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局勢持續緊張。
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軍方6月6日宣布,已完成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部署工作。
此前一天,黎巴嫩真主黨發表聲明稱,其武裝人員當天使用制導武器襲擊了位于以色列北部拉莫特納夫塔利軍營的以軍“鐵穹”防空系統,摧毀部分裝置致該系統被毀。
分析認為,以色列政府擬對黎巴嫩真主黨采取更加強烈的軍事手段,此舉背后有多重考慮,現在關鍵的點在于以色列是否會對黎巴嫩真主黨發起地面進攻,而地面進攻將帶來嚴重后果。
當地時間6月6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再次呼吁黎以邊境各方緊急停火,稱黎以交火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沖突,給該地區帶來毀滅性后果。
古特雷斯呼吁黎以邊境緊急停火
古特雷斯發言人的聲明稱,古特雷斯嚴重關切的是,交火不僅蹂躪了黎以臨時邊界“藍線”附近的社區,還對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領土產生了更深的影響。這些交火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沖突,給該地區帶來毀滅性后果。
公開資料顯示,黎以臨時邊界“藍線”可追溯至2000年。那年,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聯合國劃定了一條撤軍線。此后,長約121公里的撤軍線就被視為黎以臨時邊界線。
臨時邊界線以北屬于黎巴嫩南部地區,黎巴嫩真主黨等在該地區較為活躍。幾十年間,雙方圍繞著臨時邊界爆發過多次沖突。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黎巴嫩真主黨不時向以色列北部發動襲擊,以軍空襲和炮擊黎南部目標進行報復,雙方在黎以邊境的沖突持續至今。
6月6日,在黎巴嫩瓦迪吉洛,一處建筑物在以色列空襲中被毀。新華社發
最近,以色列方面表示將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更猛烈打擊。對此,黎真主黨領導人在4日表示,該組織不希望擴大矛盾,但是也已做好應對任何沖突的準備,并且只要加沙地帶不實現停火,黎真主黨也不會與以色列達成任何停火協議。以色列軍方6日宣布,已完成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部署工作。
隨著黎以臨時邊界局勢持續緊張,古特雷斯敦促各方再次承諾全面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701號決議,并立即停止敵對行動。聯合國將繼續支持結束暴力的所有外交和政治努力。
專家稱以方此舉背后有多重考慮
在加沙地帶多地持續展開軍事行動之際,以色列完成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部署工作。以色列釋放“雙線作戰”的意圖背后有何考慮?對此,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經陷入困境,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徹底鏟除哈馬斯的目的無法實現,在此狀態下,以色列需要‘找補’回來,即對黎巴嫩真主黨采取軍事行動,希望能在戰場上取得一定的勝利。”
在宋忠平看來,以色列之所以要對黎巴嫩真主黨采取更加強烈的軍事手段,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一直都是以色列的“眼中釘”和“肉中刺”,雙方的敵對關系已經長期化、尖銳化。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黨策應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而以色列想徹底鏟除哈馬斯。
公開報道顯示,以色列和黎巴嫩尚無外交關系,迄今未解除敵對狀態。以色列長期視黎巴嫩真主黨為重大安全威脅。自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黎巴嫩真主黨不斷以發射火箭彈等方式打擊以色列北部地區,策應哈馬斯,迫使以方疏散大量邊境居民。以軍則以空襲和炮擊回擊。
宋忠平指出,以色列將對黎巴嫩真主黨采取何種軍事行動需要進一步觀察,是傳統空襲、炮擊的方式,還是大規模地面行動?如果是大規模地面行動,即入侵黎巴嫩,軍事行動的性質將發生重大變化,黎巴嫩真主黨以及在黎巴嫩的抵抗組織將會全力抵抗以色列入侵,同時敘利亞、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也將會幫助黎巴嫩真主黨打擊以色列,整個沖突的規模也將會升級,關鍵看以色列究竟采取什么樣的軍事行動。
黎以沖突升級將面臨極大風險
黎以臨時邊界持續不斷的沖突已經給雙方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邊界兩側數以萬計的民眾被迫逃離家園,更有不少卷入沖突的人員死傷。
據路透社統計,以色列的空襲已造成黎巴嫩境內約300名真主黨成員死亡,約有80名平民喪生。以色列稱,黎巴嫩的襲擊已造成18名以色列士兵和10名平民死亡。在以色列,大量以色列人流離失所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以官員希望他們能夠回家,并讓孩子在今年9月 1日開啟新的學年。
分析認為,如果以色列真的對黎巴嫩發動地面戰爭,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本輪巴以沖突從去年10月7日持續至今仍未消停,多方面的態勢更是越發緊張,如果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采取大規模入侵的方式,將在以色列北部形成新的沖突點。”宋忠平擔心,這會導致巴以之間和平無望,且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以色列軍方6月6日宣布,已完成向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部署工作。圖為6月5日在以色列北部胡爾費什拍攝的以軍人員。新華社發
美國Axios新聞網的報道稱,美國拜登政府警告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有限戰爭”或“小規模地區戰爭”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伊朗卷入,從而引發更廣泛的地區沖突。有觀點認為,黎巴嫩真主黨背后有伊朗支持。
具體而言,美國方面擔心,以色列地面進攻黎巴嫩真主黨可能引發許多武裝分子從敘利亞進入黎巴嫩參加戰斗。
路透社分析稱,如果今年黎以沖突升級,后果恐怕要比2006年那次沖突嚴重。2006年,以色列的空襲夷平了黎巴嫩真主黨控制的大片地區,以及機場、道路、橋梁和其他基礎設施。近100萬黎巴嫩人逃離家園。在以色列,有30萬人為躲避真主黨的火箭彈而逃離家園,約2000所房屋被毀。眼下,黎巴嫩真主黨的武器庫比2006年龐大得多,其中包括據稱可以襲擊以色列所有地區的火箭彈。
但眼下黎以沖突能否避免升級仍是未知數。
路透社報道稱,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斡旋國家正在尋求緩和局勢。法國今年2月向黎巴嫩提交的提案內容包括,真主黨精銳成員從黎以臨時邊界撤退10公里,雙方進行旨在解決邊界爭端的談判。與此同時,黎巴嫩主黨已表示愿意最終達成一項有利于黎巴嫩的協議,但在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攻勢之前不會進行談判。以色列方面雖然也表示愿意通過外交手段恢復以色列北部的安全,但同時準備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軍事進攻。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