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了一種不起眼的樹葉,小伙不惜放棄城市的大好生意走進大山。這種樹葉既不是茶葉,也不是藥材,更不用于喂牲畜,從沒人想過能拿它來賺錢。他用七年時間將樹葉變成寶,帶著900多戶農戶把樹葉賣到五千元一畝,又頻出奇招,讓利潤一翻再翻,一年銷售額高達三
為了一種不起眼的樹葉,小伙不惜放棄城市的大好生意走進大山。
這種樹葉既不是茶葉,也不是藥材,更不用于喂牲畜,從沒人想過能拿它來賺錢。
他用七年時間將樹葉變成寶,帶著900多戶農戶把樹葉賣到五千元一畝,又頻出奇招,讓利潤一翻再翻,一年銷售額高達三千多萬元。
“可以說是孤獨求敗一樣,沒有對手。”
小伙究竟是如何靠一片樹葉收獲財富的呢?讓我們一起了解小伙創業背后的故事。
神仙葉子
小伙名叫陳波,是重慶市奉節縣人,原本在重慶城區做生意,被一種獨特的樹葉吸引,住進了老家平安鄉的一個山坳里。
這種樹葉既不是茶葉,也不是藥材,長得像野生植物,看上去很不起眼,在當地農戶看來這根本不可能拿來賣錢;
然而到陳波手中,每一片葉子都成為了他帶領900多戶農戶守護的財富。
這種葉子有個特別的名字——神仙樹(神仙葉子),生嚼起來味道一言難盡。
那么這種除了名字好聽,看上去似乎沒什么可用之處的葉子究竟如何讓陳波變“廢”為寶?
當地農戶告訴記者,靠著種植神仙葉,他們一畝地一年的銷售額就有五千元,這是他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我們種了十幾畝地,兩塊錢一斤。”
如今,陳波與全鄉農戶合作種植了四千四百畝地,一年銷售額三千多萬元。
神仙葉子究竟“神”在哪呢?
陳波抱著一筐神仙葉子,帶著記者來到一戶老太太家里,打算讓記者見識這神仙葉子的神奇之處。
只見老太太將葉子洗凈,加入開水搗碎,包入紗布中反復揉搓,擠出綠色的汁液,再加入一小碗用樹枝燒成的草木灰沖泡的水,攪拌均勻,倒入模具中;
十幾分鐘后,汁液冷卻凝固,形成了像翡翠一樣的神仙豆腐,原本苦澀的口感也變得鮮香爽滑。
“為什么能夠做成豆腐,其實主要原因是這種葉子里的果膠含量比較高,果膠遇到鈣就會凝固。相比之下,普通的葉子果膠的成分含量要低很多。”
神仙豆腐也稱樹葉涼粉,是重慶、湖北、云南等地的傳統小吃,一般農戶都自己做來吃,沒人會想到要讓樹葉涼粉走出大山,變成財富。
把大山里的神仙豆腐變成寶貝,并不是陳波唯一厲害之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用創新的思路把神仙樹葉開發成另外一種產品,市場價賣到一千五百元一斤。
“在這個細分領域當中,能夠和我們抗衡,能夠平起平坐的確實不多,目前我們在這個行業里,可以說是孤獨求敗一樣,真的是沒有對手。”
平安鄉兩邊靠山,開車下山去一趟縣城需要兩個半小時,農戶一年只有幾千元的收入;
與陳波合作種植神仙樹后,農戶們靠著征收神仙樹葉每人每年收入達到兩三萬元。
每到采摘葉子的時節,山里總是回蕩一陣又一陣的歡笑聲;
為了緩解枯燥的采摘過程,陳波會帶著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他激動且真誠地對農戶們說:“跟著我一起發財,跟著我一起賺大錢,這是我們的夢想,真的很感謝你們能夠相信我!”
在農戶們眼里,他是有著大哥范,幽默又親切的老板,能帶動大伙,讓大伙都心甘情愿跟他一起奮斗。
一塊豆腐的商機
陳波在重慶師范大學畢業后,與朋友合作經營園林綠化生意,
2013年夏天回老家時,有人給他送了塊翠綠色的豆腐;
第一次見豆腐是綠色的,他感到十分新奇;
品嘗后,鮮香爽滑的口感讓他心中一亮——如果能把這種豆腐變成商品,將會產生誘人的利潤!
“發現里面的利潤空間還是相當地可觀的,我們當時就算了一筆賬,主要是一斤樹葉可以做八斤豆腐,葉子的成本是很便宜的,也就幾塊錢。”
陳波經過考察發現,國內種植加工神仙樹葉的企業極少;
空白的市場,巨大的利潤,只要迅速把規模做起來,一定會在市場上一鳴驚人。
為了搶占先機,他迫不及待想找到神仙樹。
經過了解他得知神仙樹學名為豆腐柴,奉節當地人也稱之為斑鳩樹,隱藏在山林里,野生數量極少,難以在諸多樹葉中辨認出來。
于是,他特意找來幾位有經驗的老人一起上山尋找,發現一座山上就只有兩棵神仙樹。
看著布滿青苔的神仙樹,老人稱樹木的年齡有近百年,守護了好幾代人,“每年有一次到兩次可以采這個葉子打斑鳩豆腐吃。”
雖然當地村民每年都會用神仙樹葉制作豆腐食用,但從沒想過要讓它走出過大山,更沒有人會特意種植神仙樹。
2013年底,陳波果斷停掉城里的生意,拿著六百多萬元回到平安鄉修建廠房,流轉兩千多畝土地,投入一百五十萬元在全國各地搜羅神仙樹枝種植,等待來年長出樹葉。
要想把祖祖輩輩手工制作的神仙豆腐變現,就需要規模化生產,他特地找人專門研發出加工神仙豆腐的生產設備;
要求保證原料不變,味道不變,制成后可直接食用。
只是他沒想到,神仙豆腐背后會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陷阱,也改變了他和一群人的關系。
投資失敗,為百姓再次拼搏
2015年,神仙樹葉終于長出葉子,神仙豆腐也制作成品,可如此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卻讓他們一分錢都沒賺到。
過去農戶們一做出神仙豆腐就會立即食用,并沒有發現神仙豆腐只能保鮮兩個小時,在運下山的過程中就已經縮水百分之二十,樣子干癟,口感發柴,根本無法售賣。
砸進五百多萬元卻打水漂,陳波一時間感到十分絕望,甚至想離開這里過回以前的生活。
然而,當他到廠子里準備結算工資,遣散員工時,卻在工資表上發現了自己必須留下來的理由。
“工資表明顯顯示百分之九十的都是女同胞,像年紀七十五歲左右,很難去務工就業的,還有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一家人的,甚至是身體有殘疾的……”
其中,一個大姐找上門請求他留下來,還主動提出工資可以一年后再發。
“握著她手的那一刻有很多感觸,覺得她也很不容易,后來她又說如果沒有我,她每年不可能有一兩萬元的收入,讓她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突然就覺得我這些年的付出還是有意義的,這一點對我來講是一種內心的滿足。”
農婦們都認為,陳波的到來給予了她們在家門口就能工作的機會,帶領大家脫離了貧困;
但在陳波看來,實際上更多的是她們幫助了自己,“是她們成就了我的事業,讓我一步步成長,這幾年每天雖然很艱難、很孤獨,但我覺得是她們在推著我前進。”
她們的感恩讓他意識到神仙葉不僅僅是自己賺錢的寶貝,更是大家期盼走向小康生活的希望,因此決心與這些婦女們并肩作戰。
首戰失利,讓陳波認清必須要進行創新才能讓神仙豆腐走出大山。
“我要達到一片樹葉致富一方百姓,如果還是按照傳統做法肯定是做不大,不可能面向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我覺得就要打破常規。”
在得知一種天然食材也許能夠解決他的難題后,他立即趕到江蘇請教食品行業的專家。
回廠后,他在原料中加入少量魔芋,解決了神仙豆腐縮水的問題,增加了產品的穩定性,后續通過不斷改進將保質期延長到30天。
就在大伙以為終于迎來了財富的春天時,陳波卻沒有把產品推出市場售賣,而是到景區做了一件令人迷惑的事情。
他在附近景區花三萬元租了一年的攤位,卻不是為了賣涼粉,而是每天讓游客免費品嘗。
本來就虧損百萬,如今好不容易解決問題,他有錢不賺,反倒白送;
原以為老板在干糊涂事,大家卻沒想到半年后會迎來不一樣的驚喜——星級酒店竟主動上門要買他們的神仙豆腐。
頻出奇招,利潤翻番
“因為打聽神仙豆腐的客人挺多的,都很想吃這道菜,所以我們通過多方面找到了陳波,請他引進了這道菜。”
重慶市某酒店銷售經理稱酒店每日來自各地的旅客很多,因為試吃神仙豆腐后覺得口感奇佳,都點名要吃這道菜。
這就是陳波的目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沒吃過神仙豆腐,他便想通過景區攤位進行宣傳,讓這道美食逐漸成為當地一種地標性的特色小吃;
游客試吃后,還想再吃,到了酒店就會點神仙豆腐;
點的人多了,也就吸引了酒店的注意,讓神仙豆腐成功撞開了餐飲界的大門。
“我們企業本身就在找山峽庫區具有特色的美食,當地的老百姓用樹葉,用傳統方法來制作,但是不成規模就不能供應到店里,那樣就很麻煩,現在他給我們的是成品,成品我們只需要把調味料打好就行了。”
2017年,與陳波合作的餐飲企業已經達到75家,神仙豆腐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一千五百萬元。
眼見神仙樹變成搖錢樹,900多戶農戶都踴躍跟著陳波一起種植神仙樹;
有土地的都種上十幾畝地,沒土地的便種在自家房前屋后,由陳波免費發放樹苗,種出的葉子以兩元一斤的價格回收。
在陳波看來,把神仙豆腐賣出去只是財富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所想出的奇招竟讓年銷售額翻番,超過了三千萬元。
采摘新鮮樹葉只能持續到每年10月中旬,再想采摘需要等來年5月新葉長成。
半年的時間,因為沒有新鮮的樹葉,工廠都停滯無法開工,逼得他不得不開辟一條新的財富路——原本只能賺半年的錢,他想全年賺。
“神仙豆腐是一個新的品類,在新品類當中本身占有的市場很小,如果格局打不開,要面對的是全國很小眾的一部分消費者,就必須長久性地針對這部分消費者打造屬于新時代的新產品,新的消費場景;
那我們把這個產品落實到終端的時候,要把這些復雜留給我們自己,把簡單的呈現給我們的消費者。”
2018年的一天,陳波在吃了凍干水果后突發奇想——是否可以把神仙葉子做成凍干樹葉粉?
他立即趕往南京,輾轉找到廠家,投入兩百多萬元研發出專門凍干樹葉的設備,不僅在行業中領先,也成了讓神仙樹葉全年賺錢的法寶。
凍干樹葉加工成粉末可以還原百分之九十六的葉綠素,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加入開水攪拌均勻,冷卻兩小時后就會變成神仙豆腐。
六斤樹葉加工出一斤凍干粉,零售價每斤達到一千五百元,因為使用快捷方便,一上市就極受歡迎。
“我們酒店這樣一個平臺也非常需要這樣的一款產品,因為它跟現在很多的食客和消費者在追求健康食物上,低糖、低熱量的需求很有關聯。”
中秋佳節,有酒店將樹葉凍干粉列入中秋禮品系列面向市場進行銷售,短期之內達到三十多萬元的銷售額。
樹葉凍干粉可以隨時用來加工成神仙豆腐,實現了陳波全年銷售的理念。
2019年,陳波靠著賣神仙豆腐和樹葉凍干粉,年銷售額達到三千多萬元。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陳波的神仙豆腐線下銷售受到很大的沖擊,三月份無一訂單。
然而危機并沒有打亂他的陣腳,他又靠著創新的思路實現一小時一萬元的銷售額。
“呈現的方式上還是要現代的理念,包括互聯網的理念。”
陳波想到通過網絡直播的平臺來銷售神仙豆腐,但直播一個月后發現在各大網絡平臺直播賣貨的主播成千上萬,想要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難上加難。
因此,他又改變直播形式,他把直播地點從室內轉移到室外,選在神仙樹種植基地,特邀兩位網紅主播,借助他們的名氣來吸引消費者。
“神仙豆腐吃出了神仙般的感覺,就是有那么Q彈,那么爽滑,不相信你可以來現場試一下!”
改變方式后,直播效果突飛猛進,一個小時銷售額就達到一萬元。
2020年10月,陳波的神仙豆腐和樹葉凍干粉的銷售額已達到三千五百萬元。
能讓大山里不起眼的神仙樹變成百姓致富的搖錢樹,陳波很是自豪,他表示未來還會在這個產業里繼續創新,引領更多的鄉親們一起前行。
來源:央視17套三農頻道《致富經》欄目
何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