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提問:章哥,我不懂經濟學,總看您說商品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我能理解,但總覺得這話有些虛了,因為沒人能統計準確的供給和需求。那豈不是說,房價就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我不懂經濟學,總看您說商品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我能理解,但總覺得這話有些虛了,因為沒人能統計準確的供給和需求。那豈不是說,房價就根本無法控制了嗎?那我們買房人豈不是真的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注定要被開發商所收割?麻煩能解釋一下嗎?如果我想準確判斷某個小區房價行情,該怎么辦?
回答:
1、我也不懂經濟學,只是個底層的知識搬運工。打工幾年對房子略懂,最基礎的玩意兒而已。這問題太大,得找專家們解釋才好。或者那些炒房客們都有各自成熟且能自圓其說的理論,比如前幾天剛出事兒的深房理和水庫等等。我做不到也不想弄,沒打算靠這掙錢也就犯不上忽悠誰。
2、簡單說兩句吧。
商品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沒有錯,但這要有個前提,就是要在公平且自由的市場上,而且買賣雙方都要充分的了解信息,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但這只是經濟學家設想出來的理想狀態,是假設在真空中才能實現的。而在現實中,充滿著各種的摩擦力(阻力),所以也就無所謂準確的統計,根本不可能,這點就不用想了。(具體理論不贅述,沒意義)
所以,所謂的準確判斷房價不可能,任何人、任何機構和經濟體也做不到,都是大致的蒙著來而已。這就像天氣預報,可以預測地球在逐漸變暖。但非得判斷哪天幾度就不現實了,誰都沒戲,受干擾因素太多。
樓市也一樣,我敢說北京房價會緩慢升高,20年后的價格肯定比今天貴。也敢說明年春夏之后大概率進入橫盤期或略有下跌,但非讓我判斷下禮拜三晚上8點什么價格就純屬跳大神兒了,咱不敢。
再一點,就算是忽悠出個行情也沒用,至少是對普通百姓沒用,那是監管層才用得上的。普通買房人面對的是某個小區的具體戶型,受位置朝向面積裝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有什么統計和預測,至少是都不準確。
3、而且,就算是有了準確的統計也沒多大用,這背后還有談判能力與買賣雙方對成交的迫切程度,這都能影響價格。
打個比方,綁架人質之后的談判,這也可以看做一場交易吧?供需數據不用統計了,禿子腦袋上的綠豆蠅明擺著的。那此時談判專家的能力可就太重要了,千萬別像有個香港電影似的,里面有個笨蛋警察官員,一出場就高喊“我是高級督察黃啟發”,把劉青云扮演的談判專家弄的很無奈。
另外,得看買賣兩方哪一邊想更快的達成交易。如果劫匪怕夜長夢多想急于逃命,那很可能主動降價,開價100萬最后三塊五成交也不是不可能,夠二路汽車的車票了。如果人質方著急就沒譜兒了,什么條件都能答應。但如果武大郎被綁架,那潘金蓮或是一分錢不掏,或是還沒準兒還主動加價十兩銀子要求盡快撕票兒呢,都是出來混的說話要算數!
4、最后一點,你買房所付出的價格高低,并不完全取決于你,也要受競爭者的影響。也就是說,競爭只發生在同級之間,不同圈子是不會展開競爭的,這才是真正的供需關系。
郭德綱就有句名言: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賣白菜的不會跟修車的過不去,就是這個道理。
買房子,表面上和你競爭甚至討價還價的是賣房人。但實際上呢,你們的談判價格,取決于你有沒有其他房子的選擇,也取決于有多少人看上了這套房。
所以,真正的供需關系的談判,要看你能掌握幾套同等類型房子的準確信息,是否真能成交。同時要看是否有競爭者也看上了這套房,有幾個,是否真的想買。這才是真正的供需關系,也是你能相對準確掌握與判斷的,甚至是控制。
假定你看的房源要價500萬,但你知道同小區或同類型的房子有四五套,都是真實能成交的房源,或者大致是吧。然后也知道目前只有你一個人看上了現在這套,或者其他的出的價格都更低。那在了解了這些實際情況之后,就算是統計了準確的供需。之后就看談判技巧了唄,能談下來就算成功。
5、總之吧,買套房子甭談太虛的了,沒什么用。就看對以后大勢的判斷,認為會漲就買,覺得幾年后會跌就放棄,所謂的準確行情沒意義。
買房就是做生意,了解信息第一,談判技巧第二,這才是最實際的。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眾號,點擊“提問”即可。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