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對2017年的SLG手游市場,很多人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據手游那點事了解,在SLG熱潮下,2017年游戲市場上有超百款SLG手游出現,以類COK、類率土、三國策略、西方魔幻等同質化產品居多。在2017年初,很多人看到了SLG的潛力,蜂
對2017年的SLG手游市場,很多人猜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據手游那點事了解,在SLG熱潮下,2017年游戲市場上有超百款SLG手游出現,以類COK、類率土、三國策略、西方魔幻等同質化產品居多。在2017年初,很多人看到了SLG的潛力,蜂擁而入,期待它能洗牌游戲行業,殊不知到了年底,騰訊的《亂世王者》和網易的《率土之濱》兩款“巨無霸”實現了收割。
短暫喧囂的SLG手游市場又回歸平靜,甚至出現了不少過度亢奮的后遺癥。而在這個領域中,其他SLG對標和追趕的這兩款游戲,《率土之濱》和《亂世王者》,誰才是真正能代表當下國產SLG最高水平的產品呢?
一、《亂世王者》:為SLG在暢銷榜前三爭了一口氣
2017年的8月17日,騰訊準備已久的SLG大招《亂世王者》終于面世,這款游戲如同大眾期待的那樣,上線次日便拿下iOS免費榜TOP5,此后還一躍登上了暢銷榜第三的位置,給騰訊在SLG領域著實撕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騰訊+類COK”的光環讓《亂世王者》在用戶量和營收上最終做到了行業第一的位置,沖到了國產SLG手游的新高度,《列王的紛爭》、《王國紀元》、《率土之濱》都未曾在國內到達過暢銷榜TOP3。
手游那點事查看今天的iOS暢銷榜發現,《亂世王者》目前排在TOP6的位置,上線以來也一直處于TOP10左右,成績非常堅挺。
《列王的紛爭》曾經拿下超過100個國家iOS暢銷榜第一的好成績,但在國區iOS暢銷榜中最好的成績是第5名。作為《亂世王者》的借鑒者,《COK》確實沒能在國內抵擋住它的沖擊。
《王國紀元》曾在38個國家的iOS游戲暢銷榜榜單中登頂,在國區iOS暢銷榜中最高排在第7名,目前也基本穩定在國內暢銷榜TOP30以內。
在《亂世王者》上線之初,有不少人說,“這產品還是要看長期表現,開始強推刷一波臉后面掉隊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就在大眾對《亂世王者》半信半疑的時候,7個月時間過去了,至今依然堅挺的成績讓那些認為它只是“一波流”的說法不攻自破。
二、《率土之濱》:老哥最穩,上線兩年半依然在暢銷榜TOP20
《率土之濱》的上線時間要比《亂世王者》早得多,早在2015年10月,網易的《率土之濱》就已經面世,當時國內SLG手游市場還處于相對空白的時期,出口轉內銷的《COK》獨占風頭,但在國內也并沒有非常驚艷的成績。
率先打破這一僵局的是《率土之濱》,盡管這款產品上線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被看好,營收表現也一直平平。然而在上線半年之后大眾卻意外發現,《率土之濱》一直穩居在暢銷榜TOP30左右,而且游戲內生態越發成熟,SLG的魅力盡顯無疑。
穩中見漲、越到后期游戲越有力量。“率土之濱真的展現了網易的研發水平,國內不參照COK但卻能把SLG游戲做好的真的不多見了。”有玩家如此評價《率土之濱》。
要不是《率土之濱》,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看到國產SLG的潛力,也不會有那么多廠商蜂擁想要擠進SLG領域,甚至可能也不會有騰訊在兩年后推出的《亂世王者》。
三、《亂世王者》名副其實,成為國內COK-like的“吸金王”
類COK的玩法在國外具備大量的成功案例,其中原作《列王的紛爭(COK)》最具代表性,其次后起之秀《阿瓦隆之戰》、《戰火與秩序》、《王國紀元》等產品雖然在原有機制上略有增改,但COK的核心玩法依然保留,并且都在國外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COK的核心玩法是沙盤SLG
如前文所述,在國內市場上述產品似乎沒有獲得像國外一樣火爆的成績,特別是在《亂世王者》上線后,其持續性的爆發表現和令業界眼前一亮,原來類COK玩法在國內還有這種潛力。
《亂世王者》基于COK玩法進行“微創新”
據資料顯示,《亂世王者》是騰訊天美工作室研發的一款基于“COK”游戲引擎再開發的產品。在授權合約上規定,騰訊前期一次性給予智明星通相關授權金,然后在產品上線后繼續按一定比例進行分成。除了使用了原作引擎之外,還涉及到了一些數值體系的借鑒繼承等。
“貴族資源加成”
“微創新+大量用戶導入”是騰訊的拿手好戲。因此與其他類COK產品相比,玩法還是那個玩法,但最終結果會略有不同。差距主要體現在騰訊針對國內玩家喜好對產品進行的“調教”上,簡單來說是增加了大量本土化設計。
“三國”比“歐美魔幻”題材更吸引
角色設計比較“吸睛”
主城刻畫精細
首先在游戲背景上,《亂世王者》選擇了國內玩家接受程度相對較高的三國題材。美術風格維持了天美的水準,其中角色具備了一些時尚元素,減少了一些歷史的厚重感,整體設計符合國內玩家審美,此外地圖建筑等刻畫精細,整體效果相當“吸眼球”。
登陸界面能輕松選擇特定好友的服務器
聯盟頁面一鍵跳轉加入微信群
其次在社交系統上,《亂世王者》中擁有流暢的一體化社交鏈。如果有聯盟邀請則玩家進入聯盟頁面后自動彈出,既增加了玩家加入聯盟的概率的同時,又間接減少了玩家流失。此外,聯盟頁面還可以直接跳轉微信并加入微信群,整個過程一鍵完成。此外還有無處不在的“分享”、“炫耀”機制,非常貼合社交需求較重的玩家口味。
“5周卡+1月卡”
“每日特惠”
在氪金系統上,《亂世王者》做了足夠多的細化。以月卡設計為例,提供了“5款周卡+1款月卡”的配置給用戶選擇,此外還有3款“每日特惠”,標價低至1元,“超值禮包、熱銷商品”等各式各樣,讓玩家有更多消費選擇,提高了“氪金黨”玩家的體驗。
但對于部分玩家而言,這種設計就很不討喜(摘取自TapTap熱評首位)
雖然《亂世王者》在盈利能力上一騎絕塵,但單從對SLG玩法革新的層面上說,作為一款后于《列王的紛爭》三年發售的產品,它似乎沒有起到推進作用。反而是在《亂世王者》前一年上線的《率土之濱》,則可以說的上是革新SLG玩法的先行者。
四、《率土之濱》大膽革新,收獲SLG“硬核”玩家一致好評
《率土之濱》是一款劃時代的SLG產品。它的革新點是在于其沙盤玩法對現實軍政模式的高度抽象表現,從SLG的理念上,是做到了核心玩法從“占資源”到“占地塊”的跳躍。
“率土”在沙盤SLG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從最早以“ogame、travian和三國風云”為代表的分城玩法,到“GOW、COK”的王城、采集、探險玩法,再到“率土之濱”的地塊玩法,至此沙盤SLG革新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占地塊”是《率土之濱》的核心玩法
從設計上看,《率土之濱》的地塊玩法是在早期沙盤SLG的分城玩法的基礎上改進。核心區別是,玩家需要在大地圖上“占地塊”,雖然“占地塊”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規則,但《率土之濱》的革新意義是在“占地塊”的基礎上給予玩家更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和實際數值意義。
“虎牢關之戰”
在“率土”里,玩家在大地圖上的行為受到地塊限制,因此只能攻擊已占地塊相鄰的區域。這個規則使“率土”完全區別于COK玩法,同時對游戲體驗的影響深遠。
“率土”的戰場相比COK玩法更宏觀
基于“占地塊”的玩法設計,玩家的勢力邊界被明確固定,因此進攻前需要有策略的“鋪路”,令玩家由此衍生更多奇襲戰術。其次,“占地塊”令游戲大節奏得到放緩,但小節奏卻反而加快,在對局的中后期,玩家的操作量遠高于其余SLG玩法,玩家技術層次也得以體現,因此講究“技術”的SLG玩家更為青睞《率土之濱》。
但過于“重度”的設計,令產品傾向于“硬核”玩家(摘取自TapTap熱評首位)
五、《率土之濱》贏盡了口碑,但錢都讓《亂世王者》賺了
從兩款產品在App Store游戲暢銷榜排名中不難看出,《亂世王者》的盈利能力更勝一籌。雖然單看《率土之濱》的成績,它依然是一款成功的產品,但對比其被譽為“移動端最強SLG”稱號而言,似乎沒有達到應有的位置。
從產品定位上考慮,《亂世王者》雖然作為后發產品,但其目標卻不是以對標《率土之濱》為基準,而是選擇了更為成熟、風險更低的COK玩法,因此在這個層面上,兩者沒有太多的可比性。
而在SLG類型的產品更迭上考慮,COK作為一個歷經時日的玩法,已經脫離了其上升期,新玩法的出現是必然的,《率土之濱》在革新上做得很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在2017年末也推出了一款類“率土之濱”玩法的產品《三國群英傳:霸王之業》。而整個SLG市場也在《率土之濱》和《亂世王者》的影響下逐漸更迭進化。
作為玩家,《率土之濱》帶來更熱血、更沉浸式的SLG體驗,而《亂世王者》則是更主流化、更大眾的集體娛樂感受。
作為業內人士,對《率土之濱》懷抱的是幾分敬畏感,而對《亂世王者》或許更多的是佩服騰訊的強大。
丁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