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個國慶假期已經接近尾聲現在正是品嘗松茸的好時候在鄰國日本松茸素有“秋季味覺之王”的稱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時令美食現如今松茸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并不亞于日本等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迷上了這道“秋季限定”今年以來我國的松茸產業從出口轉為了內銷而在去
這個國慶假期已經接近尾聲
現在正是品嘗松茸的好時候
在鄰國日本
松茸素有
“秋季味覺之王”的稱號
是必不可少的一道
時令美食
現如今
松茸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
并不亞于日本等國家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迷上了這道
“秋季限定”
今年以來
我國的松茸產業
從出口轉為了內銷
而在去年
珍貴的松茸卻被列入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01松茸被稱為“萬菌之王”價格居高不下
松茸學名為松口蘑,別名松蕈、合菌、臺菌,是亞洲特有物種,歐美有變種,但產量少,品質也較差。我國松茸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品質以滇川藏所產為佳,因此西南地區是松茸的主要產區,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其中云南松茸年總產量占全國的六成以上。
據研究,松茸含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8種維生素、2種糖蛋白、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生物活性酶,另含有3種珍貴的生物活性物質,分別是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此外,其鮮脆甜香的特別口感和藥用價值,也讓它近年來身價倍增。
在日本,松茸消費9成需要依靠進口,其中中國產松茸占到6成以上。但今年中國的松茸消費量增加,對外出口量相對減少。同時,松茸另一個重要產地美國因頻繁發生的山火導致松茸產量下降,一些日本蔬菜批發商的松茸進貨量只有去年的7成左右。
日本近五年本土松茸平均產量僅有37噸,年產量最少的時候僅有14噸,日本本土松茸價格因此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批發價格在1公斤5萬日元上下,約合人民幣2900元。
由于松茸對鮮度要求極高,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際航班減少,運輸成本攀升也直接影響了松茸的進貨價格。日本市場上的中國松茸價格已連續兩年走高,九月上旬的批發價格為每公斤11620日元,約合人民幣67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0%。在短期內物流無法恢復的情況下,預計進口松茸價格很難出現回落。
02今年:國內需求旺盛松茸出口轉內銷
一直以來,云南松茸銷售以出口為主,年出口量約500噸至700噸,其中90%以上銷往日本。受疫情影響,昆明至日本東京、大阪國際航班停運,國際航班運力嚴重不足,云南松茸出口已經連續兩年受阻,因此云南松茸出口只能經上海和青島運出。
記者了解到,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的一家公司大部分松茸主要出口日本、韓國,自去年以來,松茸出口量急速下降,由去年的50多噸下降到今年的20多噸,出口額也由去年的300多萬美元下降到200多萬美元。
與此相對的是,近年來國內松茸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原本用于出口的松茸更多轉向了國內市場銷售。國內消費者越來越青睞松茸,節慶假日更是拉動松茸消費增長。
李晶云南某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國內的市場每年都在增長,像北上廣深,是我們最大的消費群體。
記者在某網絡銷售平臺看到,很多發貨地為云南的商家在網上售賣標注著“出口級”、“野生”等字眼的松茸產品。在這個國慶假期里,不少商家幾天下來銷售量都達到兩三千單以上,生意火爆。
03去年:松茸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急需保護
需求端日益火爆,但供給側卻令人擔憂,松茸的產量在持續下降。在去年,作為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的松茸,因為首次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發眾多關注。在上世紀80年代初,松茸在滇西還被稱為“臭雞樅”,并不是什么高端食材。但隨著成為出口產品、繼而引發追捧消費,松茸身價暴漲,人們爭相加入采挖松茸的行列。
松茸在出土前,要有充足的雨水滋潤,出土后必須有充足的陽光照射,而且氣溫、蟲傷、人為不當方式采集等因素,都會對松茸生長產生直接影響。可以說每一支松茸的誕生,都是大自然的奇跡。目前,全世界尚無人工栽培松茸的成功先例。由于近年環境的變化和大規模掠奪式的采集,導致松茸產量呈遞減趨勢。
專家介紹,這既是因為適生環境在縮小,也跟“殺雞取卵”式的采集方式有關。采菌人往往“先到先得”,對小于5厘米的“童茸”和可以產出孢子的老茸毫不留情一起摘,不僅賣不上好價錢,還破壞了松茸的種群繁衍。不只是松茸,國內尚未實現人工繁殖的野生菌,都面臨著越采越少、越少越貴、越貴越采的“松茸困境”。
孫達鋒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松茸之所以珍貴還因為其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只能存活在沒有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須和松樹根系形成共生關系,而且共生樹種的年齡必須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絲和菌塘。同時,它還依賴柏樹、櫟樹等闊葉林提供營養支持,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實體。
趙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采摘松茸應實行分級采收和銷售,保護菌塘,禁止采摘未達標準的童茸和開傘的成熟菌,只采收達到5厘米的、符合商品松茸條件的松茸。
專家呼吁,在采摘時,必須要方式得當、科學留種,促進菌絲體生長發育。此外,可推廣封山育茸和承包經營模式。而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就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封山育菌,松茸等野生菌資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合理開發利用是長期持續享用這一珍稀資源的前提,而索取無度只能適得其反。松茸瀕危的現象并非個例,如冬蟲夏草也存在過度采集的情況,除了政府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規范產業流程外,正確引導和科普宣傳也必不可少。
希望各地盡快采取有效舉措
遏制松茸等名貴野生菌
資源銳減的勢頭
通過研究推廣保育擴繁等技術
起到穩產和增產的效果
把松茸留給子孫后代
來源|央視財經、科技日報、人民日報
王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