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總是有人看見售價超過5000的Android手機的時候會說“這么多錢買個Android不如買iPhone”,不過現在若是將S6Edge和iPhone相比的話,這句話其實應當改成“花這么多錢買個iPhone,不如買個S6Edge”。規格:5.
總是有人看見售價超過5000的Android手機的時候會說“這么多錢買個Android不如買iPhone”,不過現在若是將S6 Edge和iPhone相比的話,這句話其實應當改成“花這么多錢買個iPhone,不如買個S6 Edge”。
規格:
5.1英寸2560×1440 Super AMOLED雙曲面屏幕,577ppi;
后置1600萬像素光學防抖相機,單LED補光燈;
前置500萬像素相機;
Exynos 7420八核心64位處理器,14nm FinFET工藝,最大主頻4×Cortex-A57@2.1GHz+4×Cortex-A53@1.5GHz;
3GB LPDDR4 RAM;
32/64/128GB UFS2.0內置存儲,不可拓展內存;
2600毫安時內置電池,支持無線充電技術和快速充電技術;
使用NanoSIM卡,支持移動/聯通/電信 2/3/4G;
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器、背部心率傳感器;
雙面康寧大猩猩玻璃4、金屬中框。
外觀:
雖然有句話很俗,但是還是得說:S6 Edge是有史以來最漂亮的三星Android旗艦手機,首批發售的S6 Edge大多為黑色和白色,金色的數量相當少,而作為S6 Edge獨占的綠色則是更少了,本次我們的評測機是黑色的港行版,型號為SM-G9250。
其實這次S6 Edge的黑色算不上是“黑色”,其實是非常深邃的藍色,當光線照射到低調的機身上的時候,用家就可以看見其深藍色的本質,這種低調之中透露出來的悶騷應該會對上很多人的口味吧,而且這個深藍色似乎對用家的年齡段也沒有什么限制,上至西裝革履的商務男女下至LOL坑隊友的小學生,拿在手里違和感應該都不會很大。
至于很多人擔心的做工問題,就我們手上兩臺港行零售版的情況來看,完全無需擔心,金屬邊框和正反兩面玻璃面板之間的縫隙相當緊密,玻璃面板和攝像頭之間也沒有肉眼可見的縫隙,不過每一臺機器的做工也只能夠代表每一臺機器的個體情況,若是對于做工要求相當嚴格的人,自己去賣場挑一挑會好些。
S6 Edge一口氣扔掉了兩個三星曾經很引以為豪的特性:換電池和插內存卡,所以邊框上僅僅有一個NanoSIM卡槽的開口,卡托的材質很意外地沒有完全使用金屬——很多國產機的卡托都是全金屬的,三星可能是為了良品率所以才沒有使用吧?不過作為一臺頂級的旗艦手機,我們還是希望從內到外用料不求其次,卡托在插好之后和邊框之間契合度、平整度都相當令人滿意,至少跟我們手上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在同一等級上。
底部的USB接口被換回了USB 2.0可能讓許多人頗為不爽——使用2.0的接口可能不能夠完全發揮UFS 2.0存儲介質的全部性能吧。至于邊框上的塑膠隔斷條自然也是為了手機信號接收的,這個挺常見。
S6 Edge的邊框做了一些弧度處理,而為了曲面屏,兩側的邊框非常地細,實際握持的時候對于手掌的壓迫感還是相當明顯的,相比之下使用傳統設計的S6的邊框手感就好得多了。機身周邊的按鍵也是金屬制,凸出得比較多,軟硬度中等偏硬,鍵程合適,按起來還算是愉悅。
帶按壓式指紋識別的HOME按鍵,軟硬度介于Note 3和Note 4之間,較大的按鍵面積按起來感覺不錯,沒有讓人不爽的晃動情況。
S6 Edge整機包括邊框和玻璃,捏起來的時候感覺非常地硬,但是機身的重量卻又很輕,對于用習慣了5.5英寸以上屏幕手機以及Lumia的人來說,這種非常堅固但是卻又有點飄忽的感覺是需要適應的,至于網上已經有的砸核桃、敲釘子以及找另一臺手機互砸邊框的測試我們自然是沒有進行——畢竟對于一臺這么昂貴的手機,任性需要底氣。
總的來說,S6 Edge在外觀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不管是外觀,做工還是配色,放在任何一臺旗艦手機面前都毫不遜色,至于攝像頭凸出的問題,可以選擇戴套解決吧。
屏幕:
S6 Edge實測的手動最大亮度在350nit左右,手動的最低亮度能夠下降到1nit,并且在實際觀看的時候,即使是在最低的亮度下依舊保持有不錯的色彩,這對于喜歡在睡前玩手機的用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至于AMOLED的保留節目“雞血模式”,S6 Edge自然也是會有的,在自動亮度下若偵測到外界強光源,屏幕的亮度可以一下子狂飆到591nit,這個亮度不但是在市面上的2K分辨率屏幕之中數一數二,同時也超過了一大批LCD屏幕,加之S6 Edge的屏幕反射率很低,所以在戶外有著極其優異的可見性。
若是將S6 Edge的屏幕模式設定成“基本”,也就是各大評測網站測試說是色準最好的模式,S6 Edge的屏幕相比于iPhone 6 Plus會更暖,色彩的飽和度相當,當然若是喜歡特別濃艷的色彩,三星依舊保留有自適應顯示模式,那個模式下色彩的飽和度相當高。
性能:
關于性能這個問題嘛,一句話概括就是——在三星推出Note 5之前,S6/S6 Edge是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強的手機。
S6 Edge上面這顆Exynos 7420處理器是三星對準目前稱霸高端手機處理器市場的高通的褲襠的重重一腳,14nm FinFET工藝,以及經過三星6代的大小核設計的完善,三星的這顆7420相對于目前已經開賣的Snapdragon 810處理器有著絕對的性能優勢。
跑分控們進入我們的愛搞機跑分數據庫,其中有其他許多品牌的手機可供對比。
我們的測試項目包括:
1、 圓周率;
2、 RAR
3、 Sunspider 1.0.2;
4、 GFXBench;
5、 3DMark;
6、 A1 SD Bench。
這些測試之中,1和2主要針對CPU性能,3針對瀏覽器性能,4和5針對GPU性能,6則針對內置存儲的讀寫性能。
當然,除了處理器性能之外,S6 Edge總體性能強悍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高速存儲介質的使用,也就是UFS 2.0,相對于目前其他品牌旗艦手機的eMMC 5.0在傳輸速度上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更快的存儲讀寫速度也就意味著能夠縮短應用程序和手機系統載入和讀取數據的時間,并且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連續拍攝高分辨率照片或者更順暢地錄制高清視頻,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存儲速度的提升甚至比處理器性能的提升更加重要,這也就是為什么電腦發燒友們對于高速SSD甚至使用虛擬硬盤的原因。
而目前,配備UFS 2.0存儲介質的手機,只有三星的S6以及S6 Edge。
要是說7420一定有什么不如810的,那應當是內存帶寬峰值了,7420的LPDDR4內存工作頻率是1552MHz,而810的LPDDR4則是1600MHz的,所以后者的峰值帶寬是有25.6GB/s,而前者的峰值帶寬只有24.8GB/s,不過7420使用的Mali-T760 MP8 GPU是具備有壓縮節省帶寬技術的,所以帶動2K分辨率的屏幕也是沒有壓力。
至于S6 Edge的2K屏幕玩游戲會不會降低流暢度這個問題,我們初步測試了《真實賽車3》,使用Google Play原版的情況下運行是非常流暢的,畫面特效很高,運行起來沒有掉幀和卡頓的現象,至于具體幀速,則需要ROOT手機之后安裝相應軟件才能看,這個我們之后會及時更新的。
充電和續航:
S6 Edge的電池容量相對于前作S5反而有明顯的縮小——甚至縮小得還不少(S6 Edge是2600毫安,普通版S6的電池只有2550毫安),看來三星對于這次S6 Edge的功耗控制還是頗有信心的,在簡單的初步使用之后,S6 Edge的續航能力確實還不錯,從剛拿到新機30%左右的剩余電量,一路聊微信拍照片從旺角回到深圳,S6 Edge基本堅持到了我們回到辦公室,至于詳細的續航能力測試,我們會在今后進行。
充電速度方面,S6 Edge若是使用三星原配的充電器,能夠在1小時15分鐘之內完成從5%到100%的充電,對于這個充電速度,我們可以算是相當滿意,快速充電技術確實能夠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盡量地充電,但若是那些有一塊滿電的備用電池的S5用戶,只要微笑地打開后蓋,換上一塊電池就滿血復活了,這一點是S6和S6 Edge用戶羨慕不來的。
我們使用諾基亞的DT-900無線充電板來給S6 Edge進行無線充電,S6 Edge能夠很好地兼容,測試了其他幾個無線充電板,S6 Edge也沒問題,所以說有這方面需求的買家,給S6 Edge選購無線充電板也不一定要死盯著原廠的了,不過無線充電目前還是個沒有特別意義的東西,充電速度是硬傷,并且S6 Edge背部滑溜溜的,要是滑走了充電自然也就斷了。
拍照:
日間樣張:
在今天香港這種并不算理想的天氣情況下,S6 Edge的拍照效果是相當不錯的,相對于之前的三星旗艦手機,S6 Edge降低了銳化的程度,整個畫面更加自然了,但是S6 Edge卻依舊具備有極其優秀的畫面細節表現,相當準確并且穩定的白平衡,飛快的對焦速度和極快的成像速度,并且S6 Edge還有自動的HDR,所以說對于不愿意手動去設定參數的用戶來說,大可以將一起都交給手機,自己只管構圖按快門就好。
可惜日間拍照的時間有限,今后我們會加入更多樣張,或者和其他手機的對比。
夜間樣張:
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網友希望看到S6 Edge和iPhone 6 Plus的夜景拍照對比,而正好這兩臺機我們都有,所以必須得滿足大家的要求,初步的拍照對比僅有夜景的照片進行對比,并且為了盡量還原真實場景,我們在夜景對比部分加入了具備有1英寸CMOS感光元件以及蔡司鏡頭(而不是蔡司認證鏡頭哦)的索尼QX100數碼相機。
當然了,S6 Edge也好iPhone 6 Plus也好,那些號稱拍星星拍月亮拍宇宙甚至能當顯微鏡的手機也好,甚至被許多人奉若神明的Lumia也好,面對1英寸底的QX100還是得妥妥跪下的,QX100的加入至是單純為了盡量還原下真實場景而已,當然松下最新出的那個1英寸底的手機我們還沒有摸過,那臺應該才是最強的拍照手機。
以下場景樣張若無特殊說明,則順序為S6 Edge,iPhone 6 Plus,QX100。
首先是有燈光的大廳內,S6 Edge的樣張明顯比iPhone 6 Plus的樣張更暖色,也許這時候就會有人開始說S6 Edge白平衡跑偏啦你看蘋果白平衡多準呀這是傳統優勢呀云云,但QX100的樣張可是更加黃(實際上拍照時的肉眼所見最接近QX100的樣張,但是色彩的飽和度比樣張低一些),S6 Edge是更接近真實情況的,S6 Edge色彩相當清淡,iPhone 6 Plus對于綠色的渲染則更加明顯。
來到燈光較為一般的戶外,需要說明的是此時實際是有毛毛雨的,S6 Edge再一次展現出了比iPhone 6 Plus更準確的白平衡,并且畫面的亮度也比iPhone 6 Plus更高,寬容度也更好,視野更廣,至于QX100,則是憑借著更大的感光元件以及光學防抖的蔡司鏡頭,展現出了超強的實力,拍攝的照片色彩飽滿,畫面干凈,細節豐富,兩臺手機的畫面細節表現和噪點控制不相上下。
在同樣的地點轉換一下視野,將對焦點對準燈光下的竹子,此時iPhone 6 Plus過度渲染綠色的色彩還原就相當明顯了,燈光下的畫面細節表現S6 Edge優于iPhone 6 Plus,像素數量優勢沒什么好說的,值得一提的是,S6 Edge在這個場景之中對于泊油路面的紋理都有不錯的保留,而QX100在這一場景如果只使用自動模式進行拍攝的話,白平衡就會偏黃得厲害,所以在這一場景下,S6 Edge是最接近真實情況的。
這這一組樣張之中,iPhone 6 Plus在不進行任何手動調節曝光的情況下不出意外地出現了嚴重的欠曝,畫面黑乎乎一團難以辨認任何細節,直接令人失去了放大看的興趣,S6 Edge的表現令人滿意(該場景沒有拍攝QX100的樣張,各位抱歉)。
這一組街邊的樣張之中,我們可以主要看看畫面中路牌的細節以及周邊樹葉細節表現,S6 Edge的畫面細節表現挺不錯,畫面亮度充沛,不過噪點偏多;iPhone 6 Plus在壓低了曝光之后,噪點是控制得不錯,但是直接導致畫面的細節不足,并且由于像素數量的硬傷,就算被保留下來的細節也不如S6 Edge多,至于iPhone偏綠的色彩還原,我們已經放棄吐槽了;而QX100嘛,這里碾壓兩臺手機沒有任何問題。
其他拍照功能:
S6 Edge上面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拍照功能就是連續追蹤對焦,不過這個功能需要手動開啟,開啟之后點選取景框內的物體之后,手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對著選定的物體對焦,不過若是物體邊緣過于不明顯,會有追丟情況出現,不過總的來說,這個功能對于拍攝自家的寵物、孩子以及體育比賽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
至于對焦能力方面,我們發現在開啟追蹤對焦功能之后,再單擊靜止的物體進行對焦的時候,會有幾率發生對焦點跑偏的情況,在關閉追蹤對焦之后問題消除,看來這個問題會需要三星后續進行些優化來解決,就目前而言,最好還是在不需要追蹤對焦的時候關閉此功能比較好。
軟件:
因為我們拿到機器的時間還不長,所以對于軟件的評測自然也不會過于深入,初步感覺S6 Edge的UI操作邏輯和以往三星手機沒有不同,S6 Edge的UI最大特點是使用了文字標簽代替了以往的扁平化圖標,雖然聽起來沒什么,但是這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尤其是中年用戶和首次接觸三星智能手機用戶的學習成本,但是對于老三星用戶來說,S6 Edge砍掉了許多的設定選項無疑會讓他們一時無所適從,比如S6 Edge徹底砍掉了硬件菜單鍵——長按多任務按鍵出來的是分屏窗口,應用抽屜也不能夠讓應用以字母表順序排列了(至少我和肥威都沒找到應該在哪兒設定),觸摸按鍵的背景燈不能手動強制關閉了(至少我和肥威都沒找到應該在哪兒設定),同時還取消了雙指下拉通知欄展開所有開關。、
所以對于三星的資深用戶來說,S6 Edge的TouchWiz的瘦身會有點矯枉過正了吧。
此外因為S6 Edge的屏幕曲面部分相對于Note Edge要小得多,所以S6 Edge的曲面屏功能也少了不少,也只是有簡單的通知顯示和某些國內網站不存在的信息流和天氣預報而已,側屏APP沒有出現,息屏的時候摩擦一下預先設定好的側邊,側邊就會亮起顯示資訊。
而三星為了不讓這個側屏顯得很雞肋,就加入了最多能放下5個聯系人的側屏聯系人界面,5個聯系人對應5種能夠自定義的顏色,來電的時候會波浪閃動,但是并不像許多人想象一般是兩邊閃,實際上是只有一邊閃的……
若是預先設定好的5個聯系人來了電話用戶沒接到,那么屏幕的側邊就會出現對應的一條細細的色條,拉出來可以快速檢視并根據需要回撥電話或者回復短信。
至于S6 Edge這個按壓式指紋識別,也是重要的一項升級之一,新的指紋識別錄入和使用都更加方便了,識別率也頗高,速度也更快,但是對于姿勢的要求還是有,應當是受限于有限的HOME按鍵面積,S6 Edge的指紋識別并不能做到像iPhone和魅族MX4 Pro那樣對手指頭的角度要求甚少。
而為了保證指紋錄入的完整性,一個指紋在錄入到80%的時候,手機會彈出提示讓用戶錄入指尖的指紋,以保證整體的使用體驗,這么做確實還挺貼心的,但是有時候就算錄入了指尖的,想要用指尖直接解鎖手機依舊有點難度。
三星在發布會上強調,S6這一代的TouchWiz是在聽取了用戶意見之后,對系統功能進行了取舍的“精華版”,丟掉了許多不實用的功能以及設定選項,但是保留了體感撥號、拿起通知等實用的功能,感覺還是相當好的,系統操作起來非常流暢,足夠清爽,并且很良心的一點就是港版預裝的APP數量大幅度減少,并且所有預裝的APP都能夠手動禁用,至于國行版能不能有這個待遇,我們還不確定,至少港版有這個待遇的。
總結:
三星發布S6和S6 Edge時,反復強調了“聽取了消費者的意見”,也是,三星這回把以前的短板幾乎一口氣全填上了——色彩更準確,亮度更高的屏幕、效果更好的前置攝像頭、更精良的機身做工和上檔次的用料、更直觀更輕量化的UI、更快的相機啟動和拍照速度,雖然丟掉了可換電池和可插卡,但是相比于S6 Edge所獲得的提升來說,這樣的代價算是可以接受的,畢竟S6 Edge不是這個價位唯一一臺不能換電池又不能插卡的手機。
S6 Edge絕對是一臺極好的手機,精良的機身做工、頂尖的綜合性能和出色的拍照效果,要想給它挑刺實在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網上許多口水都集中在了凸出的攝像頭和縮小的電池容量上,其實這個東西對于三星來說應該是蠻好解決的,直接把機身加厚到把攝像頭“做平”,,然后正好塞進更厚容量更大的電池,但三星并沒有這么做,至于理由,只有三星才知道吧。
至于S6 Edge的售價,這個必須說確實很貴,規格基本完全一樣的普通版S6售價要便宜800元人民幣左右,而普通版S6已經是一臺非常優秀的智能手機了,所以S6相對來說,絕對是個更實惠的選擇,并且國行版和港行版的S6還有雙卡,而且港行版的S6也是具有全網通能力的,而雙曲面的逼格到底值不值這個差價,就留給各位買家們糾結吧。
優點:
綜合性能極強;
拍照效果非常好,追蹤對焦功能非常實用;
屏幕效果非常好;
機身做工非常好;
能夠使用移動聯通甚至電信的SIM卡并且支持2/3/4G;
無線充電兼容性相當好。
缺點:
不能插內存卡;
電池容量偏小;
貴。
高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