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大家好,這里是本立社保君頻道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有兩大種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兩個不同的險種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編就先給大家講一下職工養老保險的算法,超級超級超級簡單!職工養老保險無論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大家好,這里是本立社保君頻道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有兩大種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這兩個不同的險種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編就先給大家講一下職工養老保險的算法,超級超級超級簡單!
職工養老保險
無論你是公司幫你繳納還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養老保險的,你未來的養老金都適用以下這種算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2×繳費年限×1%
①繳費指數=本人繳費基數÷社會平均工資
②舉個例子,分析一下:
假設李大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那他當年的基礎養老金就與繳費年限、平均指數、社會平均工資有關。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與本人繳費年限成正比,和平均繳費指數成正相關,不成正比。
特別提醒靈活就業人員:
由上面結果可見,平均指數多1倍,基礎養老金只增加了37.5%,而繳費年限多一倍,基礎養老金增加100%。
所以繳費年限比繳費檔次(指數)更重要,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不一定要按最高的檔次繳納,但一定要盡量繳納更多的年限,這樣性價比更高。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計發月
①個人賬戶存儲額:就是這么多繳費年限以來,個人繳費部分(繳納基數的8%)及利息。
②計發月數:不同年齡退休對于不同的計發月數,計發月數與計算有關,與發放月數無關,個人賬戶養老金終身發放。
③舉個例子,分析一下:
假設某人的社保繳納基數為5000元,個人費率8%,只交了15年,60歲退休(計發月數139),個人賬戶養老金為(未計算利息的情況下):
5000元×8%×12個月×15年÷139個月≈518元
由此可見,也就是個人賬戶里的錢越多,那以后每月個人賬戶的退休金就會越多。
3、過渡性養老金:只有1996年以前參加工作的“老人”和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群,才有過渡性養老金。
比如廣州前段時間就更新了廣東省過渡性養老金的政策。
廣東省發放過渡性養老金,為什么別人都有,你沒有?
最后把以上三個所計算出來的金錢加起來,就可以得出總的退休養老金了。
但大家要知道,這里得出來的養老金只是退休當年的養老金。
等退休之后,一般國家都會每年上調一次基礎養老金,那么總得養老金也自然會水漲船高。
2021年已經是養老金連續上調的第17個年頭,未來肯定也是漲漲漲的。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就先講了職工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計算方式,新農保、居民保險的計算方式,下期再給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