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出門游玩,又不是攝影采風,帶啥單反,拍照手機就夠了。何況,入門單反,和拍照手機比,很多地方差得遠呢。手機拍攝于濟南英雄山如果想出門游玩輕松快樂,又笨重性能又差的入門單反就不要帶了,還是拍照手機更方便。旅拍,入門單反不如手機單反和拍照手機誰優
出門游玩,又不是攝影采風,帶啥單反,拍照手機就夠了。
何況,入門單反,和拍照手機比,很多地方差得遠呢。
手機拍攝于濟南英雄山
如果想出門游玩輕松快樂,又笨重性能又差的入門單反就不要帶了,還是拍照手機更方便。
旅拍,入門單反不如手機
單反和拍照手機誰優誰劣,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
但是,這樣說話混淆了一個概念,那就是,一部分人把拍照手機和入門單反比,一部分人把拍照手機和高端單反比。
高端單反是專業人士的拍照利器,當然是拍照手機不能比的。
但這不是咱們今天探討的內容。
改開以后的膠卷時代,傻瓜相機風靡一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攜帶;價格低,買得起;操控方便,簡單易用。
傻瓜機~傻瓜也會用么。
數碼時代,科技突破膠卷時代。拍照成本大幅度下降,數碼卡片機~傻瓜機又一度紅火一時。
可惜好景不長。
拍照手機橫空出世,科技的進步惠及萬眾。
而且,誰也不會想到,中國的經濟發展步子這么快。
恐怕誰也不會想到,手機的發展,這么快。
三十年前,能打移動電話的“大哥大”還是極少數人炫耀財富的道具。
而現在,哪個收破爛的還沒走一部移動電話~手機呢?
手機的拍照功能迅猛發展,才真正讓攝影前所未有地走入千家萬戶,和人們的工作生活須臾不離。
這幾年,拍照手機已經基本打垮了曾經為億萬百姓喜聞樂見的數碼卡片機,正在日益蠶食專業攝影領域低端單反的市場。
但是,相對于手機讓人眼花繚亂的日新月異,攝影行業里的更新換代實在是太落伍了,好像“皇帝姑娘不愁嫁”,相機設計師和能拍板的巨頭老總們都還生活在上個世紀。
千元拍照手機旅拍就夠用
千元拍照手機,不是1001元,也不是1999元,那是杠精的做法。
隨便選一個。
小米5G,一億像素,多少錢?
1599元。
不用討論太專業的攝影問題,從畫面來說,這個層級的拍照手機,已經能夠滿足絕大部分老百姓的拍照需求,能夠滿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記錄影像、傳遞圖片信息。
從易用性來說,拍照手機的用戶是億萬并不一定具備攝影基礎的用戶,延續了卡片機~傻瓜相機的所有優點,又融合了最新的科技突破,而這一點,是入門單反根本沒法比的。
不少功能,就是中端單反恐怕都比不了。
入門單反真沒啥優勢
以這個價格兩倍于千元拍照手機的入門單反,佳能1500D來說,除了具備攝影技術的專業人士能用“技術”彌補性能的缺憾。
在絕大多數“攝影外行”眼里,這個入門單反和其他入門單反,除了是個能換鏡頭的半畫幅,其他都是渣渣。
而這個18-55的掛機頭,拍照畫質就是在專業人士眼里,確實也是個渣渣。
遠道無輕擔。
便攜性哪個好還用比么?
再小的單反,也是半塊磚。
誰出門,兜里還沒一部手機呢?
入門單反,這個“入門”兩個字,就決定了,它只是一個“單反”而已。
為了保持高端單反的那些高貴的優越性,“入門”單反,是沒啥方便的功能可言的,也就是不著急的心態下,能用單反的操作方式拍照片而已。
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比拍照手機顯得“專業”一點。
不用說高端拍照手機,就是上面這個一千多元入門的拍照手機,在拍照方面的功能,在對焦、測光這幾個攝影基本參數的準確性靈敏性,幾乎都已經達到了中高端無反也就是微單的水平。
一個入門單反,如果不是具備一定攝影基礎的熟練運用,拍完一張照片,不及時回看,就是全部使用“Aoto”自動模式,拍的照片也很有可能焦點不對,曝光不準。
而拍照手機則不然。
手機屏幕就相當于微單相機的數碼取景器,所見即所得,就看屏幕,只要構圖看著舒服,不用多少專業技術,也知道對焦點對不對,曝光準不準。
拍完了,馬上就可以發朋友圈。
流量越來越便宜,一路拍過來的美照還可以直接傳到云端。
這樣,就是手機丟了,照片都丟不了?
這就是旅拍中手機拍照比入門單反最大的優勢。
何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