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陸金所爆出退出P2P業務后,又有媒體爆出部分地區P2P平臺將一家不留、全部清退。至此預示著在公眾預期管理及基礎設施建設均已基本到位的情況下,P2P平臺大規模批量清退將拉開序幕。
張教授分析,P2P與傳統金融對比并不具有優勢,其自身模式存在危險操控性。首要表現在P2P網貸平臺的出借方存在一部分信用不高的風險群體,以及P2P平臺本身未形成完善的征信體系,平臺的違約成本低。這也成為了網貸平臺各項問題滋生的溫床。
張教授指出,P2P行業的敗退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非行政干預,當下投資市場急需一種完全不同于P2P模式的財富增值渠道來填補消退所帶來的市場空白。
勝敗已定
據小編最新了解到的市場動態,一個名為全民外貿的平臺搶先占據了先機并且取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鑒于全民外貿目前的市場熱度小編從多個維度對全面外貿進行了對比分析。
據悉全民外貿響應我國一帶一路政策,通過出口外貿促進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發展的中心戰略思想。不同于部分P2P平臺為快速聚集資金而組建平臺的特性,全民外貿旨在打造全民參與外貿的新平臺形式。平臺用戶可享受30天1.2%的代購紅利,這得益于外貿行業高達7-9倍的利潤優勢。
行業脫虛向實
從性質來看,全民外貿是以實物交易為主的外貿代購平臺區別與傳統互金平臺信息中介的虛擬屬性;從國家政策來看,全民外貿響應“一帶一路”以及“大力發展外貿”的政策指引,全民共享外貿紅利;從安全性考慮,全民外貿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合規合法經營,而P2P平臺卻瘋狂試探在法律邊緣,鉆法律空子。
由此不難看出,全民外貿在滿足投資人理財需求的同時,摒棄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模式漏洞,這是新型依托實體經濟發展的財富增值方式與傳統虛擬互金理財模式的較量,唯順趨勢者才能為王。
全民外貿的成功不僅是P2P平臺消退下市場需求的推動,更是背靠我國外貿行業的發展優勢,又有相關法律法規為其背書,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指引為其保駕護航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