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王賀編輯|潘磊圖源|中創新航官網國內動力電池第三巨頭中創新航,正在赴港上市。3月11日,中創新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中創新航首次募股計劃籌集資金高達15億美元(約95億元人民幣),如果成功過會,這將是今年以來港交所最
作者 | 王賀
編輯 | 潘磊
圖源 | 中創新航官網
國內動力電池第三巨頭中創新航,正在赴港上市。
3月11日,中創新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
中創新航首次募股計劃籌集資金高達15億美元(約95億元人民幣),如果成功過會,這將是今年以來港交所最大規模的IPO。
2007年成立至今,中創新航共完成3輪融資,估值超600億元。投資方包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基石資本、紅杉中國、廣汽資本、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等。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1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機量為9.05GWh,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排名國內第三,全球第七。
“現在是中創新航上市的最好時期,前面幾年都在虧損,前年的時候開始盈利,也表示它的業務走上了正軌?!苯餍履茉纯萍悸殬I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創業邦。
在他看來,目前行業排名前兩位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是上市公司,作為排名第三的中創新航也應該趕緊上市?,F在處于行業擴產階段,供需矛盾非常嚴重,上游的供應鏈產能不足,這時候是擴產的最好時間。
一度身陷困境
事實上,中創新航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中創新航的前身是天空能源(洛陽)有限公司,其在2007年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與“電池大王”鐘馨稼的雷天能源聯合創辦。
此后,隨著鐘馨稼的出局,2009年8月,中航工業與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重新組建了公司,并更名為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鋰電”)。
2010年年中,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成飛集成”)入主中創新航。
彼時,各項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注度大大提升。
因此,成飛集成將鋰電池業務調整為核心主業之一。成飛集成的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6年,鋰電池營收占總營收比重從44%上升到63%。中創新航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客戶以新能源客車企業為主。
2014年至2016年,中創新航成為了鋰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2015年,中創新航營收突破10億元,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寧德時代。
然而,2017年純電動客車補貼上限退坡幅度超過40%,補貼政策增加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參考系數,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贏得競爭優勢,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開始滯銷,這讓中創新航深陷困境。
成飛集成年報顯示,2017年和2018年,中創新航分別虧損3.3億元和7億元。
中創新航還接連丟失了宇通客車等大客戶,動力電池裝機量也跌出了行業前十。
女掌門的逆襲
2018年7月,成飛集成董事長石曉卿不再擔任中創新航的法人代表,新任女掌門人劉靜瑜辭去在天馬微電子的所有職務,從福建廈門來到江蘇常州加入中創新航,兼任董事長和總經理。
2018年12月,隨著東風、江淮、重慶長安等十家主要客戶裝機量都達到了50MWh以上,中創新航的全年裝機量最終排名第9,勉強進入動力電池領域第二梯隊。
時任中創新航黨委副書記、政策研究部負責人王小強告訴創業邦,劉靜瑜接掌公司之后,全面聚焦乘用車市場。
2020年,中創新航轉型效果明顯,實現廣汽、長安、吉利等一線車企的多款車型配套,成為了這些車企的核心電池供應商。2020年中創新航在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第四,與2019年相比提升兩名。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中創新航國內三元鋰電池裝機量力壓比亞迪、LG成為第二。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34億元、28.25億元、68.17億元,2020年、2021年營收增幅分別為62.96%、141.28%,三年累計營收超100億元。
“任何一家發展中的企業,必須把有限資源最大化利用才能達到最佳的企業發展結果?!蓖跣娙缡腔貞浿袆撔潞綄瀯葙Y源主要投入乘用車市場的戰略轉型效果。
因為裝機量連續高速增長,劉靜瑜被業內戲稱為“曾毓群最害怕的女人”。
低成本是殺手锏
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產品銷量由2019年的1.62GWh增長至2021年的9.31GWh,從2019年至2021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39.7%。
在銷量高速增長背后,低成本堪稱中創新航的殺手锏。
中創新航2021年動力電池單價為0.65元/Wh,低于寧德時代2021年三季度的0.77元/Wh,以及孚能科技2021年三季度的0.67元/Wh。儲能單價為0.67元/Wh,也低于寧德時代2021年上半年的0.81元/Wh。
較低的單價,讓中創新航獲得了資本與車企的青睞。
廣汽資本董事、總經理袁鋒告訴創業邦,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是廣汽在動力電池方面最重要的兩家合作企業,廣汽資本還在2020年對中創新航進行了一次股權投資?!?strong>我們在選電池供應商的時候基于更多的是質量耐久性和成本,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性價比。中創新航的電池更具備成本的優勢和供應優勢,廣汽很多車型選擇了跟中創新航去合作。”
劉靜瑜也指出,中創新航的理念是,沒有一定性價比的產品其實是沒有創造價值的,不一定是低價,而是相對的性價比,只有做出了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會創造價值。
“中創新航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因為廣汽使用它的電池,讓它能有更好的技術提升,更好的工藝。中創新航獨立出來之后,廣汽資本的資金加持和品牌背書讓它發展更快?!痹h說。
此外,中創新航的性價比戰略更是搶走了主要競爭對手寧德時代的大客戶。
2020年上半年,廣汽Aion S車型發生了三起自燃事故,其中一起事故車型的動力電池,已確認為寧德時代供應的811電池。剩下兩輛事故車型還不確定是否均為寧德供應,但中創新航與寧德各占50%份額。
盡管廣汽和寧德雙方均未發表任何觀點,但Aion S的三把大火,已經讓寧德時代與廣汽埃安漸行漸遠。
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創新航8月乘用車的裝機量為271.1MWh,廣汽新能源是其最大客戶,裝機份額占比達95.4%。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埃安主力車型的電芯供應商已逐漸從寧德時代更換到中創新航,而Aion V在8月還有75.8MWh的裝機量來自孚能科技。也就是說,廣汽已不再使用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
中創新航的崛起,也讓曾毓群和寧德時代感受到了威脅,開始想方設法打擊這個新對手。
2021年7月,寧德時代起訴中創新航專利侵權。據寧德時代官方表示,涉案專利涉及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涉嫌侵權的動力電池已搭載在數萬輛車上。
中創新航稱其堅持自主研發,提供給客戶的產品都已經過專業知識產權風險調查,確信所生產的產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赴港上市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先進技術研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張翔指出,中創新航在技術上對寧德時代構成了威脅,所以寧德時代才用司法訴訟的方式來打擊這個競爭對手。
“今后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肯定會縮減,在這個發展趨勢中,中創新航上市以后募得資金的話,發展的步伐會更大,將有更多資金發展業務,肯定會對寧德時代的市場地位構成威脅?!睆埾枵f。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