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佛家經典《百緣經》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在古時候,佛陀還處在應身時,遇見了一位老者,這位老人呢,非常富有而且仁慈,老者養育著一個兒子,他的這個兒子呢,容貌甚偉,且非比尋常,平日里身上散發著檀香味,呼吸、說話時還能從鼻竅、口竅呼出優缽花的花
在佛家經典《百緣經》中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在古時候,佛陀還處在應身時,遇見了一位老者,這位老人呢,非常富有而且仁慈,老者養育著一個兒子,他的這個兒子呢,容貌甚偉,且非比尋常,平日里身上散發著檀香味,呼吸、說話時還能從鼻竅、口竅呼出優缽花的花香,老人家便給他的這個孩子取名“旃(zhan)檀香”,這個孩子長大后呢,機緣巧合與佛陀相遇,便從此跟隨佛陀修行,最終呢,證得阿羅漢果。
有比丘得知了旃檀香的故事,就來問佛陀說:這個旃檀香這輩子不僅能投胎到富貴人家,而且身體奇香,容貌甚偉,人間能占的優點,都被他占了,請問這中間是否有什么因果,我是悟不透,還請您幫我開竅。
佛陀聽聞,便道:往昔呢,老百姓還在供奉毘婆濕佛,在毘婆濕圓寂后呢,老百姓把他的舍利收集起來,建了一座四寶塔來供奉,后來年久失修,墻壁也破敗不堪,有一次呢,來了一位老者,和了點泥巴,將墻壁給抹平了,從這之后呢,這位老者的投生轉世均不受苦,直到這世,已經經過九十一劫,在當初其發善愿,當以這世脫六道,得證果。
這便是佛家著名的阿羅漢的故事,提到香,總是和佛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百姓也經常性的會用到香,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它可是經常出沒的身影。
今天我們要來聊的就是檀香,一種獨具香味的木頭,它與佛教淵源頗深,前文中阿羅漢的故事便是如此,佛堂里也以檀香居多,另外很多香水里也含有檀香。
檀香主要產自印尼、印度、斐濟、澳大利亞等地,在本草綱目里記載我國嶺南也產檀香,但是現已不可考。
因為檀香所制的線香、盤香等,在焚燒時具有異常香味,佛家認為這種味道能夠幫人快速進入冥想界,有利于提升修為。
檀香的最大銷入國是印度和中國,這和當地的宗教信仰有著很大的關系。
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提過,在西域有一種木頭,蛇蟒喜歡盤踞其上,人望而生畏,后來發現這木頭具有異香,能焚燒,后來以此種辦法作為分辨檀香木的主要方法,通常砍伐人在遠處射箭驅趕蛇蟲,待其走后,才靠近伐之。
檀香的用途廣泛,用量甚大,又因其全身基本無廢料,均可利用,所以被稱為“黃金之樹”,而又因其產地稀少,產量甚低,所以造就了其在市場上一木難求,成品價格居高不下。
檀香木因其木質綿密、油性充足、纖維較細等特點,常被作為木雕,其制的木雕作品,價格多昂貴,后來文玩市場興起來后,也常被作為佛珠,市場口碑一致好評,而其粉末多被加工成各種香料,有香粉、線香、盤香、塔香等。
檀香制的佛珠多為圓型、老型、桶型、棗型等,尺寸規格多為15,18,20,22,25等,以20以下規格常見,也有規格在6,8的108顆念珠。
檀香制的雕件體量多不大,常見題材以觀音題材居多。
因為檀香在市場上有黑肉、紅肉、沉水、不沉水之分。黑肉油性要好于紅肉,沉水的密度要高于不沉水。所以選購時盡量選擇黑肉沉水的。
另外要嗅其味道,味道要濃而不艷,聚而不散。
檀香制佛珠等,不同于其他木質文玩,與沉香盤玩方法類似,總體原則就是多放少盤,靜置時要用密封袋封裝,在其表層出現油膜層后,需要用手套盤揉,因為其油性很足,所以盤玩過程中很容易出包漿層。
在盤玩時,一定要避開水、汗、化學制劑(洗手液、洗發水等),在平日不要上汗手,最好一直手套盤玩,偶爾可以貼身佩戴。
檀香因其獨特的香味、與佛家的淵源等,被廣大有佛家信仰的文玩愛好者所喜愛,個人感覺,其油性充足,分量壓手,值得入手盤玩。
好啦,今天文玩簡介17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想了解很多文玩方面的小故事,可以點擊關注訂閱,堂主在這里恭候各位。
何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