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得不承認,這屆年輕人好像不再追最新款手機,而是開始比誰的手機殼更新潮了。現在,隨便打開社交軟件,琳瑯滿目的手機殼推薦讓人目不暇接。畢竟,一杯奶茶錢就能擁有愛豆同款+自拍神器,誰會拒絕呢?手機殼生意有多火?之前央視財經曝光了一組數據:僅20
不得不承認,這屆年輕人好像不再追最新款手機,而是開始比誰的手機殼更新潮了。
現在,隨便打開社交軟件,琳瑯滿目的手機殼推薦讓人目不暇接。畢竟,一杯奶茶錢就能擁有愛豆同款+自拍神器,誰會拒絕呢?
手機殼生意有多火?之前央視財經曝光了一組數據:僅2022年 “虎年”主題的手機殼平均每天賣出25.7萬個,用羅永浩老師的話來說就是“賣手機還不如賣手機殼賺錢”。
前段時間,#手機殼買多少個才算夠#話題更是直接沖上熱搜,帶來1.3億的關注度。評論區的留言,才真正體現了年輕人在買手機殼上的瘋狂。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手機殼能有這么大的市場?年輕人怎么都開始愛買手機殼了呢?
「手機殼」這門生意為什么這么賺錢?
賣手機殼真的賺錢么?先說結論,是,很賺錢。
那么,這門生意為什么能這么賺錢?接下來,我們從需求端、供給端、資本端三個方面來一一給大家分析。
1、需求端:國內手機存量市場龐大、用戶需求旺盛
IDC全球季度手機追蹤顯示,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比2020年增長7.7%。這一趨勢預計持續到今年,年同比增長3.8%,出貨量總計14.3億臺。那么可以算“共棲關系”的手機殼銷量自然水漲船高。
一組NPD Group數據顯示,75%的智能手機用戶都在使用手機殼。按照 2021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14億計算,目前大約有10億用戶都在用手機殼。
一年14億部手機,哪怕一個手機殼只賣10塊錢,也有140億元的市場份額。更何況,每年有超過一千萬的用戶,購買了 12 個及以上數量的手機殼。 有調研數據顯示,按手機殼售價中位數15美元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每年225億美元,約1575億人民幣的規模,這是一個龐大的新型市場。
可以說,國內龐大的手機存量市場,給「手機殼」這門生意,提供了充足的生存土壤與發展空間。
2、供給端:手機殼暴利,吸引眾多商家入場
如今,手機殼的銷量有多高呢?隨便打開淘寶、拼多多、京東,那些經典款都有上萬的銷量。
不過很容易發現,這些手機殼的利潤空間極大。
以最暢銷的透明防摔手機殼為例,它在淘寶、拼多多上售價從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但是,如果我們打開阿里巴巴,搜索“iPhone 手機殼”,就會發現一個透明手機殼只需要1-2塊錢就能買到,實際上的價格遠低于淘寶上出售的價格。
而且,如果你是商家,還可以通過阿里巴巴直接與廠商聯系,生產帶有品牌logo的定制款,或者使用更好的用料以便在銷售時賣個更好的價格,而實際成本并不會高出多少。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阿里巴巴上的這些手機殼都是銷售主力,據悉,每一個手機殼都可以帶來近200%的收益,背后的利潤有多大可想而知。
3、資本端: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推波助瀾
逐利是資本的本質,如此龐大且利潤豐厚的市場,資本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如今,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手機殼,正在吸引投資機構的押注,僅去年下半年以來,手機殼品牌的融資動向明顯變多。
2021年6月,潮流科技配件品牌CASETiFY獲得C資本數千萬美金A輪融資,年入過億。
2021年12月,“玩殼工廠”獲得小米、順為資本數千萬元A輪融資。
「手機殼」這門細分市場出現了越來越多專業選手,小小的手機殼正在成為消費領域的黑馬,市場份額和前景不容忽視。
年輕人為什么愿意為「手機殼」花錢?
年輕人們為什么開始愿意把錢花在手機殼上呢?這還得歸因在手機殼的幾個特有屬性。
1、強社交屬性:手機殼成新型社交貨幣
這兩年,對著鏡子拍照越來越流行,坊間更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好看的手機殼也是自拍成功的一半!只要手機殼夠精彩,你就是對鏡自拍Queen!”
越來越多的明星、時尚達人,開始在網上曬自己的對鏡照,從楊超越、趙露思、白鹿到韓國偶像組合BLACKPINK,都是追求時尚的年輕女孩兒們的模仿對象。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會覺得,手機殼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有的人就會每個季節我都會換不同的手機殼:過年買紅色的,春天買帶花的,夏天買顏色亮麗的,冬天買有質感的,手機不能經常換,心情好就用可愛風,偶爾審美疲勞就換成純色液態硅膠手機殼。
用她們的話說就是,手機不能經常換,但換手機殼可以換個心情和新鮮感。
另外,很多人也會覺得,手機殼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很多緊跟流行文化和網絡語境,十分迎合年輕人追求特別的需求。
此前,淘寶曾發布過一則《態度經濟冷知識》:“態度經濟”正在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其中手機殼成為“態度”最重要的載體,而“少玩手機”“不要生氣”“早睡早起”位列銷售榜前三位。
如今,手機殼的功能已經不僅僅是保護手機那么簡單,它已經逐漸演成一種可以用來表達情緒、個性和態度的新型社交貨幣。
2、強功能性:實用到搞怪全面開花
現在的手機殼,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廠商做不到。
之前B 站上,up主了不起的八萬而餅就曾發過一條盤點各類手機殼的視頻——《你敢信這是手機殼》,我們發現再評論區驚現大量網友,大家跪求鏈接拔草,足以展現出了創意手機殼的海量市場。
首先是,防摔手機殼這類手機殼,是最基本的,自然不必說,如今已經發展到軍工級認證的強度,技術水平足夠滿足基礎需求。
之后,就是滿足年輕人們的精神需求,前方多圖預警,一起來賞析一下奇葩手機殼
看起來就很好吃的酸菜魚手機殼:
丑到不想說話的丑臉手機殼:
回頭率超高的菜刀手機殼:
象征無限能量的插座手機殼:
喜歡摳鼻子的朋友專屬手機殼:
猛男最愛,手槍手機殼:
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例舉了。總之,如今的手機殼種類,真是應有盡有,能夠滿足你的任何需求。
3、高性價比:花小錢獲得滿足感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很多年輕人在大額消費上都變得謹慎,而換手機殼可以“花小錢獲得滿足感”,用現在年輕人說的話就是:“給手機換衣服真的很好玩啊,最低成本享受追逐時髦的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4、限量聯名款:萬物皆可聯名合作
除了平價的手機殼,現在高端手機殼市場也開始各顯神通。
天貓賣得火熱的手機殼品牌 CASETiFY ,就是把手機殼當時尚單品來賣。之前還跟Gucci出過聯名款。畢竟,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如果你覺得買件Gucci包包太心疼,沒關系,可以先入手Gucci手機殼。
而手機殼聯名常客LV,之前就跟華為聯名出了一款P30 Pro 手機殼。
除此之外,各類在年輕人心中熱門的大IP,都出過聯名款。只要你喜歡,手機殼廠商就能給你弄到手里。
賣手機還不如賣「手機殼」?
如今,各大手機廠商都希望通過各種創新來提升新機的上市密度,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是相比于買新手機,消費者們更想要通過買手機殼實現。難怪羅永浩說的這句“賣手機還不如賣手機殼”會被人奉為經典。
那么,為什么手機的銷量比不過手機殼呢?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來分析下。
1、年輕人的換機周期普遍變長
Canalys全球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1% 。今年1-2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2.6% 。
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用戶換機周期從此前的 18 個月,延長到 28 個月,多了將近一年。
手機技術越成熟,其性能衰減的周期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長。雖然手機使用頻率很高,但是就產品本身而言,它不具備快速消耗的特點。一部手機正常可以使用3-5,應該屬于耐用品。
而手機殼就不一樣了,它便宜、款式多樣、更換成本低,想換就換,毫不心疼。
2、手機性能升級進度慢,換新的性價比不高
持續的出貨滑鐵盧,急壞了手機廠商,也促使他們不約而同趕在四月扎堆出新。 然而,奮力掙扎的效果不如躺平。
打開京東自營手機榜單,除了蘋果繼續霸占榜首,排在前列的眾多機型,居然都沒同一季度的紅米 K40 老機型熱銷。
對比這些手機,我們不難發現,手機迭代帶來的性能改善并不大,不少增加的功能被用戶吐槽太雞肋,包括紅外遙控、AI隔空操控等功能也并不實用。
與此同時,2021 年,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同比上漲 10% ,面對這樣“加價不加量”的節奏,用戶確實難以買單。
3、手機外觀創新,難以成為換機動力
不少品牌則熱衷于外觀創新,還創造出了多個色卡,比如iPhone的“蒼嶺綠”、三星的“萊茵藍”realme的“棋盤格”等,但外觀創新難以成為換機推動力。
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手機殼的外觀。和換手機相比,換殼成本低,可選擇空間大。
寫在最后
各式各樣的手機殼,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晉時尚單品。它們不僅是年輕人彰顯個性的一種社交貨幣,也向我們展示出又一個此前不為人關注的3C配件的商業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充滿想象力的市場空間。
今后,這個細分賽道還會玩出什么新花樣?讓我們拭目以待!你有幾個手機殼?你買過最貴的手機殼多少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來聊聊!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