海基會是被打入“冷宮”。因為海基會是秘書長制,董事長是榮譽職,也就是說,即便是“冷宮”,鄭文燦都不是實際掌權者。
與鄭文燦相比,實際掌權的臺灣海基會新任秘書長羅文嘉則與兩岸事務無淵源。羅文嘉為昔日陳水扁團隊要角,曾任民代、民進黨秘書長、“客委會主委”“文建會副主委”、臺北市新聞處處長。
中國國民黨籍民代王鴻薇直言,羅文嘉過去在兩岸事務方面,沒有任何往來和接觸,甚至與臺商也不熟悉,她質疑賴清德把羅文嘉放到海基會去當秘書長,到底是輔佐鄭文燦還是監控鄭文燦。
此前,傳言羅文嘉要接臺行政機構“政務委員”,但后來被賴清德內定出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臺灣政治學者施正鋒甚至直言,鄭文燦這個海基會董事長是空的,只是擺了一個人頭而已。
對于鄭文燦任臺灣海基會董事長,今年兩岸之間是否有機會恢復正常交流等,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曾表示,臺灣陸委會和海基會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應兩岸人民交流而生,理應為發展兩岸關系、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發揮積極作用,而非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為兩岸交流合作設置障礙。只要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可以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
來源: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