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呆病(阿爾茨海默病)中醫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中醫內科學》(第2版)(王永炎、嚴世蕓主編,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9年)。(1)記憶障礙,包括短期記憶障礙(如間隔5分鐘后不能復述3個詞或3件物品名稱)和長
呆?。ò柎暮D。┲嗅t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中醫內科學》(第 2 版)(王永炎、嚴世蕓主編,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9 年)。
(1)記憶障礙,包括短期記憶障礙(如間隔 5 分鐘后不能復述 3 個詞或 3 件物品名稱)和長期記憶障礙(如不能回憶本人的經歷或一些常識);
(2)認知損害,包括失語(如找詞困難和命名困難)、失用(如觀念運動性失用及運動性失用)、失認(如視覺和觸覺性失認)、執行功能(如抽象思維、推理、判斷損害)等一項或一項以上損害;
(3)上述兩類認知功能障礙明顯影響了職業和社交活動,或與個人以往相比明顯減退。
(4)起病隱匿,發展緩慢,漸進加重,病程一般較長。但也有少數病例為突然起病,或波動樣、階梯樣進展,常有中風、眩暈、腦外傷等病史。
神經心理學檢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RI 或腦脊液檢查等有助于癡呆臨床診斷。
2.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癡呆臨床實踐指南工作組《中國癡呆診療指南》的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診斷標準(田金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年):
(1)記憶或認知功能損害逐漸出現 6 個月以上,且進行性惡化。
(2)神經心理學測試證實存在顯著的情節記憶損害。
(3)精神狀態檢查或神經心理學測評提供認知功能損害的客觀證據。
(4)工作或日常生活能力受損。
(5)神經影像學證據:海馬體積縮小或內側顳葉萎縮。
(6)除外其他病因:1)認知損害發生或加重在明確的卒中后 3 個月內,或存在多發梗塞或嚴重白質高信號等血管性癡呆的典型特征;2)或具有波動性認知損害、形象生動的視幻覺及自發的帕金森綜合征等路易體癡呆的核心特征;3)或具有行為變異和額葉和/或前顳葉明顯萎縮等額顳葉癡呆的突出特征;4)或其他可逆原因如激素或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葉酸/維生素 B12 缺乏;5)或譫妄或其他精神及情感疾病,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
(二)程度判斷
根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損程度,結合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進行病情程度評價。MMSE 得分=21~26 分為輕度,MMSE 得分=10~20 為中度,MMSE 得分<10 為重度。本方案選擇輕度阿爾茨海默病。
(三)證候診斷
1.脾腎兩虛證:記憶減退,食少納呆,氣短懶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溫,腹痛喜按,黎明泄瀉,或二便失禁。舌質淡或有齒痕,苔白,脈沉細弱、兩尺尤甚者。
2.髓海不足證:遇事善忘,重者言談中不知首尾,陡然忘之,盡力思索不來,步行艱難,或行動遲緩,耳鳴耳聾,耳輪萎枯,發脫齒搖。舌紅瘦苔白,脈細弱。
3.痰濁蒙竅證:神情呆滯或反應遲鈍,吐痰或痰多而黏,鼾睡痰鳴,口中黏涎穢濁,頭昏且重,面色穢濁如蒙污垢。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膩而潤或膩濁如痰,脈滑。
4.瘀阻腦絡證:善忘,寡言少語,或亡思離奇,或頭痛難愈,夜寐多夢,或徹夜難寐,面色晦暗。舌質暗紫,有瘀點或瘀斑,舌苔薄白,脈細弦、沉遲,或見澀脈。
二、治療方法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
1.脾腎兩虛證
治法:補腎健脾。
推薦方藥:還少丹加減。熟地、枸杞、山萸、肉蓯蓉、淫羊藿、遠志、巴戟天、小茴香、杜仲、懷牛膝、人參、茯苓、山藥、大棗、五味子、石菖蒲等。
注意:該方是中醫藥管理局推薦方藥,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還少丸、右歸丸、人參健脾丸、八味地黃丸等。
2.髓海不足證
治法:填精補髓。
推薦方藥:扶老丸加減。熟地、山茱萸、玄參、麥冬、柏子仁、酸棗仁、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當歸、龍齒、石菖蒲、遠志、龜版、鹿角膠等。
注意:該方是中醫藥管理局推薦方藥,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可合用龜鹿二仙膏,也可酌情選用左歸丸或右歸丸等。
3.痰濁蒙竅證
治法:化痰開竅。
推薦方藥:洗心湯加減。人參、甘草、半夏、陳皮、茯神、石菖蒲、遠志、郁金、荷葉、酸棗仁、神曲等。
注意:該方是中醫藥管理局推薦方藥,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加味溫膽丸等。
4.瘀阻腦絡證
治法:活血通絡。
推薦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紅花、赤芍、川芎、三七、蔥白、菖蒲、郁金、生姜等。
注意:該方是中醫藥管理局推薦方藥,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或中藥注射液:三七類制劑、銀杏葉制劑、丹參類制劑。
(二)特色療法
1.記憶療法:采取交流記憶、實物記憶、幻想記憶等全方位記憶訓練模式,對包括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方面內容進行訓練,每周 1 次,可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教他們記一些數字,由簡單到復雜反復進行訓練。推薦每天完成作業:用聲音閱讀一段文章,觀看一小時電視節目,書寫 100 字以上生活日記。
2.環境療法:提供一個安全、平靜的環境,如給他們提供一個專門的空間,使用一些標志協助他們識別環境,安排豐富多彩的日間活動,活動的安排可以參照患者以往的經歷和愛好。
3.行為療法:這一方法采用獎勵的方法控制相關行為癥狀。對不遵守餐桌禮儀的患者應該在進食時盡量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患者分心。對有睡眠顛倒的患者提供內容豐富的日間活動,白天最好不讓患者睡覺,建議采用光照療法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如患者出現易激惹行為時,可通過談論他們感興趣的事分散患者注意力,建議采用芳香療法改善患者激越癥狀。
4.刺激療法:通過讓患者參與各種小組活動、娛樂活動,如手工制作、游戲以及音樂療法等來激發患者。
5.情感療法:可以借助老照片、音樂及錄影帶等幫助,讓患者談論自己過去的經歷或歷史事件,從而增強其對生活的體驗。盡量鼓勵患者去做他們能夠完成的事情,不要指責、不要糾正,多鼓勵、多欣賞。
(三)內科基礎治療
針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維生素 B12 或葉酸缺乏、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等,可參照中國癡呆臨床實踐指南工作組《中國癡呆診療指南》中的相應治療。
(四)健康指導
1.飲食調理:推薦地中海飲食(橄欖油、各種蔬菜水果、各種谷類、豆類以及海鮮),每天 2 餐;每天喝 3 杯綠茶約 250ml??蛇m量增加黑木耳、魚類、核桃、芝麻、蓮子、黃花菜、花生等食物攝入。
2.身體鍛煉:可選擇太極拳、保健操、氣功等,或者每天快走 1 小時或 5000 米。
3.情志調攝:保持心情舒暢,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如養花、書法、繪畫、垂釣、旅游、棋牌等。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參照《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癥的治療藥物臨床評價指導原則》(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2008)和《中藥新藥治療癡呆臨床試驗指導原則》(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組,2012)擬定。
1.疾病療效標準:
顯效:總體印象變化量表(CIBIC-plus)=1 分;
有效:總體印象變化量表(CIBIC-plus)≤3 分;
惡化:總體印象變化量表(CIBIC-plus)≥5 分。
2.證候療效標準:
臨床痊愈:阿爾茨海默病證候要素量表( AD-PES-11 )積分減少≥95%以上;
顯效:阿爾茨海默病證候要素量表( AD-PES-11 )積分減少≥75%以上;
有效:阿爾茨海默病證候要素量表( AD-PES-11 )積分減少≥30%;
無效:阿爾茨海默病證候要素量表( AD-PES-11 )積分增加<30%。
3.癥狀療效標準:
有效: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積分增加≥ 30%;
無效: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積分增加<30%;
惡化: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積分減少≥30%。
(二)評價方法
1.疾病有效率:采用總體印象變化量表(CIBIC-plus)進行總體印象評價,根據上述療效判斷標準,分別統計顯效病例數、有效病例數、惡化病例數,并與基線水平比較,計算出顯效率、有效率和惡化率。通常情況下,認知結局是以一年或半年為單元計算。
2.證候有效率:采用阿爾茨海默病證候要素量表( AD-PES-11 )進行證候評價,并根據公式計算,療效指數=[(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與基線水平比較,計算出 AD-PES-11 積分及減少百分率(%),從而判斷其有效性。證候結局一般以療程結束時作為計算單元。
3.癥狀有效率:采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進行認知評價,并根據計算公式,療效指數= [(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與基線水平比較,計算出 MMSE 積分及增加百分率(%),從而判斷其有效性。通常情況下,認知結局是以一年或半年為單元計算。
附件 1:DSM-IV-TR 癡呆診斷標準(APA, 2000)
A 發生多個認知領域功能障礙,包括以下兩方面:
1.記憶功能障礙,也是主要的早期表現(學習新信息或回憶以往已獲得信息的能力障礙)
2.至少同時具有以下認知功能損害之一:
a.失語 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叫不出人名或物名;
b.失用 運功和感覺正常,能夠理解指令,但不能按指令完成相應的動作;
c.失認 感覺功能正常卻不能認知或識別物體;
d.執行功能障礙
包括抽象思維,計劃、啟動、程序化、監督和終止復雜行為的能力;
B 上述認知功能障礙(A1 和A2)必須嚴重到足以干擾社會或職業功能,且與以往相比明顯下降;
C 認知功能障礙不只是發生在譫妄過程中。
附件 2. 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Folstein, et al.,1975)
聲明:內容來源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編輯:竹葉
審核:蟲哥
王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