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經過監管規范后,作為普惠金融重要補充力量的互金平臺開始了新一輪的健康發展,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金融作為脫胎實體產業集團,深耕三農市場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經過四年多的穩健發展,平臺累計撮合成交額突破100億,資金全部服務于三農實體經濟的發展。
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希望金融實現了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逐步改變三農領域服務成本高、有效覆蓋難和信息不對稱等核心難題,將金融服務范圍擴展到三農領域的小微企業和農村欠發達地區,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和服務理念,真正關注普惠金融服務對象的需求、偏好和金融行為,努力打通三農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除提供金融信息服務外,希望金融還利用自身在農牧行業的專業知識,開發了“養雞助手”、“豬盈利”和“望望先花”等輔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和交易效率的互聯網工具。
“養雞助手”是一款免費的、專業的養雞軟件,致力于全面提升養殖戶的養雞效率;“豬盈利”是一款豬經紀生意小助手和養殖場養殖小工具,一方面可以優化生豬交易環節的客戶管理,實現生意撮合,提升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幫助養殖戶實現養殖記錄和養殖分析;“望望先花”是希望金融自主研發的移動應用,農戶可以在里面購買生產資料,實現足不出戶購買農資。
目前,希望金融已經基本跑通了整個三農服務生態圈,大量的服務已經正式開通并獲得了農戶的認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農村末端滲透的基礎服務已經滿足了農戶的基本需求,但服務質量則依舊有待提高。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農業發展激勵政策,培育新型農業生產主體,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撐,早在2016年5月份,希望金融旗下的APP就曾作為典型案例入選農業部為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編寫的基礎教材——《農民手機應用》。這種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信息技術推廣模式賦予了農業技術培訓旺盛的生命力,使農業技術培訓得以常態化。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三農市場正在成為一個大風口,希望金融的優勢是熟悉農村、農業和農民,具有先行優勢,以及對三農生產和消費場景的深度了解。未來,希望金融將繼續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信息化手段服務農民,加快推進“互聯網+”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幫助農民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希望金融在場景化、行業化和數據化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互聯網+農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讓互聯網成為農民的新農具,助力農村實體經濟的發展,積極為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經過四年多的穩健發展,希望金融已經在山東、河南、安徽、河北、山西等多個省布局60余家分公司及業務中心,服務于當地縣域及鄉鎮,為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過去的四年發展歷程中,數萬戶農村家庭通過希望金融,獲得了更便捷的金融信息服務,創業更順利了,擴大再生產的致富夢想也實現了,老百姓站在田間地頭通過手機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了,更多的留守兒童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地長大,更多人實現了心中的大業小康。這一切,既是希望金融誕生的原因也將是它不斷成長的根基。未來,希望金融將繼續在發展過程中兼顧可持續性和普惠屬性,實現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平衡,真正地讓科技賦能三農實體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王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