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26日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外交部副部長趙賢東當天上午在日本東京同美國副國務卿溫迪·舍曼、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森健良舉行韓美日副外長會議,三方一致認為有必要空前強硬地應對朝鮮第七次核試驗。同時,韓美日也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促使朝鮮停止非法軍事行動,重返無核化談判桌。
24日起,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到訪日本,除了出席美日韓副外長會,還與日、美官員舉行雙邊會談。美方官員稱,此訪旨在表明美國對這一地區及其最親密盟友——日本和韓國的持續承諾,并協調三方行動。
在半島局勢緊張微妙時刻,美國國務院“二號人物”到訪東北亞,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舍曼此行固然是回應日韓所謂“朝鮮威脅”的關切,其根本目的依然為推進美國“印太戰略”、落實國家安全戰略新舉措而來。
半島局勢吃緊 美日韓副外長磋商
對于亞洲乃至印太地區,舍曼是“熟面孔”。去年6月,她曾開啟“環中國之旅”,旋風訪問亞洲四國,其后也多次到訪該地區。
作為三國定期交流機制,美日韓副外長會自2015年4月首次舉行以來,輪流在首爾、東京、華盛頓召開。此次是今年6月8日三國副外長在首爾會晤后再度碰面,也是舍曼此行的“重頭戲”。
4個月以后,朝鮮半島方向“火藥味”漸濃。隨著美日韓、美韓軍演增多,朝鮮反應力度加大。據不完全統計,朝鮮今年至少進行了40多次導彈發射,9月底以來更為密集。朝韓緊張關系加劇,雙方甚至出現戰機對峙、炮兵對練的一幕。
舍曼到達日本當天,在半島西部海域爭議地區,朝韓互責對方船只越界,并開火示警。這是本月炮擊之后,北南之間第二次互相指責對方挑釁。同時,美日韓還預測朝鮮正加快第七次核試驗的腳步,也就是2017年來的首次核試。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副外長趙賢東稱,朝鮮方面近期的舉動使得半島緊張局勢更加嚴重,舍曼則強調,美國對韓日兩國的協防承諾不容置疑,美方將廣泛利用包括核導防御體系在內的手段保護同盟國家。雙方同意就今年9月重啟的延伸威懾戰略磋商機制會議等相關事宜保持緊密合作。
蘇曉暉分析,關于半島議題,三方或磋商三邊安全合作的具體方案和舉措,以應對所謂朝方導彈威脅包括潛在的第七次核試驗。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在加強聯合軍演外,以及如何提升反制力度等。
美副國務卿訪日談三方合作 醉翁之意何在?
自尹錫悅上臺以來,韓美軍事合作更加緊密。眼下,韓方不顧中國等多方反對,正加快部署美國“薩德”防空系統。今年以來,韓國在“網絡戰”領域也加快向美國為首的北約靠攏的步伐。本月24日,韓國防部稱,韓軍當天首次參加了由美國主導的多國聯合網絡攻防演習。
此外,本月底到下月初,韓美兩國空軍將在朝鮮半島上空舉行5年來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約250架軍機參加。而上個月剛與韓國簽署“空中加油互助協議”的澳大利亞,也將派遣空軍參演。
值得注意的是,據韓聯社報道,上周美軍4架B-1B戰略轟炸機先后從本土起飛抵達關島基地。韓軍方透露,駐扎在關島的B-1B將參加此次空中演習。對此,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指出,此番美軍派出戰略轟炸機展示空中優勢,對朝鮮進行威懾,“總的看,美方所謂意圖是醉翁之意不僅在半島,而且在半島之外。”
在蘇曉暉看來,舍曼此行因應半島緊張局勢,對盟友重申安全承諾,給日韓派發定心丸。更為重要的是,美方借機以所謂“朝鮮威脅”加強與盟友的軍事安全合作,以達到自己國安戰略目標,可謂“一箭雙雕”。
據美方此前所列“清單”,除了半島局勢,美日韓副外長會晤將涉及中國、俄烏沖突等議題。
“這次訪問的時間節點,也恰逢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剛閉幕”,蘇曉暉指出,顯然美日韓將討論中國的發展動向,而美方希望拉攏盟友配合其達到大國競爭目標。
10月12日,拜登政府發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強調將未來十年定義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十年,“超華遏俄”被確定為全球最優先事項。其中,中國被視為美國“最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報告還著重點明,中國有意圖和能力重塑世界秩序。
蘇曉暉認為,舍曼此時到訪東京會晤日韓,就是帶著拜登政府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來“定調”,以此協調三方行動。美方需要與兩個前沿支點盟國磋商落實“印太戰略”、國家安全戰略的新舉措。
舍曼動身之前,美方吹風稱,美日將談及日本的防務改革以及日本正在制定的一項新的國家安全戰略。“我們剛剛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日本也在密切制定他們的國家安全戰略。我相信,我們會就此進行會談。”美方官員稱。
在蘇曉暉看來,舍曼此訪意味著美方向外宣示,在俄烏沖突背景之下以及美國與其中東重要盟友關系受挫之下,美國仍然信心打造同盟體系,強調其并不會顧此失彼,依然會加大對印太地區的投入,“三方溝通更多代表美方戰略和政策上的設計,并非出于真正關心該地區的發展,依然是以美國利益為核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李瑤)
看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