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半個月前,我在美國跟隨家人甲提了8代凱美瑞。這周,家人乙長租的車也臨近還車期,打算再換一款車,我作為汽車愛好者自然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同去選車??紤]到家里已經有一輛凱美瑞,這次首選目標就換成了10代雅閣。背景:我家人上一輛車是2016款豐田R
半個月前,我在美國跟隨家人甲提了8代凱美瑞。這周,家人乙長租的車也臨近還車期,打算再換一款車,我作為汽車愛好者自然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同去選車??紤]到家里已經有一輛凱美瑞,這次首選目標就換成了10代雅閣。
背景:我家人上一輛車是2016款豐田Rav4,2.5LE AWD(四驅低配版),長租了3年,租車費總計10900美元,其中月租金187美元,首付4000美元。2016年8月起租,現在正好到了要還車的時候。
和我的家人甲不一樣,我的家人乙對于汽車這種大件消費品的價格是很在意的,最反感花冤枉錢,不達到心理價位絕不輕易出手。這次首選本田,也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了雅閣的優惠信息。到店之后,本田的銷售和國內套路一樣,先帶我們試乘試駕,介紹一下車的功能和操作??紤]到我家人乙對配置無感,所以備選車型就是1.5T+CVT的最低配,指導價24640美元。
沒想到還能8折提雅閣
接下來是漫長的店內議價環節。跟銷售軟磨硬泡了將近3個小時,終于拿到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價格。
第一回合銷售的報價是首付8000美元,月租89美元,租期39個月,總費用11382美元,每年行駛里程不得超過16000公里。我們覺得首付太高了,于是銷售很爽快地把首付降到6900,月租不變。這么干脆地減掉1100美元,看來價格還有很大水分,我們覺得首付還是高,希望能再低點,銷售以“向上級請示”為由起身離開,這個套路跟國內買車很像。回來后銷售表示,要想更低的首付,只能上調月租,并給出首付5000美元、月租170美元的報價。然而我一算,總費用11080,比首付6900那個反而還漲回去了,糊弄誰???我們索性告訴銷售,首付要低,總價也不能高。如果價格合適,今天就可以提車,但如果不合適,我們也約好了去別的店,不差你這一家。又拉鋸了兩三個回合,銷售給出了首付4200元,月租150元的報價,租期變為36個月,也就是3年整,總費用是9600美元,每年里程限制不變。這比朋友在這家店租的思域只貴了400美元,比Rav4便宜了1300美元。這樣的價錢已經達到了我們的心理價位,不需要戀戰了。
不管是租還是買,價格都是基于指導價基礎上的優惠而來。這個租金,是以裸車19870美元的購買價算出來的,相當于優惠了近5000美元。接近8折的幅度,在國內也就是BBA和其他豪華品牌能有,沒想到美國的本田也能做到。如果按這個價格買車,落地大約2.3萬美元出頭,比家人甲的凱美瑞足足便宜了4000多美元。不管是以美元思維還是人民幣思維,這價格在我看來都算不錯了。
估算下來,長租3年的價格大致是買車的40%。租車相比買車,各有利弊。租車的缺點是車不在自己名下,車險更貴(700美元/半年),用車里程受限,外觀內飾不能有明顯大傷或臟污;優點是3年后就能換新車,不需要擔心中后期可靠性下降和保養成本上升,一次性花費小。對于我家人乙的用車需求來說,租車的缺點影響不大,畢竟每年平均只跑14000公里,很少去車多的地區,車在美國也算不上一種資產,自然比買車更劃算了。
安全配置滿格
美版雅閣1.5T+CVT的最大功率192馬力,峰值扭矩261Nm,相當于國內的260Turbo,也就是高功率版,只不過參數和中規車有微小差距。
作為乞丐版,這車舒適性配置確實不多,織物全手動座椅、塑料方向盤、沒雷達、沒天窗、沒霧燈、沒后排出風口,后座只能整體放到,亮點只有Honda Sensing(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倒車影像、自動大燈、LED近光、雙曲自動空調、多功能方向盤、一鍵啟動,不過被動安全都是滿配,前排正面氣囊、前排雙膝部氣囊、前后排側氣囊、頭部氣簾一樣都不少,這是所有美規車共同的特點。
在美國 IIHS碰撞測試中,雅閣的各項碰撞成績都是G(good),只有在大燈方面得了A(Acceptable)和M(Marginal)。然而國內的雅閣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正面25%偏置碰撞和側撞兩個大項只得了A,其中有個別小項目甚至還有P(Poor)。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美版雅閣安全配置全系一視同仁,而國內雅閣的低配版沒有后排側氣囊、前排膝部氣囊和貫穿前后排的頭部氣簾。氣囊數少了,碰撞時車內乘員上半身的運動幅度自然就缺乏足夠的被動約束,容易因為磕碰而受傷,這正是雅閣在中保研測試中的失分點所在。
提車初體驗
剛剛提車,初步說一些優缺點吧。
優點:
1.全系標配電子手剎和自動駐車,不像美版8代凱美瑞那樣區別對待——低配腳剎,高配電子手剎+自動駐車。
2.空間寬大,座椅舒適。無論前排的柔軟度、包裹性、坐墊長度,還是后排坐墊長度、坐墊傾角、柔軟度、靠背角度,都恰到好處。
3.底盤濾震性很好,路感反饋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柔韌型,小震動傳遞不到方向盤,大震動既不生硬也不忽悠,能一次回彈到位,沒有余震。
4.轉向手感堪稱完美。低速輕而不虛;高速沉穩,但不鈍不澀,開起來很有穩重感和安全感;轉向阻尼從輕到重的隨速變化很線性,不飄不拽手。簡單說就是兩個字:好開。
5.車身跟隨性和過彎側傾的抑制比較出色。我家附近有個急彎,開7代凱美瑞20mph(1mph=1.61km/h)以下才覺得穩當,開10代雅閣25-30mph過依然很有信心,也不覺得甩得慌。
6.同為小排量渦輪增壓,雅閣的1.5T比邁騰的1.4T油門調校線性得多,基本上踩多少有多少,沒有“輕踩不走重踩又竄”的現象,CVT與發動機的匹配也很好,平順性也沒得說。
7.油耗確實低。提車時表顯油耗11.6mpg,折合百公里油耗20.3升,表顯續航331英里;在沒清零的情況下開了13英里,續航只減少了7英里,表顯油耗降到21.3mpg,折合百公里油耗11升;第二天又開了10英里,表顯油耗降到30.7mpg。
根據美國國家環保局(EPA)和我國工信部的油耗測試結果,雅閣1.5T在動力更強的情況下,油耗和8代凱美瑞2.5L差不多。當然,這也證明了小排量渦輪增壓并不一定比同等動力的大排量自然吸氣省油。
市區油耗:美國環保局8.4(凱)/ 7.84(雅) 中國工信部7.7(凱)/7.6(雅)
高速油耗:美國環保局6.03(凱)/6.19(雅) 中國工信部5.0(凱)/5.1(雅)
綜合油耗:美國環保局7.35 (凱)/7.13(雅)中國工信部6.0(凱)/6.0(雅)
8.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功能標定得比較友好。ACC的自動加減速以及車道糾偏都是溫和、平滑的漸進式動作,過程很自然,不會讓你感覺到粗暴和生硬。
9.極限動力出色,比凱美瑞2.5L+8AT明顯快一截。
缺點:
1.胎噪比較大,在水泥路或粗糙的柏油路上尤其明顯。
2.都B級車了,發動機蓋竟然不是液壓撐桿,差評。這點就不如凱美瑞和中規版雅閣了。
3.倒車影像清晰度一般,個人覺得低于2019年B級車平均水平。
4.后備廂尾門本體沒有開關按鍵,只能通過鑰匙和主駕駛車門的按鈕打開后備廂,這是很多日系車的通病。更討厭的是鑰匙開啟的方式在發動機啟動狀態還不能用。
5.雖然油門線性很好,但急加速動力響應比較滯后,需要即時超車時動力來得慢半拍。
6.手動座椅我不抵觸,但主駕駛只有6向調節,坐墊傾角不可調,腰部支撐也沒有,副駕駛更是只有最基礎的4向調節,我在國內的乞丐版蔚攬就連副駕駛手動座椅都有8向調節。
補充一個說不上是優點還是缺點的:美版雅閣和美版凱美瑞一樣不帶自動啟停功能。看來美國佬無論從個人省油還是排放法規方面,都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啊。
都說國內買車經常強奸裝飾包,其實美國在這方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提的這臺雅閣被強加了防盜玻璃、車門防撞條啥的,居然要價1100美元,而且這個是新車從廠家運到店里之后就被經銷商預裝好了,取不下來,所以只能優惠,不能取消。要不是覺得總價已經很便宜了,這個強奸包說什么我也不要。
——THE END——
金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