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車險增速回暖,大概是2022年車險市場的主旋律。首月13.1%的兩位數正增長,更讓車險重回8000億市場,有了期待。然而,在車險增速回暖如此之快的趨勢與現狀之下,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這種增長,是否與車險保費漲價有直接的關系?畢竟,2021年
車險增速回暖,大概是2022年車險市場的主旋律。
首月13.1%的兩位數正增長,更讓車險重回8000億市場,有了期待。
然而,在車險增速回暖如此之快的趨勢與現狀之下,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這種增長,是否與車險保費漲價有直接的關系?
畢竟,2021年底各大平臺不時傳出車險漲價之聲。諸多消費者反饋,車險續保時價格相比之前貴了不少。
難道,車險2022年要漲價了么?
為了探尋2022年車險保費增速回暖與車險漲價的關系,《今日?!诽馗鶕袠I數據模型測算,并隨機選取了3家保險公司深度調研,通過對其1月承保業務的車系數據分析,匯總形成交流觀點如下:
1 舊車漲價是主因,2022年前三季度車險漲價是大概率事件
從行業交流數據來看,2022年1月行業車險實現13.1%的正增長,受兩個因素影響最大:
其一,承保數量的增長(8.3%);其二,是車均保費的增長(4.5%)。
表面看,相比車均保費的增長,承保數量增長的幅度更大,故而對整體車險增速回暖的作用也更大一些。
但是,承保數量的增長,又極具欺騙性。
這里分享兩個數據:
①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22年1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42.2萬輛和253.1萬輛,同比僅實現微增長1.4%和0.9%。
②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09.2萬輛,同比下降了4.4%。
顯然,在2022年1月乘用車出現負增長的局面下,2022年車險行業要想實現新車承保數量的增長,困難可想而知。
故而2022年1月車險承保數量的增長,更主要是源于舊車承保基數的提高。
這也說明:2021年承保的車險業務中,有一定比例的舊車是因為等著在2022年1月拿到更好的車險政策才在1月承保的。
根據綜改后價費聯動的車險定價原理,更好的政策意味著匹配更高的價格,故而車均保費出現4.5%的漲幅,也就不足為奇。
而按照舊車和新車的承保數量占比情況則可以進一步推算出:
舊車的車均保費漲幅在7.1%左右,明顯是高于新車車均保費3.3%的漲幅。
那么,舊車車均保費上漲幅度最大,承保數量增長也最快,這是大多數車主在續保時更能感受到車險保費上漲的緣故。
按照此邏輯來推斷,2022年車險保費漲價,至少在前三季度中應是個大概率事件。
2 車險漲價原因:自主定價系數結構性調整,三者保額提升
實際上,車險保費漲價,早在2021年四季度時已有所體現。
如從非營業客車數據看,相比去年同期5.2%的車均保費漲幅,2022年的非營業客車車均保費,僅較2021年四季度末環比上漲1.3個百分點,其漲幅并不明顯。
這說明2022年1月車險保費的漲價,更是一種2021年四季度車險定價策略上調的延續。
而回顧2021年四季度車險保費漲價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保險公司自主定價系數的結構性上調。
通過與多家公司交流,這種自主定價系數結構性的上調,是行業比較普遍的現象。
主要因為綜改實施后的第一個年度內,許多公司并未達成車險定價模型最初設計時所預期的承保結果。
而一些原本應該用高價承保進來以拉高公司整體定價系數的業務,最終卻流失到了其他愿意用低價承保的公司去了。
故而許多公司不得不重新對車險定價模型進行費率回溯調整,調高部分車險業務結構的自主定價系數,導致行業整體車均保費提高。
另一方面,消費者投保三者險保額的提升,也是影響車險保費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一點,在2022年數據中得以繼續體現。
從所調研的三家公司的交流情況來看,三家公司平均三者險保額相較2021年四季度還提升了5萬元左右;而車損險保費價格,卻是環比下降的。
從承保量排名靠前的車系匯總數據也可以看出:保車損險的業務,車均保費都是下降的;未保車損險的業務,車均保費上漲明顯。
3 新能源車險漲價整體影響小,但部分新能源車型確實漲價明顯
新能源車險,更是2022年車險的熱點話題,事關許多公司的車險布局選擇。
自2021年12月底新能源車險專屬產品上線以來,市場中曾一度傳出新能源車險漲價的聲音,甚至許多車價在25萬元以下的車主,也表示自己的新能源車險上漲比例較大。
事實證明,至少從調研的3家公司數據來看,新能源車險漲價確實非常明顯。
比如承保量靠前的車價在25萬元以下國產車型:宏光MINI EV和江淮iEV6E,無論是否承保車損險,漲價都比較明顯:
比如承保量靠前的造車新勢力車型: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理想ONE和小鵬P7等車型大部分都承保車損險,很少單保三者險,漲價明顯:
然而,從體量上看,我國新能源車的整體保有量依然較小,只占汽車總投保量的2.5%左右,且很大一部分新能源車只投保交強險或單保三者險。故而對2022年整體車均保費漲幅的實際貢獻,不足0.1個百分點。
但是,隨著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的逐步提高,新能源車險所帶來的車險價格競爭問題,更會成為中小公司與大型公司博弈的重點。
這大概也是中小公司從新能源車險中最有可能打開的一個突破口。
不過,留給我們的問題依舊:若是2022年的車險價格持續漲價,綜改的進程,是否會向深水區而提速邁進呢?
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