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1.28—2022.2.8”今日初八,結束假期返工的第二天。雖然春節期間疫情依舊、寒潮肆虐,但還是留下了不少溫暖和榮耀的瞬間。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藝術圈也欣欣向榮,蓄勢待發。在過去的一周多時間里,傳統文化與藝術仿佛無處不在,令人
“2022.1.28—2022.2.8”
今日初八,結束假期返工的第二天。雖然春節期間疫情依舊、寒潮肆虐,但還是留下了不少溫暖和榮耀的瞬間。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藝術圈也欣欣向榮,蓄勢待發。
在過去的一周多時間里,傳統文化與藝術仿佛無處不在,令人目接不暇。首先是承包了春晚熱度的舞蹈劇《只此青綠》為觀眾帶來了別開生面的視覺享受;緊接著有冬奧會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的浪漫倒數和中國結雪花的空靈造型;北京新添地標,填補了工藝美術和非物質遺產國家級博物館的空白。
而海外藝術圈也同樣熱鬧。受疫情影響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被迫延期,威尼斯雙年展發布了最新的參展名單,伊拉克尋回315件掠奪文物,FLAC總監跳槽巴塞爾。
本篇報道閱讀時長約12分鐘。
藝術 · 事件
只此青綠,不止青綠
作為虎年春晚中現象級的舞蹈節目,《只此青綠》結合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舞者的柔美身姿,舞臺上徐徐展開的畫作在為觀眾帶來別開生面的視覺享受的同時,抽象成流動情感的舞姿也傳達了畫家胸中的溝壑山川與生命意趣。從《雀之靈》、《醉鼓》、《朱鹮》到去年河南衛視春晚的《唐宮夜宴》,再到《只此青綠》,將舞美、燈光及數字技術與傳統元素結合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熒幕呈現方式。包括從三星堆發掘的古蜀國面具中獲得靈感的創意舞蹈《金面》,也通過CG設計和光動捕捉技術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浪漫對話。節目在充分展現山河之美、歷史之美的同時還表現了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美學意境?!肚Ю锝綀D》令人心馳神往,但山中不止“青綠”,還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
藝體盛會盡顯東方美學,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難求
2月4日晚,萬眾期待的冰雪盛會正式拉開序幕。在“人少而不空,空靈而浪漫”的指示下,張藝謀導演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飽含東方韻味的開幕式。無論是二十四節氣的浪漫倒數還是迎客松的夜空絢爛、中國結雪花的空靈造型還是“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澎湃,抑或點燃火炬的長信燈、服裝上的山水畫、獎牌里的同心圓玉璧,每一處設計都蘊藏著深厚的“東方美”,各式傳統紋樣的轉化變換都在科技與人文的交織中呈現傳統與未來和諧交融。
而早已露面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更是引發了全民的追捧熱潮,尤其是憨態可掬的“冰墩墩”,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頂流。全世界都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征服,線上線下都處于一墩難求的狀態。它的設計者是廣州美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在經歷了上萬幅手稿才敲定為熊貓原型。這個圓滾滾的熊貓的形象,外罩富有能量的冰晶外殼,加上酷似宇航員的造型,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出了冰雪運動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2022威尼斯雙年展發布參展名單
威尼斯雙年展logo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海報
2月2日,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公布了213位參展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名單,他們將參加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舉行的第59屆主題為“夢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的雙年展,多數與20世紀上半葉活躍在歐洲或美國的前衛運動有關。在這 213 位藝術家中,有 180 位從未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出過。其中已經逝世藝術家的比例占據總數的44%,大部分還鮮為人知;而參展女性藝術家的比例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只有21名男性的作品。入選的藝術家來自58個國家,構成了雙年展迄今為止最具國際多樣性的隊伍,參與主題展的中國藝術家包括李爽、陸楊和鄭波。
展覽藝術總監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表示,此次雙年展將關注女性和多元性別藝術家的作品,“挑戰男性作為宇宙中心的形象”。此外,展覽還將重點關注人類、不同生命形式和技術之間的關系。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延期至今年5月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巴塞爾藝術于1月28日宣布,鑒于香港目前的疫情形勢,為確保參展藝廊、展會工作人員及所有訪客的安全,將原定于3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延期至今年5月,貴賓預展為2022年5月25日及26日,公眾開放日為5月27日至29日。而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OVR:2021”則不受疫情影響,按原計劃于2022年2月9日晚上9點至13日上午7點期間開放,將呈獻來自21個國家及地區的59間藝廊在2021年的精選作品。
拜登撤銷特朗普時期限制公共藝術的政策
在特朗普的指導方針下無法委托的公共藝術作品包括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火烈鳥》(Flamingo),1974,芝加哥. 圖片:Vincent Desjardins/Flickr.
1月31日,拜登政府宣布撤銷前總統特朗普發布的限制聯邦建筑可委托的公共藝術類型的政令。該政令于2020年7月實施,規定委托創作的作品應描繪美國著名的歷史人物、事件,并“闡明我們國家建立的理想”,該命令還要求“對人物進行現實主義的表現,而不是抽象或現代主義的表現”。這個狹隘的規定限制了大量公共藝術家的創作,對這項政策的修正取消了對主題的限制,旨在吸引不同的藝術家和藝術風格。
黎巴嫩博物館將歸還伊拉克300多件掠奪文物
上周末,包括 300 多塊楔形文字泥板在內的337件考古物品從黎巴嫩運回伊拉克。據稱,這些文物是從幾個伊拉克考古遺址掠奪而來的,曾在黎巴嫩北部由商人賈瓦德·阿德拉 (Jawad Adra) 創立的私人機構納布博物館 (Nabu Museum) 展出。近年來,伊拉克加大了追回在政治動蕩時期被掠奪的文化財產的力度。去年,美國向伊拉克退還了 17,000 多件走私文物,包括可追溯到 4,000 年前的雕像和美索不達米亞雕刻品。伊拉克外交部長法德侯賽因表示,他的政府將“不遺余力地在全世界尋回我們的其他文化遺產”。
韓國光州雙年展設立以樸瑞博命名的10萬美元大獎
從左到右分別為GIZI基金會會長樸成浩、藝術家樸瑞博、光州雙年展基金會會長樸陽宇,照片由光州雙年展基金會提供
韓國光州雙年展是亞洲最重要的雙年展之一,其將發放以藝術家Park Seo-Bo 的名字命名的獎金 100,000 美元。他與該國 1970 年代的 Dansaekhwa 運動有關。該獎項被命名為光州雙年展公園瑞寶藝術獎, GIZI 基金會承諾提供 100 萬美元的資金。第一個獎項將于 2023 年頒發,該獎項由泰特現代美術館高級策展人 Sook-Kyung Lee 組織。該獎項不是雙年展頒發的第一個獎項,但這個獎項的規模更大,與惠特尼雙年展和哈默博物館的洛杉磯制造雙年展不相上下 ,都附帶 100,000 美元。光州雙年展基金會主席樸陽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希望該獎項能夠“振興韓國整個藝術界”。
全球 · 機構
國際博協發布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闡釋
繼發布“博物館的力量”作為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后,1月29日國際博協還對該主題進行了闡釋。博物館不僅教會我們了解自己的過去,還打開我們的思想去接受新的觀點,而這正是人們構建更美好未來的兩個基本步驟。圍繞“博物館有能力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博協通過三個視角探討了博物館為其社區帶來積極變化的潛力,具體包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數字化與可及性創新的力量以及通過教育進行社區建設的力量。
楊北辰出任美凱龍藝術中心總監
1月29日,美凱龍藝術中心宣布任命研究者與策展人楊北辰博士為美凱龍藝術中心總監。楊北辰目前是普拉達基金會“思想委員會”三位成員之一,在加入美凱龍藝術中心團隊之前,他曾擔任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特約研究員以及《藝術論壇》中文網資深編輯,現任教于中央戲劇學院。其策展實踐與跨學科的學術方向相輔相成,曾策劃過的項目包括“新冶金者”(尤利婭·斯托舍克基金會,杜塞爾多夫)、“在地宇宙”(喬空間,上海)、“微紀元”(國家畫廊,柏林)、廣州影像三年展2021“交融的激流”(廣東美術館,廣州)、“牛皮紙包裹的月亮”(榮宅,上海)等。
巫鴻出任OCAT深圳館名譽館長,魯明軍出任學術總監
左:巫鴻(Wu Hung),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和策展人。OCAT研究中心前執行館長,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OCAT學術委員會主席、OCAT深圳館和OCAT研究中心名譽館長。
右:魯明軍,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系青年研究員,策展人。
1月30日,OCAT(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理事會宣布,由巫鴻教授擔任OCAT深圳館名譽館長,魯明軍博士擔任OCAT深圳館學術總監。OCAT深圳館是OCAT成立最早的機構,也是館群中的總館,長期致力于國內和國際當代藝術和理論的實踐與研究。從2005年開創至今,OCAT深圳館一直圍繞著藝術實踐和思考展開策展、研究、出版、公共項目與收藏工作。
下架!國家文物局要求加強碑刻石刻文物拓片管理
1月31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通知,要求加強石刻文物拓印管理,凡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售賣的碑刻石刻文物拓片應全部下架。通知明確要嚴控拓印石刻文物范圍,嚴格審批管理,嚴禁違法違規拓??;嚴格限制碑刻石刻文物拓片銷售;嚴禁用碑刻石刻文物拓片作為禮品饋贈以及嚴厲打擊違法盜拓行為。切實加強和規范碑刻石刻文物拓印管理,以確保文物安全。
卡尼西爾·姆邦瓦擔任2023年利物浦雙年展策展人
南非藝術家和獨立策展人卡尼西爾·姆邦瓦(Khanyisile Mbongwa)被任命為第12屆利物浦雙年展策展人,展覽將于2023年6月至9月舉行。此屆展覽也標志著利物浦雙年展創立25周年。她曾是開普敦的Handspring Trust for Puppetry Arts執行總監,此外也是三個團體的創始成員:以藝術、音樂和詩歌為中心的Gugulective、有色人種女性詩人團體Rioters In Session,以及社會參與活動團體Vasiki Creative Citizens。
她的策展經歷包括2021年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Marres當代文化中心舉辦的群展“歷史的腳注:關于愛與自由”(History’s Footnote: On Love & Freedom);2020年在諾瓦爾基金會舉辦的南非藝術家阿提-帕特拉·魯加(Athi-Patra Ruga)的個展;2018年在科隆CAT駐地期間策劃的“藍圖:無處可去,何處是家?”(BLUEPRINT: Where There’s Nowhere To Go, Where Is Home?)等。
當代藝術基金會任命 Kay Takeda 為執行董事
由藝術家賈斯珀·約翰斯和約翰·凱奇于1963 年共同創立的當代藝術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s)紐約于2月1日任命Kay Takeda為其下一任執行董事。上周,這家機構還宣布了最新一輪受助者,包括舞蹈、詩歌和視覺藝術領域。在加入 FCA 之前,Kay Takeda是 Joan Mitchell 基金會的藝術家項目副主任,她在那里從事的項目包括國家獎學金、遺產規劃資源以及在新奧爾良基金會中心的駐留項目。她還曾在曼哈頓下城文化委員會擔任贈款和服務副總裁。
又添地標!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館
歷時八年,由中國建研院與德國gmp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承擔總包設計的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于2022年2月5日落成開館,并舉辦首展“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場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東側,毗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科技館、中國歷史研究院和國家體育場等建筑,將文化、生態、科技和奧運主題統一在一起,形成整體的文化建筑集群。該項目標志著我國又新增一處代表國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顯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氣象的重要文化地標,填補了工藝美術和非物質遺產國家級博物館的空白。
前任總監跳槽巴塞爾藝術,巴黎攝影博覽會總監接任FIAC
就在1月27日巴黎大皇宮宣布巴塞爾藝術展將取代FIAC于今年十月在該場地舉辦展會后,巴黎攝影博覽會(Paris Photo)和FIAC的母公司France RX于2月3日宣布委任自2015年起擔任巴黎攝影博覽會總監的弗洛倫斯·布爾喬亞(Florence Bourgeois)同時為FIAC的總監,她將接任領導FIAC長達18年之久的詹妮弗·弗萊(Jennifer Flay)的工作。
布爾喬亞于2012年擔任巴黎和倫敦的藝術與設計館(Pavillon des Arts et du Design,PAD)博覽會總經理,她早先曾在拍賣行Artcurial的現當代藝術部門和奢侈品集團LVMH的市場營銷部門工作。前任總監弗萊將完全離開FIAC,據《藝術新聞》報道,據傳她將加入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指導該組織在大皇宮推出的新博覽會。鑒于巴塞爾藝術展將在巴黎新展啟動前招募工作人員,FIAC的其他員工也很有可能跳槽。
藝術 · 市場
波提切利《憂患之子》成交額刷新歷史第二
1月27日,波提切利創作的耶穌肖像畫《憂患之子》(Man of Sorrows,約1500年)在美國紐約的蘇富比拍賣行進行拍賣,以4540萬美元(約2.88億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刷新了這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的市場第二高價,最高價為去年1月同在在紐約蘇富比的《手持圓形圣像的年輕男子》,成交額為9220萬美元。
北京保利迎新春(三亞)精品拍賣會收官,成交過億
北京保利拍賣迎新春(三亞)拍賣會于2月7日圓滿收官,總成交超1.03億元。中國古代書畫部分的30件拍品最終以2740萬總成交額成交,成交額前五分別為586.5萬元人民幣的金農《楷隸書冊》、529萬元人民幣的張瑞圖《行書自作書冊》、414萬元人民幣的翚《松風澗響圖》,還有董其昌的《翛然林水卷》和華喦《空翠千嶂圖》。而在中國古董珍玩專場中,清雍正青花歲寒三友小罐以100.05萬元人民幣成交,明萬歷青花八卦云鶴出戟尊以成交價75.9萬元人民幣緊隨其后;徐悲鴻兩件作品領銜中國書畫專場,《平安大吉》以632.5萬元人民幣成交,《奔馬》以402.5萬元人民幣成交。
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網上專場火熱競拍中
喬治·馬修《構圖》,油畫紙本
2月7日,香港蘇富比現代藝術部網上專場開拍,拍品涵蓋了二十世紀現代亞洲藝壇的佳作,分為剛柔之美、生氣盎然、浮世風光、筆情墨趣和限量版畫五個板塊。點睛之作包括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常玉、趙無極及朱德群的版畫、丁雄泉的紙本作品、魯道夫·邦尼及勒邁耶的人像及風景作品,以及李元佳和莊喆等戰后華人藝術家的前衛抽象作品。
倫敦蘇富比首場「NOW當代藝術晚拍」即將舉槌
倫敦蘇富比首場「NOW當代藝術晚拍」將于當地時間3月2日下午4時舉槌,多件拍品于2月8日至9日率先亮相香港。包括莫奈《睡蓮》系列及其他五幅佳作、畢加索為愛人所繪的《托腮女子半身像》、梵高的《普羅旺斯的田園牧歌—一對戀人》、瑪格麗特的《光之帝國》等等。音樂界傳奇羅比?威廉斯所收藏的班克斯巨作將登上拍場,其中焦點包括《惡搞油畫(直升機)》(估價250萬至350英鎊),以及被譽為「英國最受歡迎的藝術品」的《女孩與氣球》(估價200萬至300萬英鎊)。其中,威廉斯收藏的《女孩與氣球》作于金屬板,是同類作品首次登上拍場。
藝術 · 展覽
“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首展“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于2月5日開展,展出時間持續到5月30日。包含“大國匠作”“曠古遺音”“萬方樂奏”“絲路丹青”“粉墨傳奇”“藉器傳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塊,展出工藝美術、古琴藝術、傳統樂器、絲路壁畫、中華戲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畫、民俗表演等多個門類1298件(套)工藝美術和非遺珍品佳作。
巴黎六家博物館推出Yves Saint Laurent回顧展
“Yves Saint Laurent aux musées”展覽現場,2022 年,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Raoul Dufy 1937 年的裝置La Fée Electricité(電仙子)與 1992 年秋冬系列中的三款 YSL 造型搭配。照片:?NICOLAS MATHéUS
Yves Saint Laurent的設計喜歡從藝術史上的眾多藝術家中汲取靈感,因此一直是藝術界的寵兒。他于 1983 年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舉辦的回顧展是第一個致力于在世的高級時裝設計師的回顧展,為此后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爆發的無數其他與時尚相關的展覽鋪平了道路。6家巴黎博物館于1月29日正式推出他的回顧展,因為正是60 年前的1月29日,26 歲的 Saint Laurent 推出了他的同名品牌的首個系列。6個機構包括蓬皮杜中心、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奧賽博物館、巴黎畢加索國家博物館和巴黎伊夫圣羅蘭博物館,它們都專注于不同的主題,從色彩到文學再到法國工藝。展覽將持續到5月。
時隔百年的重逢——英國科陶德美術館展出“梵高自畫像”
“梵高自畫像”于2月3日在英國倫敦科陶德美術館開幕,這是該美術館首次以梵高的自畫像為主題,展出超過15幅梵高的自畫像作品,匯集了梵高在他短暫歲月中創作的近一半自畫像??铺盏旅佬g館展出了館藏經典《耳朵包著繃帶的自畫像》,其他還包括梵高1886 年在巴黎創作的《戴深色氈帽的自畫像》、帶有調色板的《自畫像》,以及1889年9月梵高在普羅旺斯圣雷米精神病院的畫作等。這是這些作品自梵高畫室離散后,時隔百年的第一次重逢。它們呈現了凡高的憤怒、瘋狂、憂郁,以及快樂,還表現了梵高自畫像的演變過程。作為梵高筆下最持久的主題之一,展覽希望以自畫像為突破口,探索梵高如何通過自畫像構建自己的身份,并向外界自我展示。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
(鳳凰藝術 綜合報道 編輯/梁卓君 責編/肖戈)
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臺
藝術|展覽|對話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金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