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金融行業的逃廢債問題一直以來就像一塊“牛皮癬”,反復發作,不能根除,尤其近兩年,情況尤為嚴重。對于P2P網貸行業來說,去年行業危機多數來源于資金的流動性,而對于今年來說,不少危機元兇則成了惡意逃廢債的“老賴”。“憑本事借的,為什么要還?”這是曾經P2P行業的“老賴”理直氣壯的“振振有詞”,不過,在監管的嚴格規范下,這種“老賴之舉”或將成為歷史。
近段時間,中國P2P平臺借款人出現“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然后等待平臺爆雷或資金鏈斷裂,逃脫還款的義務,從而加劇了P2P平臺的風險。為了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各地上報逃廢債名單。
對于打擊逃廢債的行為,除了監管層面出臺一些政策打擊逃廢債以外,還有一些網貸平臺也在積極響應。例如積木盒子作為行業內合法合規運營的積極踐行者,一直緊跟合規的步伐,并第一時間響應監管政策的號召,堅決打擊“逃廢債”行為,消滅“老賴”。
積木盒子創始人董駿也提到過,面對逃廢債,積木盒子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貸后管理體系,積木盒子會百分之百的違約客戶都會進入仲裁,仲裁是比原來法律判決成本更低的訴訟通道,仲裁完成后可以到法院執行。
除了董駿提到的積木盒子在仲裁方面的實踐,積木盒子也是緊隨監管政策腳步。據了解,自2019年2月起,北互金聯合16家成員機構,陸續在其官網公示了多批網貸機構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作為北互金的副會長單位,積木盒子積極配合協會落實打擊逃廢債相關工作,繼參與第一批、第二批網貸機構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報送后,在第三批名單中擴大了報送逃廢債借款主體的數量。
在監管不斷的嚴格管控下,以及積木盒子等平臺的不斷配合下,公示的網貸機構借款逃廢債名單越來越多。從2018年8月互金整治辦發布《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提出P2P網貸機構上報逃廢債數據至地區相關監管部門,再由整治辦協調征信部門將逃廢債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目前,多地互聯網金融協會在官網公示了P2P網貸平臺的借款主體逃廢債名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8月1日,全國已有超42家平臺上報并公示了逃廢債名單,涉及超19萬名惡意逃廢債行為人。
8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進行介紹,孟瑋表示,截至7月底,“信用中國”網站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約1.97億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約1.56億條,行政處罰信息4063萬條。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行業內對逃廢債的懲治工作再不斷地加強,也在不斷地完善。堅決打擊“逃廢債”行為,消滅“老賴”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真實的行動。
金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