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
一年前,吳天昊經過兩輪面試,獲得出演勵志校園劇《追著彩虹的我們》里“郭不吏”一角的機會。導演李杰告訴吳天昊,看中了他的即興創作能力和幽默感。今年暑期檔,該劇播出,小幅躥紅。
不到23歲的吳天昊入行兩年,已出演過《滿滿喜歡你》《棋魂》《站住!花小姐》等劇,他也剛與吳磊、周雨彤合作了《愛情而已》。吳天昊和很多新人演員一樣,經歷著試戲、淘汰、入選。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吳天昊笑言自己試戲命中率高,“試三部戲基本能演一部”,他渴望出演國內頂級制作團隊的影視作品,“但并不渴望馬上紅”。
吳天昊的故事,是當下很多普通新人演員的故事:畢業于普通學校,資源普通,懷抱普通理想。然后,努力向前。
角色與本人:我們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類人
《追著彩虹的我們》講述了敖子逸飾演的陳暮光和楊志雯飾演的時泛團,在高中經歷親情、友情的多重考驗,于逆境中逐夢成長的故事。劇中,吳天昊飾演的郭不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坐在教室后排的非典型學渣,不聽老師講課,但總是拿著哲學書不放手;他雖然是籃球好手、外形硬朗,但他總會暴露膽小、軟萌的一面。
出演郭不吏的經歷,讓吳天昊看到了自己。他認為,自己和郭不吏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類人:“我們雖然學習不好,但有夢想、有愛好。”劇中,郭不吏總會充當陳暮光和時泛團對話過程中的“背景板”。吳天昊說:“紅花總有綠葉配,如果從我的角度出發,我永遠是‘男一號’。”他坦言,自己在上學期間并不是“背景板”式的學生:“我同樣學習不好、愛調皮搗蛋,但我是學校的焦點人物。”
劇中,郭不吏是校園體育健將。戲外,吳天昊曾經是足球二級運動員。他也調侃自己:“初中時,我踢足球沒有獲得更好的上升機會,被淘汰后,就正常去上了高中。我因為當了多年體育生,文化課落下太多,爸爸就問我要不要走藝考這條路。我高中畢業后,就去學了表演。”
郭不吏癡迷哲學。吳天昊坦言,自己雖然看不進去哲學,但會深入研究劇中與哲學相關的臺詞:“我向導演詢問臺詞的意思,和他商量表演方法,我要先懂,觀眾才能看懂。”吳天昊印象最深的一句哲學臺詞就是“人是一團欲望”,雖然對生活有所啟發,但他并未愛上哲學,“我很難靜下來”。
拍攝《追著彩虹的我們》之前,吳天昊為角色寫了人物小傳:“郭不吏的生活背景,在正片中沒有交代,但為了分析人物,我做足了案頭工作。”寫小傳的經歷,也讓吳天昊回憶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我看劇本時發現郭不吏坐教室最后一排,我上學時也坐最后一排”,而當吳天昊正式進組坐到教室最后一排時,他更加錯愕,“感覺自己回到了‘后排戰神’的時期”。甚至,在劇中回答數學老師提出的三角函數問題時,吳天昊也背出了公式,“我上學時原封不動回答過這個公式,當時也被老師安排到最后一排罰站”。
劇中,郭不吏由于考試不及格被請家長,但媽媽卻夸他考得不錯。吳天昊的媽媽也對他要求寬松,“媽媽要求我不拿倒數第一就行。沒拿過倒數第一,是一件我很驕傲的事。”
拍攝與合作:喜歡自由度更大的表演方式
郭不吏被請家長這場戲,吳天昊演得最開心:“我每一遍都演得不一樣,導演也很滿意,最后保留了他認為最好的一場戲。”吳天昊喜歡自由度更大的表演方式,“導演允許我們加入即興細節,我們演得爽,玩得開心”。不過,他也坦言,作為年輕演員,能否在片場即興發揮,還得看導演要求,“我們一般跟著導演拍兩場戲,就知道整部戲的拍攝是否允許即興了”。
吳天昊拍攝的第一部重場戲,就是小伙伴集體去空屋探險:郭不吏患有幽閉恐懼癥,他被關在小屋中崩潰哭喊。但是,這場戲最終被導演剪掉了。吳天昊坦言:“在我拍戲的時候,郭不吏是一個完整的人物。爸爸常年毆打媽媽,所以他經常躲在小黑屋,特別怕黑。這部戲原本呈現了我的家庭環境,不過由于角色是支線人物,這些戲份被剪掉了,只保留了體現我幽默性格的戲份。”
吳天昊拍得最感動的一場戲,是在山坡上喊出郭不吏的愿望。他說:“我當時腦子里有些郭不吏的想法,也有些吳天昊的想法。我先想了想,敢問路在何方?再仔細想了想,路在腳下!”
拍戲過程中,吳天昊經常思考人生:“我思考如何提高專業能力,如何讓大家都說我戲好,如何做一名好演員。”通過拍攝《追著彩虹的我們》,吳天昊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變化:“剛出學校時,我發現真正的劇組拍攝環境和學校拍作業完全不同。之后,我逐漸能自然地表演,然后,能把想法加入角色。”
《追著彩虹的我們》劇組聚集了一波年輕演員:敖子逸、楊志雯、葛秋谷、王若灃、胡之譯、萬雨晗、吳天昊等。他們聚在一起拍了一個半月戲,建立了“革命友誼”。每天拍完戲后,一幫年輕人總會相約探索拍攝地的美食。吳天昊說:“我不是領導者性格,但愛張羅大家吃飯。”不過,他也沒想到,劇組的其他小伙伴由于吃得少,拍戲期間都沒胖,只有他胖了。
新人與夢想:做一直有戲拍的好演員
入行兩年,吳天昊有時感到艱難:“我經常感覺自己能把一場戲演到100%完美,但在實際操作時往往只能達到70%,不能讓自己滿意。”讓他頗有感觸的是,不同導演對于表演的理解也不同:“有時,我自己想達到100%,但導演在我達到70%時,就讓我過了,我沒辦法問他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吳天昊的想法很實在:“我夢想做一直有戲拍的好演員。但我最想接觸的不是所謂爆款劇,而是專業的團隊。我能面對專業的導演、演員,做專業的事”。
2020年,吳天昊曾在青春奇幻網劇《棋魂》中飾演田敏則。該劇導演是執導過《最好的我們》《獨家記憶》《啟航:當風起時》等口碑之作的劉暢。與劉暢合作《棋魂》的經歷讓吳天昊印象深刻。吳天昊坦言,劉暢是自己人生的啟蒙老師:“我特別想和他二次合作。”
吳天昊認為,《棋魂》堅定了他成為職業演員的夢想:“當時,我面試了好幾輪,當劉暢導演對我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我找到了人生目標,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好演員。”吳天昊回憶,《棋魂》的整個拍攝過程讓他充滿求知欲:“我演得不好的時候,導演會很耐心、清楚地告訴我怎么做,一點點引導我這個新人完成表演。”
剛入行的新人演員免不了經歷試戲。吳天昊也會根據經紀人的安排頻繁見組,“我的命中率算高的,基本上面試三部戲,就會中一部”。他也對自己很有信心:“我還算有特點,有自己的演戲節奏和風格。”
作為年輕演員,如何看待演員身份?吳天昊說:“一份工作、一門職業、一個夢想。”又如何看待“走紅”?他說:“我上學時有些浮躁,有過‘爆紅’這類不切實際的夢想。等我出來拍了戲之后,經過了社會打磨,更多想的是做好當下、把戲演好,讓自己努力進步!”娛樂圈有很多演員一出道就走紅、當主角,而大部分新人必須從配角,甚至龍套做起,吳天昊學會坦然接受:“很公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我做好自己就好。哪怕不是主角,只要有戲演,演得開心,我就很知足了。”吳天昊曾與很多新人交流過類似的問題,他表示:“大部分人特別渴望能紅起來。”
吳天昊剛剛與吳磊、周雨彤合作完電視劇《愛情而已》,回到北京不久。他目前正在休息,“看電影、打羽毛球、踢足球、養魚、喝茶、盤珠子……拍戲時要拼命,休息時也要盡興”。(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責編 | 聶青
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