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到畫馬,大家一定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徐悲鴻,從古至今,除了韓干畫馬之外,幾乎無人能夠超越徐悲鴻筆下的馬。在文人中,也有數不勝數的名家都畫過馬,忠心耿耿、意志堅強的精神一直受大眾贊揚,作為一個很受大家喜愛的題材,把馬畫成最好,一定是很難的,但是
提到畫馬,大家一定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徐悲鴻,從古至今,除了韓干畫馬之外,幾乎無人能夠超越徐悲鴻筆下的馬。在文人中,也有數不勝數的名家都畫過馬,忠心耿耿、意志堅強的精神一直受大眾贊揚,作為一個很受大家喜愛的題材,把馬畫成最好,一定是很難的,但是徐悲鴻卻做到了,并且超越了很多人,成為一代畫馬大師。
徐悲鴻《萬馬奔騰》
在去年的拍賣中,徐悲鴻的作品《萬馬奔騰》拍賣出了1652萬的價格,《萬馬奔騰》中總共包含著8只駿馬,在徐悲鴻的作品中,這么多只的很少見,而且徐悲鴻在去世后還把自己一輩子所收藏的書畫與自己上千幅的作品全部捐給了國家,因此在外流傳的作品相對來說很少,因此這幅《萬馬奔騰》一亮相,就在激烈的競拍中達到了這樣的高價。
這8匹馬的姿態、神情以及大小都有所不同,在自由的馳騁著,猶如萬馬奔騰的壯觀畫面,而且這幅作品,由郭沫若親筆題字寫詩,也讓作品價值更高,但是盡管如此,卻還不如潘天壽的半頭牛價值高,牛馬在我們的認識中,都屬于被人類馴服,默默無聞的付出的動物,屬于同一個題材,但是為什么潘天壽半頭牛的價值這么高呢?
在名氣上,潘天壽并沒有徐悲鴻聞名,但是在藝術界,潘天壽卻稱得上一代繪畫大師。潘天壽最初學習吳昌碩的繪畫技巧與風格,但是后期專研八大、石濤的繪畫風格,也是一個極大的轉變期與風格形成期。這幅《耕罷》的拍賣與徐悲鴻的《萬馬奔騰》在同時期拍賣,但是卻價格直接超于徐悲鴻10倍的價格,以將近1.6億的天價成交,成為了潘天壽第三幅過億價值的作品,因此當時也引起不少唏噓。
這幅作品的價值,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人也都議論紛紛。但是仔細看潘天壽這幅畫,作畫的時間很關鍵,這幅畫繪畫于文革前十年,這十年內,是潘天壽繪畫的高峰期,平靜的十年,讓潘天壽的風格逐漸穩定,因此屬于潘天壽巔峰時期的作品。其中最重要是當時潘天壽在新的時代與舊的傳統之間,找到了一個十分合適的連接點,屬于新舊時代的交接,更能反映出當時藝術風格轉變的過程,畫面中,只畫出半只水牛臥在水中,但是樸實敦厚的神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同時這幅畫在正處于當時繪畫宣傳“改革中國畫”的時期,這幅作品也正好符合當時的要求,而且描繪出了樸實無華,但默默無聞付出的精神,并且親自題字:“水牛軀體偉碩壯健,性情馴樸耐勞,為農業生產工作者之忠誠戰友,至為可愛。”也正好符合了當時歌頌勞動人民的風氣,因此這幅作品具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價值,因此亮相之后經過了激烈的爭奪,最終成交。
藝術雖然是無價的,但是藝術品總會有價值。徐悲鴻的《萬馬奔騰》表現出了傳統畫改革的道路,中西方繪畫融合的過程,同時還是徐悲鴻大師最擅長的馬,因此造詣也是十分深厚。潘天壽的這幅《耕罷》更是找到了新舊時代的連接點,同時用神乎其技的繪畫手法,描寫出牛樸實敦厚的性格,同時也寓意著勞動人民的可愛,因此價值相對更高。
起源/藝術小尾巴:
除了這幅《耕罷》圖有著過億的價值,潘天壽大師所繪畫的《鷹石山花圖》在2015年的時候拍賣出了2.79億,同年的12月,《鷹石圖》又拍賣出了1.15億元的高價。徐悲鴻大師作品《九州無事樂耕耘》也曾經以2.32億打破個人最高紀錄成交。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徐悲鴻的《九州無事樂耕耘》同樣也是對牛的繪畫,難道只是巧合嗎?
李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