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315曝光的某品牌的老壇酸菜面被炒得沸沸揚揚之后,河南的白象方便面因為百分百本土化反而成了愛國面,銷量暴增。今天我們不講老壇酸菜面,也不講白象方便面。反而講另外的一個河南特色方便面,南街村產的——北京牌方便面。是不是很奇怪,北京牌方便面
近日3 15曝光的某品牌的老壇酸菜面被炒得沸沸揚揚之后,河南的白象方便面因為百分百本土化反而成了愛國面,銷量暴增。
今天我們不講老壇酸菜面,也不講白象方便面。
反而講另外的一個河南特色方便面,南街村產的——北京牌方便面。
是不是很奇怪,北京牌方便面生產地不在北京,反而在河南,很多人覺得很奇怪,河南的南街村和北京差七百多公里呢,為什么“北京”這個商標卻被南街村擁有了呢?
有的朋友說:我吃了二十年北京方便面了,一直以為它是北京的方便面,想不到它竟然產于河南。
這個事情說起來話長,在三十多年前,1989年,南街村公社生產面粉,銷售網絡遍布北方大地,有一家客戶是北京市勁松糕點廠。
北京市勁松糕點廠當時效益不錯,也想擴大規模,走出北京,南街村呢,自身生產面粉,也想橫向發展面粉制品,北京市勁松糕點廠呢?有技術和能力生產糕點和方便面。
于是兩家企業準備合作,北京市勁松糕點廠在南街村公社設立河南二分廠,北京方面提供技術,南街村方面呢?一年繳納兩萬塊錢技術費用。
就這樣,新的工廠,雖說名字是北京市勁松糕點廠河南二分廠,但是其實只是用了北京的技術,北京工廠并沒有注資。
一開始方便面的名字可不是叫做“北京”牌,而是叫做“潁松”方便面,因為南街村在臨潁縣。
當時南街村企業名稱叫做臨潁縣物資公司,和北京市勁松糕點廠聯合出品的方便面,兩家企業各取了一個字,就有了“潁松”這個牌子。
可是時間不長,南街村方面覺得“潁松”這個名稱不夠大氣,既然方便面技術來自北京,直接叫“北京”牌不是更好嗎。
于是“北京”牌方便面橫空出世,一直沿用至今,更為好玩的是當時的合作方北京市勁松糕點廠,到了上世紀末已經不行了,勉強度日,03年的時候,營業執照被吊銷了,請注意兩個字,“吊銷”。
僅僅是“北京”牌方便面的生產就可以完全養活住一家食品企業,不知道北京市勁松糕點廠老員工們,想到這里,會不會黯然神傷呢?
而南街村的“北京”牌方便面卻是越來越火,現在可以說北京牌方便面在干吃面排行中,它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即使二十年前當時干吃面排行第一的“天方”方便面,現在也差點消失不見。
北京方便面的品牌來源就是上述原因,我們為什么說北京方便面是社會主義方便面呢?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南街村集團,南街村不大,位于河南漯河臨穎縣,現在的南街村,不單單是村集體,企業,他也是一家4A級旅游景區,至今南街村還實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
說到人民公社,可能很多九零后,零零后不知道,但是說到大鍋飯,平均主義,很多人都知道吧。
1958年之前,人民公社的前身叫做合作社。
就拿我老家為例,1958年4月15日,毛主席寫了一篇文章《介紹一個合作社》,文中表彰的"一個苦戰二年改變了面貌的合作社"。
為什么建國初期要實行合作社呢?毛主席說過:在農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窮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
但是后面的幾個月,全國實行公社制度,我們老家應舉合作社就變成了應舉公社。
到了80年代,人民公社制度已經不適合當時的社會發展,于是紛紛成立了鄉政府去替換人民公社,到如今,現存的人民公社應該成了個位數。
南街村就是僅存的人民公社之一,村里實行分配制度,學生上學不花錢,考上大學還有獎勵,住房不要錢,裝修都是集體出錢。
當你走進南街村,明顯感覺到一股人民公社風,口號,標語,仿佛讓你走進了70年代。
今天我們說北京方便面是社會主義方便面也是根據如此。
北京牌方便面和酸菜面,大骨面都不同,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把它當做干吃面,大部分人的吃法就是撕開袋子,拿出辣椒調料撒上去,然后捏緊開口,開始揉,捏,聽著方便面袋子在自己手里霹靂吧啦作響,心里也是很滿足,因為這個吃法,讓你嘗到了暴力的快感,甚是解壓。
剛才我們說到了北京市勁松糕點廠的倒閉,你要知道,南街村的方便面,每天可以生產五萬箱方便面,然后這五萬箱方便面被送到了全國各地的貨架上出售,你要知道很多泡面動輒兩三塊,而北京方便面一元一包。
有時候大魚大肉吃膩了,拿起一包北京方便面,暴力的粉碎他,抓緊一把塞進嘴里:嗯,不錯,要的就是這個味,好吃不貴,必須老北京。
北京方便面歷史悠久,雖說包裝和口味一直沒有改變,沒有做包裝的高大上,口味眾多,但是專一,經典,不嘩眾取寵,同樣讓北京方便面占據干吃面的頭把交椅。
有的網友說:好家伙,這包裝數十年如一日,幾十年了,包裝還是這個樣子,我十幾歲都時候是這樣,現在我孫子都十幾歲了,它還是這個樣子。
袋子中間一碗方便面,面上青紅辣椒,碗的上下麻辣方便面的漢字和拼音首字母縮寫,北京兩個大字赫然在列,重點突出。
曾經在九十年代有的朋友說,首都那么遠,去一次花費太大,離北京最近的一次就是吃北京方便面,一塊錢,你值得有用。
對于北京方便面的吃法,有眾多吃面老手說:我都是把辣椒面一包全部撒進去,吃到最后,由于方便面不多,辣椒面太多,太辣,只好兩只手倒騰著吃。
這個手篩一下辣椒面,倒騰到哪個手里,底下的辣椒面倒掉,然后那個手也做同樣的動作,幾次之后,一口吃掉篩好的方便面,而兩只手心則沾滿了辣椒面。
有的人說:你這樣吃不覺得麻煩嗎?那我們吃面老手就該笑話你了,我們吃的就是這個味,這個味誰家的方便面也替代不了。
有的朋友,即使身在美國,但是自從吃過北京牌方便面,這種吃法和味道讓他一直念念不忘,魂牽夢繞,想到曾經吃的瞬間,是那么的舒心,可是吃不到,想吃想到哭。
王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