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最近,一張星空照在網上火了,但讓人驚喜的不是星空本身,而是畫面中一道形如煙火綻放的奇異“光束”。不少研究者認為,這是一種神秘的自然現象——“精靈閃電”巨型噴流,國內鮮有記錄。
8月27日晚,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上拍攝者沈先生,他于25日在浙江紹興家中將這個僅存瞬息的自然現象拍到。知名科普博主計云稱,有人追雷暴天氣拍下數萬張閃電照,也未能捕捉到它。國內上一次拍到并引發關注是在3年前,與此次所剛好能湊成一組“全貌+特寫”,被贊全球精靈閃電的頂尖記錄。
它為何難以被人捕捉?美麗背后是禍還是福呢?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赟提出了他的看法。
沈先生所拍攝到的“精靈閃電”
美到窒息 攝影師拍下罕見閃電
對天文、氣象感興趣的小伙伴,估計這兩天已經被一張與銀河同框的閃電照驚艷了。8月25日,星空攝影師沈先生上傳了一張“精靈閃電”照。
照片中除滿天星辰外,一道由紫到紅漸變,且呈現樹狀向天際散開的光束極具視覺沖擊力,在微博、微信等空間引發熱議,不少網友點贊“美到窒息”、“這也太幸運了”。
沈先生所拍精靈閃電照發布,引起熱議
27日晚,封面新聞記者與沈先生取得聯系。他說,這張照片是在25日晚8點8分,在浙江紹興平水鎮家中所拍,“這幾天受臺風影響,空氣質量很好,在家就能看到若影若現的銀河,就想記錄下。”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在拍攝延時照片第三張時,意外拍到了這個直竄云霄的“魅影”。
在激動之余,拍攝星空多年的沈先生將照片發給天文愛好者、研究者咨詢,得到答案“這就是精靈閃電。”
國外拍攝的精靈閃電。圖據網絡
精靈閃電,何以震撼人心?
何為“精靈閃電”?據公開資料顯示,它發生在離地面30到50英里的大氣層中出現,在雷云上方放電,激發氮分子發光,類型包括巨型噴流、紅色精靈、藍色精靈藍色啟輝器等種類。
精靈閃電分類。圖據網絡
科學博主計云介紹,精靈閃電一直位列最神秘自然現象之列,直到上世紀末仍目擊寥寥,其有無還被激烈爭議。因不可預測、亮度很低、瞬間出現等特點,直到今天被人類相機拍攝的高清記錄在全世界也很稀少。另外,精靈閃電大多渺小,但當中的“巨大噴流”例外,不但明亮,且逆向縱霹七八十公里長空,是向上怒射太空的巨閃。
中國網友“菲比幸福”2016年拍攝的精靈閃電
國內拍攝記錄顯示,2016年8月13日,網友“菲比幸福”在夜拍試拍過程中,偶然拍到突然出現的巨大噴流,引起國內外關注。但為了捕捉到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有不少專家、愛好者無數次追蹤雷暴,深夜苦等,連拍數萬張也都未曾捕獲到這類閃電。
計云在微博中評價這次所拍,和“菲比幸福”的照片正好湊成一全貌一特寫,相輔相成為一對世界絕頂記錄。
國外拍攝的精靈閃電。圖據網絡
為何魅影難覓?是否影響航空帶來災難?
沈先生拍攝的這張“精靈閃電”,同時也引起氣象專家關注。28日下午,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當時也轉發了相關微博,并順手進行科普。
那精靈閃電為何難拍?卞赟介紹,它的蹤跡這就跟它的名字一樣難測。跟一般閃電等氣象不同,它出現的高度會比較高,一般在距地面30到50英里的大氣層中,且持續時間短,大多不到三十分之一秒,所以即便是專業人士也很難拍到。
國外拍攝的精靈閃電。圖據網絡
對于大伙兒關心的,這道魅影是否會影響航空,帶來災難?卞赟認為,精靈閃電這類自然現象尚處科研階段,仍在不斷收集、整理相關數據和資料。此外,跟一般閃電不同,這類閃電向上放電,可能對航空帶來影響,但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某次事故、故障是它造成。至于是否會對人產生影響,也還需科學界進一步研究論證。
對于研究此類自然現象的意義,卞赟認為精靈閃電和彩虹、佛光、海市蜃樓等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研究一直都在進行。同時,掌握其中的規律,也能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