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距離“工業4.0”概念的首次提出已經過去6年。據統計,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規模首次超過30萬億,已經從產值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制造業整體大而不強的現狀還遠未改寫。在“工業4.0”的背景下,制造業正在積極擁抱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突破性技術和創新型業態催生的強大力量,或將改寫全球制造業的競爭格局,實現中國制造業的“彎道超車”。
去年網易云創大會上,網易副總裁、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就曾提出,數字經濟能產生最大價值的是制造業,只有制造強,中國才能成為強國。據悉,網易云將在7月26日舉辦的云創峰會上,成立“疾風”智造IoT聯盟,持續加碼工業互聯網。
制造 強國之路依然 困境 重重
2018年起,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聯手在全球范圍內遴選的工業4.0“燈塔工廠”,目前已經有26家企業入選,其中6家位于中國。這些企業積極擁抱最新技術,改進傳統的生產系統,創新設計價值鏈,為整個制造業起到了標桿作用。 但對于國內大部分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如何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來降低成本、提升設計和銷售競爭力,從而抵御當前復雜環境下的各種風險,始終是個難題。
通過對數千家制造企業的貼低空飛行服務與調研,網易工業應用團隊發現,當前制造業面臨的主要困境包括但不限于:設備的數字化連接程度低,導致數據采集不及時,現場生產過程不透明;傳統的生產協同方式造成管理黑洞,影響生產效率和品質;質量體系建設不完善,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缺乏數字化模型,制造技術和工業知識、經驗、方法等無法沉淀。尤其對于經常會面臨多品種、變批量、快交貨等壓力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始終在競爭中處于被動狀態。
高 新技術 聚集 ,網易脫穎而出
困境中往往蘊含著機遇,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下一個高科技聚集的主戰場,也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爭相占領的高地。經過消費互聯網的洗禮,他們對技術的應用已經爐火純青,但涉足工業互聯網,還是會受到很多質疑。因為工業領域有其獨特的機理和流程,如何將技術與行業特性完美融合,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所以網易作為業界少數能夠涉足三大產業的互聯網公司,顯得尤為突出。在第二產業中,網易嚴選涉足工業制造領域,成為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全鏈路打通的智造典范。
植入精益思想、洞察管理黑洞、 實現協 同智造
也正是基于嚴選模式在工業制造領域的實踐經驗,以及網易多年的互聯網技術發展,網易沉淀了完整的CBA+IoT(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并通過“疾風”工業智能平臺,為制造企業提供完整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據網易工業應用團隊介紹,“植入精益思想、洞察管理黑洞、實現協同智造”,是網易“疾風”工業智能平臺致力于在生產制造端解決的三大核心問題。基于這個理念,目前網易在不同的企業端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包括向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工具、向集團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向系統集成商提供合作方案等。
比如,網易“疾風”工業智能平臺孵化出來的iMaster應用關注中小微企業的管理黑洞、協同制造和精益生產理念,融入大數據算法、互聯網IT技術,區別于傳統的MES或簡單云化,讓系統會思考,用數據支撐決策,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效手段。某離散制造企業負責人表示,采用網易“疾風”工業智能平臺,工廠的收益之一就是管理透明化,每一個員工都能拿出手機查出自己今天賺了多少錢,每一個員工都能知道每一個生產任務中的所有相關人員的進度,從而刺激員工積極性,加快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的協同效率。這得益于平臺的生產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使得企業提高生產流程可視化和可追溯能力。
讓設備會說話,讓工廠會思考,是網易“疾風”工業智能平臺的“基本功”。IoT顛覆了傳統的接入方式,讓離散加工更輕松;深入到工藝級別的數據接入,告訴管理者如何讓數據產生價值;PLC、變頻器、運動控制設備領域,讓每一臺設備都變得智能化。據悉,網易也在不斷擴展生態合作伙伴,網易云創峰會將正式宣布“疾風”智造IoT聯盟的成立。
網易云將為制造企業困境突圍提供什么樣的新思路、新技術?這個智造IoT聯盟的成立,將包括哪些角色,又是帶著什么使命?要解決哪些問題?如果你對制造企業面臨的種種困境深有體會,或者希望了解工業4.0的最新技術及同行實踐范例,歡迎登錄云創峰會官網提前報名。
李夕東