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金融機構未來將納入征信系統。對此,掌眾財富表示,數據共享或將進一步完善平臺大數據風控能力,在內外部共同力量的推動下,網貸征信機制正逐漸成熟。
據了解,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將大型銀行、部分中小銀行及個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數據納入征信系統,但互聯網金融機構、小貸公司等金融數據尚未納入。
2017年以來,為滿足互聯網金融領域信息共享需求,還有個人征信有效供給,人民銀行批準了首個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也就是“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它的股東發起人全是民營資本。經過一年多籌備,目前“百行征信”已簽約接入600多家機構的信用信息。今年1月已正式推出個人信用報告等3項征信服務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央行在互聯網金融征信方面的舉措落地,網貸平臺的征信將更加精準有效,數據共享也將推動和完善征信體系建設。
在數據共享方面,掌眾財富除了自身擁有的用戶信息,還可獲得外部權威數據,共享惡意逾期人信息。
2018年8月,首批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2家會員單位與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法研院)簽約,法研院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通過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分享給協會會員,會員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借貸請求予以拒絕,堵住被執行人在互金領域的融資渠道。掌眾集團是首批12家會員單位之一,可實時查詢來自法研院權威、合規、及時、全量的司法數據。掌眾財富作為掌眾集團旗下公司,通過內部共享數據。
掌眾財富加強借款端征信水平,有效保護了出借人的資金安全,推出平臺穩健發展。截至2019年2月28日,掌眾財富平臺已穩健運營1596天,累計撮合交易金額406.78億元,累計交易筆數2211.70萬筆,累計賺取利息3.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