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星標★CBDTIMES,隨時關注廣州CBD新鮮事人物檔案李逸飛,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游戲分會副會長,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副會長,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游心公益基
星標★CBDTIMES,隨時關注廣州CBD新鮮事
人物檔案
李逸飛,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游戲分會副會長,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副會長,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游心公益基金會主席。
——李逸飛
“科韻路站到了,此站可前往三七互娛大廈……”每天,當廣州地鐵五號線抵達科韻路站時,廣播里便會傳出“三七互娛”的名字。十年前,李逸飛從家鄉四川來到了廣州,懷揣著創業的夢想,在科韻路扎根。從創業之初的60平方米辦公室到如今的三七互娛大廈,“兜兜轉轉都沒有離開方圓幾百米”。在他眼中,創新、匠心和堅持是“科韻路精神”的核心體現。
三七互娛如今是繼騰訊、網易之后中國游戲企業第三把交椅。受訪時李逸飛介紹,三七互娛的核心戰略是精品化、平臺化和全球化,未來最大目標是要做一家全中國最好的獨立的游戲公司。
棠下60平方米出租屋起步
白飯魚,破洞牛仔褲,亮黃色的休閑POLO衫,頂著一頭灰白色的頭發,這是李逸飛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連從中學時期開始出現的白發,也被李逸飛打趣地稱之為時下流行的奶奶灰。與大眾印象中企業大佬們西裝筆挺的模樣不同,李逸飛打扮得非常年輕、休閑。對此,李逸飛笑著說,做游戲需要年輕的心態,這也是他保持青春的秘訣。
李逸飛,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從讀書時玩單機游戲開始,到上大學時玩各種網游和PC游戲,李逸飛喜歡玩游戲,也玩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做出屬于中國人的游戲產品,并且影響全世界的玩家。
帶著這個火苗,李逸飛在工作了六、七年后,辭去了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拿著積蓄和幾年時間積累下來的人脈資源,開始創業。
“剛開始創業是在老家成都,那是一座休閑的城市,員工工作也很休閑,但做互聯網需要有拼搏和投入的精神。相比之下,北上廣深的氛圍可能更適合創業。”李逸飛透露,當時恰逢太太還有合伙人在廣州,再三考慮后,他決心到廣州創一番事業。
2009年,李逸飛離開家鄉四川,帶著創業夢來到了廣州,并選擇了科韻路,作為創業的起點。“很多人可能沒有來過科韻路,但他們一定知道,這里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祥地之一。”天河區棠石路附近一間不足60平方米的辦公室,成為李逸飛在廣州創業的第一個辦公室。
從游戲代理到“頁游之虎”
“在企業成長發展的十年里,困難有很多,”李逸飛坦言,但困難最多的階段還是創業初期,那時候,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和產品。單在產品領域的探索,李逸飛就嘗到了不少苦頭。“剛開始的時候想法很簡單,覺得自己都玩了十幾年游戲了,作為一個資深玩家,做一款游戲不會有什么難處。但事實上,在隨后一年多的嘗試里才發現,喜歡玩游戲和運營一款游戲有著很大區別。”
據了解,剛開始創業時團隊是想直接進行產品研發,做自己的游戲,但因為初期資金、人力不足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之后才改變策略,轉型做起游戲代運營。在李逸飛看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通過代運營,來了解游戲公司的運營策略,并對游戲玩家進行深入研究。
李逸飛拿著三七互娛吉祥物洋蔥頭玩偶。
彼時,行業正處于從客戶端游戲(以下簡稱端游)向網頁游戲(以下簡稱頁游)轉型的階段,李逸飛及團隊也面臨著難以爭取到代理產品的情況,而這也成為其創業起步階段最大的挑戰。
“端游時代,基本上所有公司研發的游戲都由自己發行,很少拿出來給第三方做代理。到頁游時代,才開始有了代理的模式,但那時我們還是一家初創公司,手頭也沒有什么成功的項目可以分享,團隊也還不夠強大,人家憑什么把自己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產品給我們做代理發行?”李逸飛說道。
為了接到代理工作,團隊決定不做獨家代理,而是自己的渠道幫助他們發行,再進行分成,通過市場的表現讓游戲公司了解其團隊的發行能力。這種從獨家代理到聯合代理的模式轉化,讓李逸飛及團隊度過了初創時期最大的困難。李逸飛回憶,公司成立兩年后,慢慢地步上正軌,成長了起來。“度過產品荒后,公司在業界有了一些名氣,那時提起三七互娛,大家都說,‘這家公司還行,在發行上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獨特的優勢。’”
“頁游之虎”三七互娛從小平房搬到了靠近廣州科韻路的一棟6層大樓里。
慢慢地,越來越多公司向三七互娛敞開了合作的大門,熬過了創業初期的三年時光,三七互娛一躍成為了“頁游之虎”,公司也從小平房搬到了靠近廣州科韻路的一棟6層大樓里,員工增至千余名,團隊不斷壯大,并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
2015年,三七互娛正式上市,并憑借優異業績被納入中證滬深300指數、明晟MSCI指數、高盛“新漂亮50”名單,成為了國內A股優秀的社會公眾公司。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從0起步,到如今有3000多位員工,回憶創業初期的情況,李逸飛充滿感慨。那時的三七互娛還是一間小公司,在業界毫無知名度可言,但企業的發展卻需要大量人才資源。為了能夠招納到合適的人才,剛開始的時候,李逸飛甚至不看學歷,而是選擇和每一位應聘者面談,覺得應聘者對游戲有愛,對這個行業充滿熱情,愿意去學習,就足夠了。
和傳統行業不同,在李逸飛看來,游戲產業屬于中國的文化創意領域,是一個創意產業,成功與否、是不是受消費者的喜歡,取決于游戲在產品創意和用戶體驗上的高低。李逸飛笑著說,“你如果不愛這個行業,只是為了賺錢或者生存下去,我覺得很難做的特別好,也很難長期堅持下去。”
三七互娛員工平均年齡在26、27歲,90后們占了半壁江山。
2013年時,公司開始投入做研發,從剛開始10來人的研發團隊,到如今已超過1300人,研發團隊增長速度超過100倍。
面對急速擴張的團隊,如何做好人才管理,李逸飛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在他看來,三七互娛除了做一間能夠吸引人才到來的企業,更重要的是把核心的人才留住,“高的人才留存率,才是一家企業、一家獨立的游戲公司,能夠維持未來在整個市場上的競爭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
為了留住人才,三七互娛除了給予可觀的薪酬,還努力讓員工感受到“足夠的回報”。據悉,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讓員工持有公司股份,一方面增加員工在公司內的參與感,也讓人才和公司綁定更加緊密。李逸飛坦言,“這一點我們做的非常大方。”
對于剛踏出校園大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三七互娛同樣制定了一套創新的鼓勵機制。“作為公司的新鮮血液,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后備力量,我們每年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和資金在新人培訓工作上,通過為不同崗位定制的培訓計劃和上升通道計劃,讓他們能迅速成長。”
除了安排各項培訓,對于人才資源的重視,在公司的內部設置上也有所體現。到目前為止,三七互娛的人力資源依舊屬于李逸飛直管,HR總監需直接向他作匯報。
試水海外市場遇文化差異
對內 “帶隊伍”的同時,李逸飛也開啟了三七互娛的國際化之路。
自2012年起,三七互娛積極響應國家對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戰略指導方針,著力推動文化服務走向世界,將全球化發展提升至企業戰略高度。但是這一過程中,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也曾讓李逸飛有幾分受挫。
“《西游記》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和我們做產品的初衷相吻合,這個故事很適合做游戲,市場上也有大量以這個故事為背景的游戲,因為故事的世界觀和角色設定都比較清晰,當時我們一邊做研發《西游記》的游戲,一方面也在參與西游類型的影視作品。”李逸飛回憶,當時希望能夠拿著這個產品到國外發行,包括東南亞、日韓等地,讓外國的玩家試試中國產的游戲產品。“在當時看來,這個游戲能推動我們中國文化出海,也能讓更多海外的市場了解我們中國文化。”
帶著前期的美好愿景啟動海外發行后,李逸飛發現,情況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樣。
“我們當時投了一部電影叫《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公映后在中國的票房大概12個億,是當時全年票房的前三名,但去了北美市場后,票房非常慘淡,只到百萬的級別。”團隊仔細研究失敗原因后發現,觀影者基本為留學生或是外籍華人,而本地人卻對故事原型不甚了解,從而導致票房的不樂觀。與此同時,那款以西游為題材的游戲,同樣遇到了滑鐵盧。
為此,李逸飛還曾和一些當地人交流,問他們為什么不喜歡中國人做出來的超級英雄?交談后發現,在漫威的超級英雄形象里,他們都是將一個真正的人作為故事主角范本,“哪怕它是科技武裝起來的人,比如鋼鐵俠或者變異的人(綠巨人),他們其實都是個人。”然而在《西游記》里,唐僧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卻需要身為動物的徒弟來保護,致使故事中存在感最強的主角是動物而非人,這讓外國人看來,有些難以理解。“他們不能理解為什么強大的人類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的居然需要一只猴子來保護,他們不能接受,這就是一個文化的沖突。”
打造強IP
助力中國文創企業提升文化自信
在不斷探索嘗試的過程中,李逸飛深知打造一個強IP的重要性,“無論是做游戲,還是做文化創意其他領域,IP的價值是最大的。IP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不能說為公司業績帶來的幫助是巨大的,但所帶來的文化影響是巨大的。”
“游戲確實是能在短時間匯聚非常多的用戶,但是有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如果對玩家的影響只在他玩游戲的過程中產生,如果有一天這個游戲對他來說沒有吸引力了,那他可能就不玩了。”李逸飛表示,真正要讓玩家隨時都能記住,或者覺得這間公司的產品有意思,光做游戲是不夠的,需要通過多各種不同形式的開拓發展,通過塑造強IP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隨著思路的打開和布局的調整,三七互娛在海外市場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截至目前,作為全球十大國際發行平臺的37GAMES海外發行平臺,月流水已經超過1億元,運營產品總數近250款,總開服數已經超過1.5萬組,在港澳臺、東南亞、日韓及歐美等多個地區開設了發行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成功發行《江湖大夢》、《鬼語迷城》、《永恒紀元》、《大天使之劍H5》、《誅仙》、《六龍御天》等多款自研及代理產品。
而未來,三七互娛將進一步發揮海外市場的先發優勢,依靠先進的游戲研發能力以及本地化營銷能力,不斷擴大海外業務規模,創造更多外匯收入,為文化產業出口護航,助力中國文創企業提升文化自信。
“在企業一線再奮戰18年”
三七互娛始于科韻路,也成長于科韻路,對這個片區的感情,李逸飛比誰都要深刻幾分。“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廣州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集中在科韻路這里,對于我們來說,創業也有一定的便利性,外地的朋友來廣州找游戲公司時,在這個片區可以一口氣拜訪4、5家,效率很高,還有一點是這里的人才聚集和是企業數量相匹配的。”
李逸飛分析,選在這里創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科韻路連通的高校數量多,為人才儲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科韻路向南稍微走一下就到大學城,向北到五山,那里有華師、華工等學校聚集,我們去招人或者學生來應聘都很方便。而且,在科韻路附近找房子相比核心地段價格要便宜很多,對于剛出社會的人來說,在這里工作有一定的吸引力。”
“做IT的年輕人都會喜歡一些潮流、洋氣的東西,科韻路我們說理解成科技的韻味,科技的韻律,怎么解釋都好聽,也挺洋氣的,所以我們還是很喜歡這個地方的,創業十年,搬了三次,都在方圓幾百米的距離內。”
隨著公司不斷壯大,6層樓高的辦公大樓已不足以容納所有的員工,李逸飛透露,明年會搬遷到離現在公司一公里左右距離的國際金融城附近,繼續安家天河區。
如今,李逸飛帶領著三千多名員工,在游戲領域繼續發力前進,李逸飛表示,現在每天的工作依舊會頂著巨大的壓力和危機感。“作為創意產業,如果不能保證高投入,一個產品的失敗就會導致整個公司走下坡,然后難以回頭。”
“我今年42歲了,覺得還能在企業一線奮戰18年,工作到60歲再退休。”在李逸飛看來,做游戲需要年輕的心態,這也是他保持青春的秘訣,每天看著自己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包括試玩同行的游戲,都好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這個行業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平均年齡在26、27歲,90后們占了半壁江山,每次和他們交流,覺得自己也很年輕。所以,我也常常對外界說,我才30來歲。”
Q:請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況科韻路精神?
A:創新、匠心、堅持。
“創新”其實不用細講,網易、YY等從科韻路發家的互聯網公司,他們都是在整個互聯網潮流里,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做得非常好,并且做出了一些讓行業內認可的、新穎的東西。
“匠心”和我講的精品化的東西一樣,要花時間去沉淀,然后加上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出真正的、讓用戶喜歡的東西,這個就是精品的策略,也就是匠心。
“堅持”,對于一家以成功作為目標的公司來說,都會走過一段漫長的路,有曲折,要經歷困難和挑戰,最后你堅持下來了才能夠成功。就跟跑馬拉松一樣,你在完成42.195km的過程中肯定會遇見困難,肯定會有想放棄的時候,覺得好累,或者說遇見撞墻了,覺得心率好快。這個時期要不要停下來歇一下?但其實不能停下來,只要你停下來,你就再也跑不動了。
我們剛創業來廣州的時候,吃的第一頓飯是在棠石路的一個湘菜館。今年是創業的第十年,年初時跟當時一起創業的十來個老員工說再約個地方吃飯,有同事提議去當年的那家飯店。我當時聽到很驚訝,我已經很久不去那一片了,他們還開著嗎?同事說開著。后來我們去了那里發現,雖然這家店一直堅持在做湘菜,但它的菜單或者做的東西卻也在創新,也在迭代,做出新的東西,并堅持做了至少有十年,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堅持的精神。
所以創新、匠心再加上堅持這三條,我覺得是整個科韻路精神的一個核心體現。
Q:對科韻路片區的發展有何建議?
A:我覺得科韻路現在確實面臨一些挑戰,因為政策的吸引,讓廣州不少互聯網巨頭選擇了不同區域的互聯網聚集區發展。老實說,現在天河軟件園的硬件相對老舊落后,很難有可擴展的空間出現。例如我們公司,在這里已經找不到合適的樓容納我們,只能四處租辦公室分散辦公。但是對互聯網公司來說,集中辦公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高效的溝通和交流。
廣州的戶口政策非常好,我們每年引進的人才落戶基本沒有問題,包括天河區的街道也幫我們解決了很多人才落戶的問題,這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除了關注戶口問題以外,還有很多問題是他們需要關注的。比方說教育的問題、醫療的問題,還有就是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這些有沒有一些優惠政策呢?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當地政府或者街道能不能在這些方面給我們更多支持?我覺得這都是應該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希望,未來能夠一直維持自己在互聯網方面的競爭力,把科韻路的這種精神發展下去,甚至我們能夠從這塊熱土上孵育出更多成功的公司、上市的公司,而這些都需要從硬件上、從政策上有所提升。
游戲圈“跑男”的創業心得
李逸飛保持青春的另一個法寶就是跑步,業內都知道他是游戲圈的“跑男”。
他認為,跑步和企業經營是相通的。企業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跑馬拉松也會遇見各種困難。比方說跑馬拉松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撞墻期”,指人跑到30多公里時,因為體內的糖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會覺得非常的累,雙腿無力,甚至從精神上想放棄、想停下來。
他說,企業發展也會遇到那種狀態,“例如我們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移動游戲市場的份額占到了10%,但我認為未來還能增長到15%?20%,但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天花板’,短時間會不知道怎么去突破,可能會懈怠,可能想要放棄。這個時候,你要有戰略的預見,要考慮是否通過全產業鏈的布局等方式來度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撞墻期’”。
“和跑步一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要按自己定好的目標、定好的戰略往前走,不要去管你的同行干了什么,核心是要按自己的節奏、自己想清楚的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往前去走就好了。”
“我為科韻路精神打call“往期回顧:
第一期:蹲守科韻路400小時 :碼農的24小時不只是掉發和加班!
第二期:佳都董事長劉偉的科韻路歲月:從小生意到百億項目 27年未曾離開天河
第三期:廣州的創新潛力長期被低估?聽聽科韻路代言人怎么說
統籌:南都記者裘萍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實習生 梁爽爽
圖片:南都記者 譚偉山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南都記者 張沛實習生 任潔怡
- 直接后臺留言“合作”
或發送郵件至cbdtimes@126.com
Work Hard , Play Hard .
李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