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1999年7月24日至8月8日,全家外出旅游,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7月24日乘坐76次列車于25日晚抵達北京。26日凌晨時全家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而后游覽了故宮博物院、北海公園,感受了北京的高溫。27日去十三陵水庫
自1999年7月24日至8月8日,全家外出旅游,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7月24日乘坐76次列車于25日晚抵達北京。26日凌晨時全家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而后游覽了故宮博物院、北海公園,感受了北京的高溫。27日去十三陵水庫、長城、定陵游玩,28日游玩了北京動物園、頤和園,29日參觀了軍事博物館、瞻仰了毛主席紀念堂、游玩了天壇公園。30日乘坐北京——大連529次列車于31日早晨抵達大連,稍事休息后便上星海公園、大連森林動物園游玩。8月1日上旅順游玩。2日在大連夏家河子海濱浴場游玩,當晚乘天鵬號輪船于3日抵達威海,乘興游玩了成山頭、圣水宮,下午乘車抵達青島。4日在青島市內游玩并在海濱浴場接受了海水的沐浴。5日去嶗山游玩一日,6日上午參觀了青島海軍博物館,傍晚乘坐172次列車返回蘭州。特此記之。
這是1999年8月旅游回來后寫的游記,并專門制作了旅游相冊。這也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外出旅游,經過精心謀劃,選擇了北京——大連——旅順——威?!鄭u這條路線。
七月二十五日北京
7月25日抵達北京后,在北京西站留影。
七月二十六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故宮、北海公園
1999年7月26日凌晨4時抵達天安門廣場,在人山人海中,兒子坐在我的肩膀上,觀看了莊嚴的升旗儀式,而后游覽了故宮博物院、北海公園,感受了北京的高溫。
在天安門廣場留影。
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在故宮太和殿前留影。
那時候去故宮,只是走馬觀花去看,在北京近40度的高溫下游玩的確不容易。而且那時候的攝影技術也不是很好,只是能夠把人照到就可以了,買的彩色膠卷基本上是柯達,照相時還要節省膠卷。
北海公園
在高溫炎熱中游玩了北海公園。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匾額由毛澤東主席命名并親筆題寫。這是當時購買的門票。
緊緊張張,游玩一天。
七月二十七日十三陵水庫、八達嶺長城、定陵
十三陵水庫位于北京市昌平縣城北側,坐落在溫榆河的支流東沙河上,距北京城區約35公里,始建于1958年。是一座以防洪、發電、灌溉、養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
在十三陵水庫前留影。
八達嶺長城
前往八達嶺長城,實現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愿望?,F在看看那時的照片,也是蠻狼狽的。
到北京爬長城是必須的,當時選擇的是八達嶺長城。那年的北京十分炎熱,氣溫高達38度以上,在高溫、人山人海中我們爬上了長城。
到了長城都是汗水。
人山人海、摩肩擦踵。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
人流組成的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
八達嶺原為隘口,后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歷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墻、擋馬墻等,后來逐漸增建為長城,并修筑敵樓、墩臺。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梁口、于家沖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墻、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這是當時拍攝的幾張照片,后來使用掃描儀將彩色照片掃描出來。
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歷)的陵墓。這里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長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萬歷十二年至萬歷十八年)。
那個時候隨團去參觀,對定陵的相關歷史也不十分了解,后來才慢慢了解到,定陵的挖掘是中國考古的一個悲劇。
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動物園、頤和園。
北京動物園
讓孩子享受幸??鞓返耐辏诒本﹦游飯@盡情游玩。
頤和園
清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在高溫、熱浪中結束一天的游玩。
七月二十九日軍事博物館、天壇公園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參觀游玩軍事博物館,讓兒子了解軍事知識。
天壇公園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筑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墻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筑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祈谷壇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祈年殿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為一矩形大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為三重檐圓 殿,殿頂覆蓋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并更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為統一的藍瓦金頂,定名“祈年殿”,內部開間還分別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僅存的一例。
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筑,是 中國 古代木結構建筑的經典之作,被譽為 中國 古代建筑技術與藝術完美的結合。
天心石,圜丘的上層臺面四周環砌九圈臺面石,中心圓形石板稱“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一圈為十八塊,依次遞增九塊,直至八十一塊,寓意“九重天”。
皇穹宇位于圜丘壇以北,為圜丘壇的正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稱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為現在的式樣。
欞星門,是古代祭壇壝(wéi)墻專用門式,形似牌坊,以漢白玉石雕造。天壇圜丘內外外墻各設門四組。每組 三門 ,共設欞星門八組24座,稱“云門玉立”。
“戰高溫斗酷暑旅游北京,倆傻蛋領一孩冷慫挨宰”,自嘲自諷之后,結束了北京之旅。7月30日乘坐北京——大連529次列車前往大連。
七月三十一日大連星海公園、森林動物園
7月31日早晨抵達大連,稍事休息后便上星海公園、大連森林動物園游玩。
在大連星海公園游玩,這也是第一次見到大海。
圣亞海洋世界,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星海廣場西側、星海公園內,毗鄰游艇碼頭;是由中國內陸、中國香港和新西蘭聯合投資近一億元人民幣建成的海底通道式水族館。
在海底通道式水族館觀賞海洋動物。
大連森林動物園
大連森林動物園坐落于大連白云山風景區內,占地面積7.2平方公里。1998年度被評為遼寧省"五十佳景區"之一和大連市"十佳景區"之一。1998年度又被評為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
大連森林動物園充分展示了景區森林、花園、動物園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無窮魅力。
八月一日旅順
白玉山原名"西官山",白玉山坐落于旅順城區中心,是旅順八大景區中的中心景點,海拔130米,原叫西官山,傳1881年李鴻章視察旅順船塢時,曾很有雅興地登上此山俯瞰旅順全景,當從隨員口中聽說對面山叫黃金山的時候,隨口說道:"既有黃金,當有白玉"——由此得名(也有傳說是因早年山石潔白似玉而得名)。山頂有白玉山塔和高達110米的電視塔及海軍兵器館。
旅順博物館參觀。稀世之珍雙龍洗:盆底紋飾為四條魚,鱗尾俱全。盆內盛水后,用手摩擦它的外廓上兩個弦,立即發出響亮的嗡嗡聲,繼而盆中的水出現美麗的浪花,水珠四濺,魚洗大有飛泉之妙。摩擦愈快,聲音愈響,波浪翻騰,水珠噴射愈烈。
旅順清代南子彈庫。位于旅順模珠礁海岸,是一座半地穴式彈藥庫,始建于1880年,當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旅順建軍港,修炮臺的同時修建的,它是我國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彈藥庫。
203景區是旅順口國家森林公園中的主要景區。景區內既有以大面積黑松、刺槐和櫻花為主的自然景觀,又有以日俄戰爭為主的人文景觀。其中的203高地,是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的一個戰場。戰后,日本侵略軍在山巔修了一座彈形塔,并以203的諧音,將此山稱為"爾靈山"。登上主峰,西望渤海灣,蛇島、鳥島和老鐵山風景區清晰可見,南瞰旅順港口盡收眼底。
登上白玉山頂,旅順口軍港及市區風光盡收眼底。
參觀旅順萬忠墓紀念館、旅順海軍兵器館的門票。
八月二日夏家河子海濱浴場
夏家河子浴場是大連市四大海水浴場之一。位于大連市甘井子區北部渤海海峽,距市中心16.2公里,海岸線長達1.2公里。這里最大特點是灘涂廣闊平坦,風平浪靜,海底為柔軟的細沙泥質,岸上一色沙灘,沙粒細均。離岸幾下米也只有齊腰的水深。因此,這里非常適合初學者游泳,而被稱為"天然的游泳池"。
在大連虎灘游玩。當晚乘天鵬號輪船前往威海。
八月三日威海成山頭、圣水觀
乘坐了一夜的輪船,8月3日早晨到達威海。
天盡頭位于威海市榮成市的成山鎮,原名成山頭,但是老百姓卻習慣稱它為天盡頭。它是中國海岸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海上高角,自古就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
拍攝的唯一一張風景照片。
景區有個東天門,因為秦始皇造橋求仙藥的故事發生在這里,所以古人有個說法:天門一隔,兩個洞天,不入此門,休想成仙。古人所說的“天門",就是這個東天門。
這里曾經是秦始皇巡游統一后中國的最東端,來這里還有求得長生不老仙丹的目的。照片上面的雕塑就是秦始皇東巡時的場景。
威海圣水觀
圣水觀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位于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崖西鎮,因觀內有圣泉而得名。七真之一王玉陽于1164年在此定觀建廟傳教,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一登天留仙跡。
下午自威海乘坐汽車前往青島,8月3日下午抵達青島。
青島
在青島廣場游玩。
八月四日青島
8月4日在青島市內游玩,并在海冰浴場沐浴海水。由于當時游玩回來寫的游記比較簡單,上面照片中的地點已經完全不清楚了。
八月五日嶗山
嶗山,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太清宮前留影。
一天時間,游玩了嶗山。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正是嶗山風景的特色。
八月六日青島海軍博物館
青島海軍博物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
在海軍博物館盡情游玩。
游玩過程中碰巧遇到一個學校的同學,世界真是太小了,于是合影。
至此,7月24日自蘭州出發,于8月8日返回,歷時16天時間,游玩了北京,遼寧大連、旅順,山東威海、青島,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拿出塵封在書柜中的旅行相冊,將以前掃描出的照片加以整理。這些老照片不但留下了當時當地的自然風光,而且又詳細記載了我們的旅行足跡。靜心慢慢翻閱、觀看,那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色著實令人震撼,也同時深感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就用家中影集封面的一句話作為此篇的結束語吧。
風雨的路途都成為過去,而我們的故事卻常留在心底。
高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