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輝煌成長儼然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奇跡,成為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2020年和2021年,我國的GDP總量更是雙雙突破了100萬億的大關,在總量上站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時間段,總會有一些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輝煌成長儼然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奇跡,成為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2020年和2021年,我國的GDP總量更是雙雙突破了100萬億的大關,在總量上站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時間段,總會有一些社會公眾廣為討論的新鮮詞匯出現,這些詞匯做為不同時間段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描述成為了一種歷史的記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被人們常提起的就是“萬元戶”,這個詞語已經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財富代名詞。那么,今天的資產要達到多少才能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萬元戶”了?
一、 萬元戶的標準
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那個時代的1萬元相當于現在的100萬元。那么這種說法對不對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首先就是要找出比較好的方法。常常有人以某一種或一類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來衡量貨幣的購買力變化,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有欠科學的。
為什么了?原因在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全球貿易繁榮。某一類消費品的價格實際上是可能會出現下降的。比如汽車的價格,對于汽車行業有研究的朋友們可能知道,目前的汽車價格相比于10年前有了很大的調整,價格越來越平民化。
為此,我們選用的方法是以維持底層群體溫飽的月收入水平為基礎,對貨幣的購買力進行折算。根據經濟學家測算的結果顯示,1980年的1元錢相當于2000年12.2元,相當于2010年的48.38元,相當于2017年的94.18元。
所以,當年的1萬元大概相當于2017年的94萬元,到了如今,這一數值更加接近100萬。所以,前文所引述的觀點是正確的,通過這種測算方法可以得到證明。
但我們同時也要搞清楚一個概念,當時對萬元戶的定義,并不是指家庭凈資產達到1萬元,而是指家庭每年的凈收入達到1萬元。這樣的家庭才可以被稱之為“萬元戶”,折算到今天來看,也就是要求家庭的年凈收入在100萬以上,才能達到當年萬元戶的標準。
那么,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家庭,我國有多少了?根據央行2015年發布的數據資料顯示,我國存款超過50萬的人只有0.37%,按照我國14億人的人口基數進行計算,可以得出,我國當年超過50存款的人只有400多萬。今天這一數字會有增長,但增幅一定不會太大。另外,也有人估計,我國年收入在100萬以上的人不會超過200萬人,與人口基數相比,不過鳳毛麟角。
2019年,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年工資為90501元,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年工資為53604元。從這個數據上也可以看出,普通人距離年入百萬有多大的差距,也可以看出當年的“萬元戶”名號有多么難以達成。
二、 “萬元戶”標準變化的原因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萬元戶”的標準和今天“萬元戶”的標準做比較,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貨幣購買能力的下降,和通貨膨脹的威力。有經濟學基礎的人都知道,溫和地通過膨脹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潤滑劑。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10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為3.18%,2011年為5.55%,2019年的時候為2.9%,我國近十年來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5%。但學術界人士通過GDP平減指數法得出的近十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水平為5%左右,不少民眾更是堅持認為這一水平至少在10%以上。
溫和的通貨膨脹率雖然對經濟的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會造成居民財富的縮水。如果你在2015年的時候貸款30年買了房子,每月的償還額度為3000元,那么到了2020年,你所償還的3000元只相當于2015年的2300元,到了30年的時候,可能只剩下700元。這個例子,就向我們揭示出了通貨膨脹的巨大威力。
三、 保護自己的財富
學會理財,就是在保護自己的財富,很多人都習慣于將錢存在銀行里,以此來吃利息。但銀行的儲蓄利率水平能夠抵消掉通貨膨脹率嗎?我們來看一下,根據工商銀行最新的儲蓄利率來看,活期儲蓄的利率為0.3%,1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為1.75%,兩年期的定期儲蓄利率為2.25%,3年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為2.75%。
從近十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水平來看,大型國有銀行只有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才能完全抵消掉通貨膨脹率,略有收益空間。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不劃算的,并且沒有人會預料到未來會不會有資金使用的需要,3年定期存款的時間線過長了。
隨著金融市場的繁榮,越來越多的理財工具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給我們提供了除銀行之外的其它渠道來獲得財富的保值與增值。對于普通人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它的利率高于銀行活期儲蓄,但低于定期儲蓄,并且在資金的使用上更加的靈活和方便。
另外,黃金是通貨膨脹的天然抵消產品和資金的“避風港”。地球上黃金的總儲量有限,所以黃金的價格會隨著流通貨幣數量的增加而上漲。投資黃金是抵御通貨膨脹的一個絕佳方式,并且隨著科技技術的升級和金融服務的完善,我們對黃金的投資也不僅僅局限于實物黃金,可以通過更為簡單的“紙黃金”投資方式進行。
總結
上個世紀80年代的“萬元戶”放在今天相當于要求家庭年凈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來說是不可能達到這一水平的。普通人也不要對財富有過度的渴望,更應該注重保護手中現有的財富不受損失。
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了?
馬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